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王朝为什么特别重视礼仪?
在现代社会中,礼仪虽然很重要,但与古时候相比却无法同日而语。古人对礼仪极为重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中就写道:“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由此可见礼仪制度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礼”会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呢?
《资治通鉴》中写道:“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这段话的意思大致就是说,帝王哪怕本领再大也只有一人之力,要想统治天下必须依靠礼制保驾护航,让天下万民都安于本心,如此才能天下太平。换句话说,要是人人都学着陈胜、吴广那样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帝王这家就没法当了。所以对古代封建王朝而言,礼制是确保帝王和大臣、贵族和庶民各守本分的利器,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汉高祖刘邦是草莽出身的天子,他身边的那些功臣也多半是粗人。有一天,刘邦在宫中宴请群臣,结果大家喝醉后在宫里大呼小叫,甚至有人拔剑砍皇宫大殿里的柱子。刘邦很生气,可也拿这群大老粗没什么办法,毕竟大家在战争年月中一直是这样过来的,虽然今时不同往日,但也不好翻脸不认人。
此时,有一位叫叔孙通的大臣看出了刘邦的尴尬,于是他在宴会过后对刘邦说:“儒生虽然无法帮陛下攻城掠地,但却能帮陛下守护天下。请陛下许臣去鲁地找些儒生过来,让他们和臣的弟子一起制定礼仪制度。”刘邦担心礼制过于繁琐反而会误国误民,因此问道:“会不会太复杂呢?”叔孙通说:“礼是根据着不同时代的人情世态所制定的规矩准绳。我可以参照古代的礼法,制定一套符合当下使用的制度。”刘邦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的心态说:“可试为之。”
没过多久,叔孙通便和众弟子以及外聘来的儒生们一起制定了一套礼仪制度,刘邦看过后觉得非常满意。
公元前200年十月,长安城中的长乐宫建成,诸侯朝臣皆来朝贺。以往类似场面都是乱作一团,可这一次谒者执礼先行,引诸侯大臣按班次入殿门。大殿广场上仪仗卫官罗列,执兵器,张旗帜,整个场面极为威严肃穆。此时皇帝的车辇才缓缓从后宫中驶出,诸侯群臣见此情景无不肃然起敬,没有一个人敢像过去那样喧哗失礼。朝贺结束后,刘邦满意地对叔孙通说道:“我到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因此,古人比现代人更重视礼制,并非古人道德水准更高,而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礼制是统治阶层统御万民的最佳工具,用《资治通鉴》中的话来说就是:“礼之为物大矣!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服而纪纲正焉。”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