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作家•散文】冯永太(湖南邵阳)◇娭毑.母亲和芝
◆◎作家冯永太散文精选◎◆
【作者简介】冯永太 湖南邵阳市老三届知青,国企退休人员 。
⿻◎作家冯永太散文精选◎⿻
娭毑.母亲和芝
作者/冯永太(湖南邵阳)
主编/仝仲堡(山西)
我的故乡把祖母称呼娭毑。我的娭毑其实是我的叔祖母,父亲年幼就过继给叔祖父为子,大学毕业又分配在外地工作,远离了故土。母亲中师毕业后,也在他乡教书,忙于工作。我从小就由娭毑带着。
那年叔祖父病故后,就剩我与娭毑和堂姐在乡下老家生活了。堂姐大我五岁,在她两岁时父母因故前后离世,只得跟随娭毑生活。娭毑视我为家族一根独苗,处处细心为我呵护。在上世纪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里,一锅野菜汤里氽五粒乒乓球大的米丸子,她舀三粒给了我,姐姐两粒,自己一旁喝净净的野菜汤。在娭毑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渐渐长大。
十二岁那年,我有机会进城随父母生活,在我即将离她而去的时候,娭毑感到莫大的心酸与疼痛,难舍祖孙深情。为此,老人家时常独自一旁偷偷以泪洗面,叹息不止。但一想到我的前程,娭毑还是深明大义,忍痛割爱,让我回到父母身边去。临别之际,娭毑特意将自己穿的唯一一件毛衣改织给我穿上。
一九六八年,我别无选择上山下乡去农村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母亲为我整理行装时,发现我穿的毛衣已破损了好几处,自责忙于工作少关注了我,也没来得及为我修补或重新编织,心中倍感内疚和不安。时逢文化大革命,父亲已被通知去了五七干校,母亲要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运动,年幼的弟弟也全托在幼儿园,我又即将上山下乡,一家四口四处生活,母亲倍感压力,更显忧心重重。
见我眉头紧锁,心绪不宁,闷闷不乐的模样,母亲宽慰地对我说:“凑合穿一下,过两年家里经济条件好转了,我给你织件新的。”送我走时,母亲在身上摸了又摸,从内衣里翻出一张皱巴巴的伍元纸币硬要塞进我的口袋,被我双手挡住了,我不为毛衣,我不想增加母亲的负担。母亲没有犟过我,她一边用衣袖印去眼角的泪水,一边叮嘱又叮嘱;“离开家,要学会照顾自己。听领导的话,好好干。”
当知青后,我的身子骨在日渐长高变大。娭毑当年为我编织的毛衣穿在身上明显偏小,原来破损的小口子被撑开成大孔洞外又添小孔眼,难怪知青哥们调侃我披了件渔网。同为知青、初中同窗的芝见了笑料,看到我的尴尬,主动提出帮我把毛衣重新编织一下,我应允了。那时,我们都已先后成了乡村民办教师。
半月后,当我接过那轻柔绵软,焕然一新的毛衣时,感激之情油然而起,捧在手中,还来不及穿上,心中就感到暖洋洋的。事后,听她同校刘老师讲,我那件陈旧毛衣被拆洗后,毛线断了不少,连改织件背心都不够。无奈之下她把自己的毛衣也拆了,织成我的毛衣后,余下的毛线才自己织成了件背心。顿时,我愕然了。
在我们陆续招工回城后第二年,我们成了夫妻。当芝看到我还穿着她乡下织的毛衣时,执意花了一个月工资买来毛线为我织了一件式样新颖的毛衣,新衣穿在身上格外耀眼、也很漂亮。但我难感悟出在乡下那种原生态情感的滋味了。数年后,芝患不治之症英年早逝,在与她永别时,我庄重地脱下她在乡下为我织的毛衣,带着我的情感,寄托我的哀思,轻轻地覆盖在她身上,但愿为她远去天国的路上遮风御寒。
每逢清明,无尽的思念像绵绵的春雨细细悠悠萦绕在我的心间,情由我永远怀念和感恩这三位三代我至亲的亲人。
→END←
投稿说明
●文章体裁:不限。
●投稿邮箱:891229829@qq.com
●投稿微信:18634239199
●投稿方式:文章正文+作者简介+作者彩照。
●主编微信:18634239199
●稿件要求:2000字以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勿一稿多投。
●权利与义务:责编对来稿有修改和编辑排版、版面设计的权利。
●纸媒出版:公众号所发表作品,以“年集”方式出版。
●作品推送:本期阅读量不足100的作者,下期作品不予采用。
媒体总监:仝仲堡
资深校对:惠 广
视觉总监:阿 童
商务总监:荣 荣
本期责编:杜翠娥
特约主播:梅灵娜 凌 云
特约编委:杜翠娥 汤強梅 吴桂芬 清 欢
运营发行:冯玉玲 梁居香 杜翠娥 仝仲尧
图片声明: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广告图片来自商家。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特别鸣谢:您的赞赏是对写作者最大的鼓励。所有赞赏将作为出版“年集”书籍的众筹资金。
温馨提示:欢迎商家、个人、单位在本公众号投放广告。若喜欢本文,请搜索关注相关公众号:世界作家,世纪作家,魅力作家,作家诗典,作家年鉴。
魅力作家
世纪作家 ▎▎世界作家
作家年鉴 ▎▎作家诗典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