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十则
读书有读书之道,写作有写作之法。
昨天讲了写作十条,今天再来讲讲读书十则。这十则,指的是,我们读书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读书会遇到很多问题,会出现很多情况,有时候读书会忘,明明读了很多,却什么也记不住,有时候读了,却坚持不下去,有时候读完了,却又不能够完全理解,有时候读过了,却又总是无法应用。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刚开始读书的时候遇到的情况。
那么,就这种情况,我们也提出了这读书十则,来帮助大家,认识到读书也是需要技巧的,需要能力的。
不是说,只要拿起书本来读就可以了。
一、先从最感兴趣的开始。
读书,先从最感兴趣的地方开始,这是最容易,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喜欢故事,就先从故事开始,喜欢小说,先从小说开始,喜欢方法类的工具书,那就先从工具书开始。
一开始解决的问题是,至少是我们拿起书本来读的时候,自己并不感到厌烦,也并不觉得吃力。而自己擅长的,喜欢的,感兴趣的地方开始,能够很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摊开书本去看的时候,自然能够读下去。
读下去,这是最优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每次只读5min。
读的时候,我们不需要优先限定自己要读100页,还是读一个小时。
这对于刚开始读书的新读者而言,要求太高,而且,由于自己以前并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拿到书本并不想看,也看不下去,如果是强制自己阅读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这种强迫的方式并不可取。
不如每次限定只读5分钟,先从五分钟开始,如果读完了五分钟,如果还想读,那就再继续读下去。如果不想读了,不感兴趣了,那就先放下,下次再读五分钟。
其实,五分钟,只是一个开始,也只是一个锚定的标准,以后再拿起书本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少于五分钟。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书本的障碍,只是因为一开始的五分钟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没有这个耐心。如果能够坚持下去的话,后面读十分钟,半小时,都是毫不费力的事情。
三、一次只读一本书。
一次只读一本书,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原则。
我们很多时候,读完一本书甚至都记不住,也理解的不够透彻,更没办法去应用,践行,要知道在,这后面的阻碍也是越来越大。
一次只读一本书,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暗示,如果这本书什么都没有理解的话,那这本书相当于是白读了。
而且,一次只读一本书,读完之后,增强了我们阅读的信心。同时,哪怕这本书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只记住了一个故事,只理解了一个概念,那就是这本书给我们的信心。
同时读几本书,看起来很有优越感,但其实,真正看完以后,两者很可能哪一块都记不住,反而造成更大的问题。
四、做笔记,圈圈画画也可以。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
我们看书的时候,尽量拿枝笔在手里,圈圈画画,写写,记录下来。
哪怕只是摘抄原文,哪怕只是打几个重点符号也可以。甚至,就只握在手里,阅读的时候,用来指引注意力的方向,也算是尽到责任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够在脑袋里也添加一些重点符号,增加记忆,就OK了。
如果你还有余力,那就在读的时候,写上自己的感悟,思考,给自己有些启发。
把这些内容重点打印在脑海里,复习,或者单独提炼总结的时候,也有助于回忆,理解。
五、关键词摘录。
每本书,都有每本书的主题,概念。
我们能够找到相应的主题关键词,便是对这本书最有效的提炼,和对重点部分的理解。
所谓关键词,就是诠释这本书的主题,能够贯穿这本书,或者这本书中某几个关键部分,关键概念。我们找到这些关键词,提炼出来,只要针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有效的理解,就能够掌握这本书的主题内容。
以后,复习的时候,也能够建立起关于这本书的总体印象,不至于什么都记不得,也不至于什么都去记住。
细枝末节,可以推导出来,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关键词,就很难能够贯穿起来。
六、概念解读。
关键词是 解读概念的一种方式,这个关键词可以是自己提炼出来的,也可以是书中本来就有的。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概念,指的是书本书中本就意有所指,本就提炼总结的精华内容。
概念,是我们认识一个事物的最核心,最本质的理解,和诠释。
这是我们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
比如,什么是复盘,什么是清单,什么是黄金圈思维,什么是金字塔原理,等等。这些名词要解释起来可能要一大堆内容,但是,只要这短短的几个词,就能够很好的记住,并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可以了。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延伸下去,比如,怎样复盘,和复盘相对应的概念有哪些,复盘有哪些要素,等等。
七、一本书解决一个问题。
每本书,对应都会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明确出来了。
不管是什么书,都可以对应起一个问题。
显然,我们有的时候,也正是为了通过一本书来找答案,来解决某个,或者某种类型的问题。
问题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要读什么书,要怎么读,读完之后要怎么办。
也许,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以后,还会提出同类型的更多的问题,那么,我们只需要围绕着一个问题来进行解决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无目的,无主题的阅读了。
八、读完后,讲一遍给你的朋友听。
读完后,我们很不情愿把自己读书的内容分享出去,要么没时间,要么觉得这本书是自己好不容易读下来的,就这么分享出去,自己吃亏很大。
其实啊,真正受益的,一定是在分享的那个人。
首先,因为自己分享的时候,相当于又回顾了书中的内容,对忘记的部分加以复习,理解不透彻的地方,还可以加强一下。
其次,分享的时候,对方会提问,这些问题很可能是自己之前没有注意的地方。那么,针对这些提问,你又重点回顾了一下。
最后,分享的时候,相当于自己提炼总结了书中的精华,针对于此,收获就已经很大了因为,大多数人读书,其实都只是在看而已。
看,但是不记住,也不去理解,更不用说践行,使用了。
你把一本书当作信息来看,而不是知识,智慧来学习,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所以,分享,其实是在帮助我们重新建立与书本的联系。
九、能用的就用起来。
看完之后,能用的就立刻用起来。
看完《好好学习》后,就立刻把里面提到的临界知识,反思日记,这些实用的方法用起来,一方面有效吸收了书本的知识,另一方面,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去检验书本里的内容是否正确,有效,也是比较合理的方式。
看完《金字塔原理》之后,也立马用起来,无论是写作上,还是表达上,沟通中,交流中等等,都立刻运用到生活中,工作中。
应用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那么,就不得不回到书中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那么,在看完之后,做到了,这才是书本的真正功能,真正作用。一方面改善了我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解决了我们现实中的许多问题。
十、不定期回顾,好书至少读三遍。
对于好书,我们读完一次以后,不能够理解透彻,也无法做到一次性掌握,等有空的时候,再重新回顾一下书中的内容,则会更有效的提升我们的理解。
比如,《论语》《孟子》《道德经》等等。
读完后,一次,两次,三次都不为过,因为,每一句话都是经典非常。
这类书,越早读对我们的好处越大,而且,经年累月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践行,反复思索书中的语言,文化,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