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邓一民:我读父亲画作之七《渔鹰待捕图》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我读父亲画作之七:《渔鹰待捕图》
——遗世独立写己心
邓一民
《渔鹰待捕图》135cmx65cm 作于2002年
此幅《渔鹰待捕图》放任恣纵,老辣古拙,章法不落俗套。鱼鹰双爪牢牢抓住渔船草绳缠绕的横杆,长喙坚硬有力,脖颈直折目光紧盯水下,呈欲扑入水之势。此外不着一笔,却惊人感到水波荡漾。鱼鹰的颈部弯折用籀篆笔法一笔勾勒,颈部弯折后形成的一线细细留白,可谓神妙!鱼鹰翅膀外缘亦各用一笔写出,毫不犹豫,干净利落,精准到位,气势不凡。鱼鹰腹部的羽毛皴擦代替渲染,以极难掌控的渴笔焦墨在轻重缓急的行笔轨迹中产生的飞白虚实相生,线断而意不断,极尽变化,产生了灵动的韵律和羽毛的苍润质感。大笔勾勒的恣纵畅达,小笔皴斫的精到细微,还有焦墨渴染干擦的苍茫与含蓄、黑与白、大笔触与小笔触、笔法线条与凹凸块面儿的对比,这一切都化入一气呵成的笔势中。流畅自然,无丝毫造作与牵强,可谓达到了“技近乎道”的境界。
此为父亲晚年使用焦墨作画的精品之一。
关于大写意,父亲在另一幅画作中这样写到:“几笔写成,有气有韵,有形有神,有笔有墨,不凝不散,大写意实非易事……”这是父亲对大写意的精辟见解。一句话,六个“有”字,两个“不”字,气韵、笔墨形神、凝散:言简意赅的概括了中国画的追求与评价鉴赏的精髓。
中国画由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品评绘画的“六法”,而在“六法”中“气韵生动”成为了绘画的最高境界。宋代美术史家裹若虚说:“六法精神,万古不移”。
显然父亲对此有自己的领悟。“几笔写成”,“几笔”是大写意用笔简约的高度概括;“写成”是为“书画同源”且“骨法用笔”;“有气有韵”,气是韵的先决条件,韵是气的外在表现。有气则有骨,有骨乃韵生。“有笔有墨”,气韵源自笔墨。笔载墨运,墨成笔迹。笔墨要有筋有骨,物象才戳得起立得住。“有形有神”,形准源于生活观察之细,物象立意之精妙,神似需备笔墨运转之精到,更重要的是在于籍物于赋心,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凝不散”,“凝”则犹豫滞淤,滞淤则无神。“散”则懈怠无力,神韵无从谈起。
此幅《鱼鹰待捕图》,寥寥几笔将自己独特的大写意绘画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物象造型更显夸张,构图笔墨更加简略,用笔用墨更显凝重、老辣、洗练和朴厚,有“笔简形骸”之韵味。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