接上篇:
潜修集‖045.再上“三清山”——“长江行”第17天(上)
两个“小仙女”——“长江行”第17天(下)
2019年9月13日,“长江行”第18天,中秋节,龙游县。早上起来感觉有点感冒了,昨天就感觉有点嗓子疼,今天感觉嗓子不那么疼了,但是感冒却有点严重。估计是昨天上山的时候出汗太多,被风吹着了,内热加风寒。我带的“防风通圣丸”已经也吃完了,这里什么都没有,想着到上饶去买点药,早点离开这里,这里有点偏僻。据说老板还供应早餐,我就想在这里吃个早餐。但是走下楼,老板娘却显得惊慌着急,对我说,你等一下,我没有收到你的房钱……你不要忽悠我。我一直都是在携程上定房间,自动扣除费用。这种说法,说我“忽悠她”,未免过分。我打电话问了一下携程,原来这次是到店付款,携程只是担保。搞清楚之后,我对老板娘说,我不会忽悠你,这点钱也犯不上吧,你这样说不好。虽然老板娘一个劲儿的道歉,但是她当时那种着急的样子,让我不想在这里多呆,急于离开。(微信公众号:潜真堂)到了班车的站点,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其实这里也有班车,你根本不用坐这种定制班车,价格贵,也不方便。在这里,加上乘车的种种不便,也让人不喜欢。
从岳阳到上饶,可能是语言的问题,也许还有其他,我感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心中不喜。虽然这不是什么大事,但看来事已办完,不要流连盘桓,赶紧离开吧。按说上饶高铁站是个大站,但是这里明显是一个新站,居然没有寄存行李的地方,连邛崃这样的小地方都有这种简单的基本的服务。车站对面的“游客服务中心”也基本空空如也,想买药或者是想寄存行李都没有可能。感冒带来的头胀、鼻塞、咽干很明显,很想买点儿防风通圣丸或者黄连上清片,看来只能到龙游再买了。在超市买了一些点心、面包、果汁和一些小食品,坐在候车室慢慢吃。但是又发现不对劲,我买的“果脯”,其实不是果脯,而是某种豆豉做的食品,又辣又咸,难吃死了。不过,这些不愉快很快就化解了。因为我知道,这都是访道的一部分。要结缘也要了结一些缘,有些是开始,有些是结束,结束也是开始。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我忽然觉得眼前的情景有些变化,就像《黑客帝国》里的尼奥,眼前的人忽然变了,他们不再是一些人,而是一些代码,一些源代码。很神奇的感觉。
因为出来的早,在车站等的时间比较长,真坐上车,40分钟左右就到了龙游。龙游县属于浙江衢州市,这个地名很奇怪,我小时候练过的一个功法就叫这个名字。刚开始,我以为有皇帝,比如爱下江南的乾隆皇帝,曾经到这里私访巡游,所以叫龙游。但后来查了查资料,才知道,龙游建县于秦,属会稽郡,称太末县。唐贞观八年(634年),更名龙丘县。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年),吴越王钱鏐以“丘”与“墓”近义不吉,又据县邑丘陵起伏如游龙状,遂改龙丘为龙游。(微信公众号:潜真堂)来龙游纯粹是为了见见江益斌,他也是《南湖传习录》的读者,在群里知道我要来新昌,很早就邀请我来龙游。我看两个县挨着,就同意了。
因为感冒,车上感觉很疲劳,小睡了一会。下车之后,江益斌已经在出站口等我了。后来他说,当时看到我,感觉我很疲惫,确实是疲惫,但更主要的是感冒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一坐上他的车,就说赶紧去买两盒药。这个药店里没有防风通圣丸,于是买了两盒牛黄上清片。江兄帮我付钱,还帮我订了当地最好的酒店,我记得叫新国际饭店。我感觉这个酒店太高档了,有点浪费,但是盛情难却,也就领受了这番好意。放下行李,江兄带我去游览当地的龙游石窟和竹林禅寺。龙游秘窟是1992年发现的一组石窟群。江兄介绍,当年6月9日,当地的一个普通村民,无意中发现了这个规模巨大的石室建筑群。在方圆一公里的岩石下面,密密麻麻分布着24个石室。每个石室底面积近2000平方米,最高处有30多米。然而奇怪的是,这么大的一个宏伟工程,在历史上却查不到任何记载。由于没有系统发掘,关于石室建造的目的,也一直众说纷纭。
到了地方,才发现自己来的“不是时候”。因为这个景区平时主要是当地人,所以周一到周五是不收门票的,只有节假日才售票。今天刚好是中秋节,收个门票也就罢了,但是一张门票居然要85块钱,我看了之后,觉得说这里顶多值二三十块钱。也难怪,越是地方比较小,门票越贵。因为本来旅游资源不是那么丰富,好容易有一个,自然想多要一点。因为是新景点,所以投入成本也比较大。而且来的人,要不不想看,要么必须看,只能乖乖掏钱,如此一来,江兄就只好再次破费了。龙游石窟目前开放的只有四个窟。每一个石窟都是一个巨大的山洞。看着这么大的工程量,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谜团。既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凿的,更不知道他们怎么开凿的,用的什么技术,什么工具。石窟立面的凿痕非常规整,纹理一致,非常美观,不像凿痕,倒像是装饰纹,完全不是采石场简单粗暴的做法。
我自己觉得这里可能曾经是一座寺庙,或者是屯粮驻兵的所在。但是如果说作为屯粮和驻兵的地方又有点儿不太合适,因为在地下会太潮湿,粮食有可能会霉变,士兵会得风湿病。所以也有可能是寺庙,除了皇家和军队,只有出家人才有这么大的愿力去干这件事儿,比如静琬大师在北京白带山雷音洞磨石刻经。当然这只是猜测,还需要专家对这里进行认真地考古发掘。窟里有一个残存的雕像,乍一看像佛像,仔细一看,应该是道家的神像,因为他穿着汉家服饰,胸口挂有官员的标志,双手结的手印也像是道家的手印,所以我想这里可能曾经是一座道观,至少是准备开凿成一个道观吧。
这里还有一些原始的花纹,有一匹马,两只鸟和一条鱼,鱼的上方还有一个器皿。这是唯一的一组不同于开凿纹的纹饰。这个洞窟曾经被一些农民和只知道挣钱的开发商“建设性”地破坏过。雕了一些新的浮雕壁画,雕的倒是不难看,其中八仙过海雕的就不错,但对于这种原始的石窟而言,毕竟是一种破坏。
【待续……】
附:近期文章链接
论语漫言‖001.学而时习之
论语漫言‖002.“巧言令色”与识人之难
论语漫言‖003.何事三省?
番外篇‖028. 那个初夏的“忏悔”
番外篇‖027. “找拳”与推手
番外篇‖26.故乡、回忆、“西洋掌”
闲情‖刀光夕阳下孤独的背影——座头市之歌
闲情‖22.片山君,你去哪儿?
传习录‖29(上).刘晚苍老师的“菩萨心肠”
传习录‖29(下).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传习录‖30.君子之德,光明磊落
潜修集‖045.再上“三清山”——“长江行”第17天(上)
两个“小仙女”——“长江行”第17天(下)
读史札记‖02.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的秘密与传奇
读史札记‖03. 厕所里的刺客——“无礼”的代价(上)
读史札记‖03. 齐湣王之死——“无礼”的代价(下)
年轻时代‖01.秋日的私语
年轻时代‖57.那年秋天
年轻时代‖66.候鸟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