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江苏工作室《诗之评》杜立明篇(32)
中国诗歌报江苏工作室编辑部全体成员
指导:海底月
名誉顾问:老资沙克 齐圣
名誉主编:傅荣生
主编:王才干
副主编:老顽 南音
编辑:蓝影紫嫣 半岛 刘文娟 梧丹梦
终审编辑:王才干
杜立明,男,生于1962年12月,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诗歌、散文,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当过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等,现在新华报业集团供职。著有《辩证法中的城市》(诗集,江苏文艺出版社)和《月亮飞过的声音》(散文集,南京出版社)等。
豫剧
文/杜立明
板鼓,堂鼓,一击沉闷,
另一击,
串锤中听见哭声。
嘴唇边,旋律贫穷,
音符上尘埃落定,坦然多年
行腔已不酣畅。
梆子在奔跑,呼吸,讨要春风
直到,音符干瘪
老唱腔的额头上,皱纹板结。
咏叹调里的蛋白质,
在低处。
黄河,拐了个弯。
那一年,满地哭韵,
韵脚,来自一只漏风的碗。
1.田园草民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豫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文笔成熟的作者提炼成诗歌内容,说明其创作独具匠心(当然包括文化传承方面)。读者多是“喜新厌旧”的,在创作同质化的今天,诗人如何自我创新,以吸引挑剔的目光,并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在下认为大家选择好题材会是一条光明正大的路径。
2.王才干:五小节的唱念做打,也在躲闪腾挪;五行,独缺,“土”!于是,“讨,要,春,风”――向生活的哭腔深处,向命运的拐点处,奏强音,而铸“豫剧”的华彩……
3.紫藤纤陌 : 这首诗歌名字叫豫剧,写的显然不是豫剧,作者借豫剧这一传承久远,地域性很强的文艺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震撼的记忆。至于是怎样的记忆,作者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但基本上都做出了较为隐晦的指向,比如最后两节,尤其是那一年,一只漏风的碗。整首诗歌由于题目过于强大,而表达又相对隐晦,因此作为诗歌的力度并没得到充分释放。
4.终南川:本诗还谈不上对传统豫剧的精准刻画。冠名《豫剧》,应是作者从内心的印象和情感出发,展开的又一次精神跋涉!生活是面鼓,有时自己敲,有时别人敲。人生如簇戏,时而自己唱,时而别人演。亦咏亦叹,亦喜亦悲。蓦然回首,难掩苍凉!
5.澄清 : 一出戏,一出剧,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人生境遇。作为豫剧发源地,题材颇多。可作者虽对豫剧作了铺设,并无事例。他的目的并非如此:贫穷,尘埃落定,奔跑的梆子,那一年,哭韵和漏风的碗,都有暗里的特指,全诗可谓是暗流涌动。
6.与你相识:《豫剧》是杜老师匠心独运的作品,也可以看出杜老师对豫剧的热爱,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从老师内心流出的。那一着一式,一念一白都是老师对这种文化艺术的提炼。最后的情感落到对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担忧,尤其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可能面临着后继无人,这样的根深蒂固的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同样面临传承下去的危机,但杜老师最后还是抱有希望的!哪怕是漏风的碗,碗对与中华民族是有很深缘源。同样这首诗对于我来讲对未来和生活都抱有信心和期待,对那些美好的事物总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愿人间处处都有爱和美好!
7.邵纯生:作者可能对豫剧比较熟悉,所以在利用舞台形象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自然而然选择了这一剧种。戏剧都是用来宣泄人生悲喜的,乐器也大致相似。可贵的是,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在低处,黄河拐了个弯”巧妙的点明了与豫剧有直接关联的地理位置,并以独特的笔法阐释了个人的精神指向。
8.张道富 : 作者从听豫剧的过程中,感受到过去人的生活之艰辛,仿佛从贫穷的日子里,听到哭泣声,就是所的豫剧的唱腔,也不酣畅,音符干瘪一样……,从这些生活的细节中感受到,过去人的生活艰难困苦,教育我们珍惜今天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9.袁沭淮:读诗作《豫剧》,受到震撼,关键词:“那一年,满地哭韵”,结合“ 串锤中听见哭声”,“黄河,拐了个弯”,“漏风的碗”等描述,让我们想起了历史上发生的1942年河南大饥荒,以及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饿殍遍野,饥民相食,实为旧中国的两大人间惨剧。这首诗以豫剧写历史大事件,凸显豫剧古老,历史沉重。表现手法上句式短促,短词、短句表现悲情主题,渲染凄凉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0.梧丹梦 : 读杜老师的诗《豫剧》,感受人生的跌宕起伏,情感之水的暗潮涌动,生活是如此的艰难不易。杜老师站在艺术的高度阐述着有血有肉的人生,人生映射于戏中,以豫剧的唱腔恰如其分地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人生如戏,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角色,都必须用不同的心态和面孔去对待。然而,当台上那块幕布徐徐落下时,双鬓却早已经如霜,手拿着的那只漏风的碗,讨要的哪里是春风,其实就是生活。
注:中国诗歌报授权《天安门文学》首发。任何形式的转载需征得《天安门文学》同意并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