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女子胞等六个脏器组织。它们在形态上多为中空器官,与六腑相似,但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精气,与五脏相同。

胆既是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这因为胆排泄的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所以为六腑之一;但胆本身并没有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功能,且藏“精汁”,有“藏”的作用,故有别于六腑。所以胆又属奇恒之腑。奇恒之腑中除胆外,其余与五脏都无表里配合关系,但有的与奇经八脉有关。

胆已在六腑中论及,故在此从略。

(1)骨

骨的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贮藏骨髓。由于骨为髓之府,髓对骨有滋养作用,所以,骨的生长、发育和骨质的坚脆等都与髓的盈亏有关。

二是支持形体,保护内脏。骨具有坚刚之性,能支持形体,为人体之支架,使人保持一定的体态。如骨有病变,将影响到人体的活动和体态,可见不能久立、行走振掉等症。骨骼有坚韧性,能防止外力对脏腑的伤害,对内脏有保护作用。

(2)脉

脉,即血脉、脉管。它密布全身,无处不在。脉与心、肺两脏的关系较为密切。心与血脉相通,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而肺主气,朝百脉,助心行血,故心肺两脏的生理、病理都和血脉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脉的生理功能主要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气血运行的道路。气血在体内循环贯注,运行不息,是在血脉内流行的。血脉对气血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的方向,按着一定的轨道而运行。

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全身。水谷精微物质,只有通过血脉才能营运周身,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血脉之所以能输送营养、运行气血,是和心、肝、脾及肺等脏腑功能活动有关的。所以,血脉的病变,实际上是上述脏腑病变的具体反映。若这些脏腑功能失常,则血脉的功能将受到影响,临床上可见到出血、瘀血和脉管变硬或弯曲等病变。

另外,自然界的寒邪侵犯到血脉,可使血脉挛急,因而产生四末不温,肢体疼痛,甚至坏死等病症。

(3)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是人体内髓最集中之处,故名“髓海”。

关于脑的生理作用,古人虽未明确,但已初步认识到以下两点:一是把脑与精神活动联系起来了。如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指出脑是神的发源所在。二是认为脑与听觉、视觉、嗅觉及思维、记忆、言语等功能有关。如早在《内经》就指出“髓海不足”或“上气不足”皆可出现“脑转耳鸣”,“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视觉、听觉及精神状态的病理变化。清代汪昂提出“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王清任更明确把思维、记忆及听、视、嗅、言等功能皆归于脑,是中医书籍中言脑功能最全者。

中医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即心藏神、主喜;肺藏魄、主悲;脾藏意、主思;肝藏魂、主怒;肾藏志、主恐。其中特别与心、肝、肾关系更为密切。这是因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肝主疏泄,调节情志;肾藏精生髓通于脑。正因为脑与五脏有关,故在临床实践中,很多属于脑的证候和治疗,都包括在五脏的辩证论治中。

(4)髓

髓是分布于骨腔内的一种膏脂样物质。由于髓所在的部位不同,而名称也不相同,如骨髓、脊髓、脑髓。脊髓与脑髓上下相通,故合称为脑脊髓。

髓的生成和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有关系。从根本上来说,髓由肾精所化生,即肾藏精,精生髓。另外,饮食物所化生的精微,经过骨孔而补益骨髓,骨髓又不断地补益脑髓。所以,先天之精不足或后天之精失养,都可直接影响到髓的生成。

髓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养脑,二是充骨,三是化血。髓补益脑髓,骨髓滋养骨骼,已于肾的功能中述及。关于髓化血,古典医籍中论述较少,但也有初步认识。临床上,对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学认为其根本在于肾虚,故运用补肾阴、填肾精的方法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这也是以精髓化血为理论依据的。

(5)命门

命门之词,始见于《内经》,系指眼睛和睛明穴。如《灵枢。根结篇》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将命门作为内脏提出,则始于《难经》。命门究竟指的是什么,是一个有实质形体的器官?还是指一种功能?它与肾有什么关系?它的位置在何处?历代中医文献,有关命门实质的论述颇不一致,对命门的认识未能统一。现将历代医家的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1、右肾为命门说:《难经。三十六难》提出:“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难经。三十九难》又说:“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这对命门的重要意义和生理功能作了简单的论述。从这段论述中可看出它包括着三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明命门在人体中的重要性,“精神之所舍”,是人体生命的根本,是维持生命的门户,故称命门;其二,是指出了它的功能,具有男子藏精,女子系胞的重要作用,说明人体生殖机能在于命门;其三,是说明肾与命门相通,两者虽有左右之分,但在生理功能上是难以分割的,也就是说命门具有肾的功能,肾也具有命门的功能。

