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4个变化,暗示“最危险”的脂肪找上门,发病率高,千万别大意~

说到脂肪肝,大家都不会陌生,甚至不少人在体检中检测到了自身患有轻度脂肪肝,数据显示,世界上每100名成人中有20-30名脂肪肝患者,其中肥胖患者的比例高达60%-90%。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脂肪肝的高发?又有哪些“信号”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呢?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

当肝组织的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就可诊断为脂肪肝。而中度脂肪肝指的是肝脏脂肪含量在10%到25%之间,说明肝脏的细胞已经发生了脂肪变性。

很多人以为脂肪肝是脂肪摄入过多引起的,但这个认识比较片面,脂肪肝是肝脏对脂类物质代谢障碍,导致在肝脏中沉积,它与以下几个原因密切相关:1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脂肪从胃肠道吸收而来,脂类物质从血管进入肝脏,和肝脏合成的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中,脂肪不会在肝脏堆积,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但长期营养过剩,摄入过多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肝脏合成的载体蛋白不够脂类物质利用的时候,类物质就在肝脏内堆积,导致肥胖、高血脂和脂肪肝。2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内过剩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当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当这些脂肪沉积于肝脏时,就出现了脂肪肝。同时,久坐不动还会让许多关节肌腱韧带僵硬,影响肝脏疏泄畅通。3年龄增长代谢率降低

一般来说,只要人体消耗的热量低于摄入的热量,就可能引起脂肪肝。有研究发现,过了30岁新陈代谢每10年就会降低5%,身体各个功能逐渐退化,肝内脂质代谢降低,导致肝细胞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谢出去,存积在肝脏细胞内。

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加基础代谢率,运动引起的内分泌的变化及体温升高导致运动后基础代谢率比不运动时增加8%-10%,长期规律运动还会提高人体肌肉成分,加速脂肪分解。4药物因素的影响

肝脏被称为“解毒器官”,部分药物(如生长激素、类固醇激素、某些镇静安眠药等)也可能导致脂肪肝。而长期服用降脂药也可能干扰脂蛋白代谢,应定期复查,谨遵医嘱。

此外,胰岛素抵抗也会影响肝脏脂肪的代谢。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也得引起重视。

警惕脂肪肝

其实,对于脂肪肝引起的肝癌,我们有很多时间,很多机会去干预,其中最佳的方法就是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1体重变化

调查显示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尤其是饮食不控制,不运动导致的肥胖,更容易导致脂肪肝。

国际上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计算方法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BMI指数在18.5及以下代表体重不足,18.5至24.9是正常范围,25至29.9表示超重,超过30则表示肥胖。

2体脂率

脂肪肝并非胖人的“专利”,有些人明明不胖,依然患有脂肪肝,这就是体脂率高了的缘故。

它比体重更能反映一个人是否肥胖。体脂率也就是脂肪占总体重的百分比,女性体脂率的正常标准是20%-25%,男性是15%-18%。

测体脂率常用的方法是生物电阻抗分析,建议大家去专业健身房或医院营养科进行准确测试。

3脖子粗

科学研究发现,颈围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因此,量颈围也成为了检测脂肪肝的一个重要手段。

测量颈围的时候,保持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请别人帮忙用软尺测量脖子最细的地方,即第七颈椎(低头时后脖子最突出处)到喉结下方的周长。

一个正常人的颈围标准为: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如果你的颈围超过了这个数值,就要小心脂肪肝啦。

4蜘蛛痣

仔细观察能发现,患有脂肪肝的人群身上通常会有一种特殊的红痣,它的边界并不清晰,有一些发散的红血丝,当我们按压它的中心时,这个痣就会消失,因此它也被称作——蜘蛛痣。

蜘蛛痣实际上是一个扩张的小动脉,身上带有蜘蛛痣的人,很可能是慢性肝脏疾病的患者,对于它的最简单鉴别办法,就是用手压一下,如果按压时消失,松手后又出现,那就是蜘蛛痣了。

轻度的脂肪肝时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若不及时加以干预,脂肪肝可以通过脂肪性肝炎发生致命的肝硬化和肝癌。而且脂肪肝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肝还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还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