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之战:左宗棠收复新疆势如破竹,旷世大功背后却是一场悲剧
清朝晚期,朝廷派左宗棠前去收复新疆,于是清军浩浩荡荡赶赴新疆。结果一路势如破足,势不可挡。可到了玛纳斯这个小地方却犯了难,清军付出巨大代价也未能很快打下玛纳斯。那么这个玛纳斯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呢?
收复新疆势如破竹
左宗棠带领清军奔赴新疆一线,驻扎在肃州。左宗棠每日都在研究战况,批阅前线传来的战报。本来他还有些担心,这长途跋涉而来的清军会是那些盘踞在当地的势力对手吗?此时的左宗棠已经快要70岁了,精力也大不如前,更是受不得战败的打击。
还好,很快就传来刘锦棠攻下乌鲁木齐的消息,北疆已是胜利在望,这才让左宗棠心下稍安。清军取得了重大战果,朝野上那些敌对派的叫嚣声浪也被压了下去,左宗棠总算可以喘口气了。
突如其来的危机
左宗棠还没高兴太久,金顺和刘锦棠分兵出击的报告就到了。左宗棠一看之下,脸色再次变得严峻,大事不好了。他立刻通知手下起草命令,告知驻守在哈密和巴里坤的清将,不要南去,留守待命。随后开始盘点物资,看自己还有多少老底。
老大人这么一来,一众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手下看不懂了。不就是分兵出击吗,这有什么不行的?左宗棠看出大家的疑问,不由得感慨地叹了一口气,说要拿下吐鲁番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众将还是不懂,此时清军正是顺风顺水,打得气势高涨,乌鲁木齐都拿下了,拿吐鲁番又有什么难。
左宗棠只是淡然地甩出一句话,问若要打到十一月底,还需要多少银子。底下人立刻算了起来,最终的结论是还得二百万两银子。
左宗棠摇了摇头,说他们算错了,还要再加一百万银子才够。因为马上就得给刘锦棠增兵了,不然他就快成光杆司令了。刘锦棠没兵了?这怎么可能?众手下满肚子都是疑问,都求老大人赶紧明示吧。
左宗棠说,金顺是个仁将,这样的人做主将,难免不够杀伐决断。所以金顺去打玛纳斯,一定很费劲,恐怕还得求刘锦棠支援他。只是刘锦棠已立功多次,为了顾全金顺的面子,他自己是不会去的,只会把兵马派去支援金顺。
可刘锦棠的兵马也不多,再分给金顺,他不就成了光杆司令了?若被敌人探查到刘锦棠手下空虚,集中力量打他,那刘锦棠可就危险了。尽管有些人觉得左宗棠有点担心得多余了,但也没有人出声反对。
左宗棠见士气不振,忙又说,眼前要赶紧把钱筹集好,事已至此,也无法挽回了,今年虽然拿不下吐鲁番了,但能拿下乌鲁木齐也算很难得了。随后左宗棠让人去找胡雪岩想办法凑钱,打算做持久作战的准备了。
玛纳斯之战
事实还真和左宗棠担心的一样,金顺在玛纳斯吃了大亏,死伤无数。小小的玛纳斯战力超群,称之为清军绞肉机也不为过。金顺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向刘锦棠求援。刘锦棠无奈派遣了六千人前去支援金顺。
刘锦棠此时手底下没什么兵马,无法继续进攻,只能换成防守阵势,坐拥地利,与阿古柏的军队对峙。
此时有了援军的金顺开始攻打玛纳斯。他让清军用火炮日夜攻城,又在城外修筑战壕,士气一时无两。
可即便如此,城还是没打下来,清军死伤惨重。此时徐学功对金顺说,我们围城这么久,顽敌应该也没什么吃用了,不如咱们招降他们吧,说不定他们为了一线生机能够答应呢。对于这个建议金顺不肯采纳,他打了这么久还没破城,心里一肚子火。
恨不得把那些敌人全宰了,怎么可能去招降他们。金顺让清军挖地道,在城底下埋炸药,把城墙炸开,然后让清军从城墙缺口往里冲。可是城中的守军也是悍不畏死,拼命堵塞豁口,一时间,在豁口处死尸堆积成山。
拼到最后清军的优势大一些,敌军的指挥也被火炮炸死,这样又打了一段时间,玛纳斯的守将终于决定投降了。
可这些人投降也不老实,那些兵士混在百姓中一起出城,还带着武器。金顺担心有诈,就让城里的人放下武器。
可那些人却不肯,还向清军发动攻击,那清军也是严阵以待,见是如此,就一鼓作气,也不管是兵还是百姓了,全都杀戮一空。就这样玛纳斯终于被金顺给打了下来。不过这一战,清军虽然胜了,也是惨胜而已。
战后,刘锦棠将此次战事的情况向左宗棠进行了汇报。左宗棠觉得杀人太多了,失了民心,要求以后作战不能再这样屠杀平民了。
对于金顺,左宗棠对刘锦棠说,金顺这人只知道贪功,难成大事。不过在向朝廷禀报战事时,左宗棠却没有批评金顺,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
小结:
左宗棠是晚清少有的有才有谋,会打仗的大臣。在左宗棠之后兴起的将领李鸿章,虽然也很了不起,但就军事才能与左宗棠相比,那简直就是两个层级,不可一日而语。左宗棠的强大在于运筹帷幄。
单单只是一个分兵的战报,就让他将整个局面推断得清清楚楚,还及时将可能出现的风险给解决掉了,这样的本事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只可惜晚清的气数已尽,不管左宗棠如何英武,也改变不了滚滚的历史洪流。
不过新疆的地方势力也确实强悍,若非清军有后援,那玛纳斯之战到底谁胜谁败还真得很难说。由此可知,败兵布阵,调兵遣将是战争胜败的关键。
一个好的指挥官胜过千军万马。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是这个道理。左宗棠在整个晚清,算得上是一面旗帜了。在左宗棠之后,晚清才是真的步入了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