2、两肾之间为命门说:以命门独立于两肾之外,位于两肾之间者,其中以赵献可为首倡。赵氏认为命门的功能,就是真火,主持人体一身之阳气。赵氏与张景岳同为明代时人,命门为真火的论点同出一辙。这种观点一直影响到清代。

3、两肾俱为命门说:元。滑寿虽承认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但他又认为:“命门,其气与肾通,是肾之两者,其实则一尔。”至明。虞抟在《医学正传。医学或问》中则明确指出“两肾总号命门”。明。张景岳强调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他还强调了命门之中具有阴阳、水火二气,从而发挥阴阳、水火的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作用。

4、命门为肾间动气说:此说虽然认为两肾中间为命门,但其间非水非火,而只是存在着一种原发动之机。同时认为命门并不是一个具有形质的脏器。倡此说者首推明代孙一奎,他认为命门的部位虽在两肾之间,但它不过为肾间动气之所在,是一种生生不息,造化之机枢而已。肾间动气虽为脏腑之本,生命之源,但不能认为是火。

对命门的认识虽有不同的见解,但对其生理功能的认识却基本一致。命门的主要功能是元气的根本,是人体热能的发源地,对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温煦生化作用,能促进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另外,命门又与人体的生殖功能、性功能有关。命门火衰,除见到一般肾阳虚的症状外,还可以见到性功能衰弱和生殖功能减退的表现。从临床上看,命门不足的临床表现与命门不足的见证基本一致。在治疗方面,补命门之火的药物,又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因此,简而言之,命门之火与肾阳基本相同,之所以作为命门,主要是强调其重要性而已。

(6)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即子宫,它位于下腹腔内,与阴道相连,为女性生殖器官。其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主持月经

月经属女性生理特征之一。一般而言,女子从十四岁开始到四十九岁为止的一段时期内,每月都有行经的生理变化,即"月事以时下".而行经则属于子宫的生理功能之一。人体的发育随着肾气的盛衰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当肾中精气达到一定水平时,天癸这种物质亦随之产生并达到一定量,在天癸的促进作用下,胞宫发育成熟,月经即应时而至,同时具备生育能力,为孕育胎儿准备了条件。人到老年,由于肾中精气的衰减,则子宫的生理功能也随着发生变化,月经逐渐闭止,并失去生殖能力。

另外,月经又和冲脉任脉二脉有密切关系。这两条经脉属奇经八脉的范围,同起于胞中,与月经来潮有密切关系,所以它们也受天癸这种物质的影响和调节。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于腹部,能调节全身阴经。故有任为"阴脉之海"之说。天癸至,则冲任二脉气血流通,并充盛起来,注于胞宫而成为月经。所以有"任主胞胎"、"冲为血海"的说法。人到老年,天癸逐渐衰少,冲任二脉的气血也衰少,出现月经不规律,最后停经。因此,临床上,如果冲任二脉功能失调时,则可见月经的病理变化,如月经周期紊乱,甚则闭经等。

(二)孕育胎儿

一旦女性胞宫发育成熟,则月经规律,就具备了孕育胎儿的能力。如男女两性之精媾合,就能在胞宫中逐渐发育成胎儿,直至十月分娩,而胎儿的营养也要靠胞宫供给。

中医认为胞宫的生理功能,除了和肾、冲任二脉有关外,还和心、肝、脾等脏腑有关。因为月经的来潮和孕育胎儿,都有赖于血液的滋养,而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所以,只有心、肝、脾、肾四脏的功能正常,胞宫才能保持其生理功能正常。在病理上,当各种原因导致上述脏器、经脉功能异常时,都会影响胞宫的功能,引起月经不调或不孕。因而,在治疗时,中医常从调补以上脏器、经脉入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