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回族老人的民族报国情怀
——寻访泊头张振华与马本斋生死之交的传奇故事
张志祥
那是二十世纪之初的金秋十月的一天,《沧州日报》上刊凳的一篇文章引起了献县党史办公室彭凤华同志的关注,文中提到有位回族老人名叫张振华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献县淮镇清真寺当阿訇时曾经救过马本斋同志。经过与泊头市党史办联系查寻到了当年救过马本斋的回族老人是寺门村阁上村张振华,老人巳经101岁,仍然健在。因此,我和献县党史办主任董启行同志、副主任彭凤华同志、泊头市党史办董书明同志一起寻访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回族老人张振华同志。按照约定时间,我和董启行、彭风华同志乘车从献县出发与泊头市党史办董书明同志一起前往泊头市寺门村镇阁上村汇合。上午九点我们达到阁上村一起去拜访回族百岁老人张振华同志,寻访老人与马本斋那段生死之交的传奇故事。
我们走进张振华老人居住院中,院里宽敞整洁,五世同堂。老人的家人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见到张振华老人感到很惊讶:老人精神焕发,满面红光,行走利落,谈吐自如,思维敏捷,根本不相信是位百岁老人。
得知我们的来历后,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老人与马本斋那段有着生死之交的传奇经历:“抗日战争时期,我在献县淮镇清真寺当阿訇,我是个爱教、爱国的热血青年,特别崇拜回族同胞马本斋同志,我和马本斋是同岁,马本斋是我们回族的英雄。当时,日本鬼子疯狂地追捕马本斋同志,马本斋同志的人身安全受到威协,在这万分紧急关头,我以民族利益为重,我冒着生命危险找到马本斋同志,说明要保护马本斋的来意后想尽千方百计,最后把马本斋同志在淮镇清真寺中保护起来,躲过了日本鬼子的追捕。在清真寺内共处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和马本斋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是我终生难忘的。我虽不能上战场上杀敌,在英雄危难之际我能挺身而出掩护英雄,这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事情。”听着这位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的动人的讲述,我们都对他肃然起敬。应我们的要求,老人题笔写下了“马本斋同志不死”的珍贵墨宝,老人题写的这副字被献县党史办珍藏。我和泊头党史办主任、我的同学董书明同志与老人合影留念。据老人家里亲人介绍:老人一生爱教、爱国,好乐善施,扶贫济困,在回族同胞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每天都接待一些慕名而来的拜访者,沧州电视台还专门拍摄了一部专题片,介绍这位有着传奇般经历的平民英雄。张振华老人的有两个儿媳妇娘家都是本斋村的。听说我是本斋乡沙洼村的对我们特别热情、亲切。由此可见,张振华一家人与本斋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我们结束釆访要告辞之际,张振华老人还和我们每个人热情握手相送。当我们走出老人的家的时侯,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从心里默默地为百岁回族老人送上祝福:愿老人张振华健身长寿,幸福安康!
张志祥:1959年12月26日出生,献县本斋回族乡沙洼村人。1975年12月高毕业后考入献县五七大学机电三班学习机电专业,于1977年1月参军入伍,先后在解放军某野战军、解放军某学院警卫连服兵役,在部队服役期间一直从事文秘、宣传工作。多年来创作散文、诗歌等文学体栽作品,先后在《青春》杂志、《沧州日报》、《沧州晚报》、《丰宁事儿》、《今日献县》、《网信献县》等网络媒体上发表,创作的上千首诗歌、散文诗收录于《大地情歌》诗集。现任献县本斋回族乡沙洼村党支部书记。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