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或电刺激存在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当继发了睡眠障碍、烦躁、恼怒、注意力无法集中、听力下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时而成为耳鸣病人,从而降低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工作。至今,耳鸣的定义没有变化,但耳鸣患者症状在变复杂,且重症者增多,难治的、反复的耳鸣病人在增加。在我国耳鸣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虽然临床上推荐的耳鸣治疗方法众多,但真正有明确疗效的、可重复的很少。可以说耳鸣的难控制、难以消除依然笼罩着医生和患者。治耳鸣难的现状就是耳鸣诊疗1.0阶段的真实写照。既然耳鸣难以消除,但又要帮助耳鸣患者脱困,是不是能将原来的治疗思路从快速消除耳鸣转变为让病人逐渐接受耳鸣,与耳鸣和平共处,最后达到适应耳鸣回归正常生活工作呢?对上述问题进行的近十年耳鸣文献回顾性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是完全可行的。本期,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鸣与听觉过敏中心的首席专家李明教授,为大家来解读一下这逐渐形成的耳鸣诊疗方案2.0时代中创新的符合------系统、规范、精准、易操作、可重复模式的《耳鸣综合疗法》的适应症、其基本原则及亮点特色。李 明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中医大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耳鼻咽喉科首席专家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鸣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委员会
上海分会副主委
中国中医药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分会副主委
在我国耳鸣诊疗历来都是医生操作,目前已形成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耳鸣综合疗法体系、中医耳鸣医师疗法体系、复旦耳鸣RS体系、贝泰福耳鸣治疗体系、耳鸣小助手体系等,各具不同特点和内涵。作为医者都很想“消除”耳鸣,但迄今为止依然困难重重很难做到。2000年后随着对耳鸣的深入研究,各地各级各层次医院及医生在国家、省、地市科研基金逐年增加对耳鸣项目支持下、围绕着以耳鸣基础,临床研究论文发表、各级会议的耳鸣诊疗经验介绍交流、耳鸣专题学习班的讨论、与国外耳鸣一流同行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对于耳鸣诊疗理念正在呈现出逐渐变化的趋势。因为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如果选择首先消除耳鸣继发的睡眠障碍、心烦、焦虑等症状并配合以适应耳鸣为目的的综合方法作为方向的话可以较快地帮助病人适应耳鸣而得到解困。当我们回顾总结这些进步时可以认为耳鸣诊疗新时代已经来临,是一个近十余年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共同发展逐渐形成和水到渠成的过程,说明我国耳鸣诊疗已经进入了2.0阶段。所以我们建议每一位正在从事和将要从事耳鸣诊疗工作的医师,必须要转变耳鸣诊疗中将消除耳鸣作为治疗目的的旧观念,强调将适应耳鸣放在第一位新思路,我们才能帮助患者快速适应耳鸣,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耳鸣综合疗法》适应症: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主观特发性耳鸣病人,兼济其他找到病因经治疗后不管原发病是否治愈耳鸣逐渐上升为第一主诉耳鸣病人。
第一、详细询问病史:了解耳鸣部位、类型、频率、响度;
第二、耳部检查、听力学评估(包括耳鸣心理声学评估);
第三、耳鸣严重程度评估、心理障碍的评估;
第四、睡眠状态的评估;
第五、一定要了解、评估患者对耳鸣疗效的要求。
而规范治疗具体步骤则由交流解惑、声治疗和对症疗法三部曲组成。说到生病后的心理变化,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害怕用自己的医疗知识解释不了的身体不适时就会产生害怕心理。就以医生来举例,比如说耳鼻喉科医生出现了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一些症状,用自己已有的医疗知识解释不了时也会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害怕是不是得了什么不好的毛病,尤其恐惧是否得了肿瘤?那么,普通人当他在面对耳鸣症状时,则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通过交流、解释其检查相关结果使患者了解自己耳鸣的来龙去脉,排除了危险因素,即可达到消除担心害怕、恐惧的心理,就能自觉地将耳鸣转变成中性的、无关的刺激而使耳鸣逐渐被忽略而达到适应耳鸣。因此接诊医生的倾听、交流解惑对耳鸣病人来说非常重要,其目的就是要说服病人理解并接受现阶段耳鸣的治疗是以适应为主的方案。
说到声治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蜡烛效应,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蜡烛点亮以后,放在黑暗中人们可以一眼看清楚周围东西,当把蜡烛放到放在太阳底下后,人们根本看不到烛光。同样的,当一个耳鸣病人放在有声环境时,大多数病人会感觉不到耳鸣存在。
声治疗就是利用这种现象提高背景声来降低大脑皮层对耳鸣刺激的感知,逐渐切断耳鸣与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边缘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之间形成的“恶性循环”,是耳鸣适应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声治疗在耳鸣治疗中很重要,贯穿在耳鸣治疗的全过程。
1)提高背景声,治疗期间告知耳鸣病人需要经常处在有声环境生活和工作;2)为了加快达到适应耳鸣的目的,我们要让病人选择自身最喜欢听的任何声音,每天按要求聆听3-4次,每次30—60分钟,聆听的音量不能超过耳鸣响度。
基本声治疗:是以自然界的声音为主,也可包括音乐声音、特殊声音等。
高级声治疗:包括微迪耳鸣治疗仪、复旦耳鸣RS、贝泰福耳鸣诊疗系统、唯听禅音、耳鸣小助手和中医五音治疗等。
对症治疗需要我们认真处理所有因耳鸣诱发的躯体不适和感觉,这是形成耳鸣病人并加重病情的主要环节,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种药物或非药物等方法来达到快速减轻或消除因耳鸣引起的各种心烦、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状态,当改善了这些症状后就可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自信心、病人就会主动配合治疗,最终达到缩短适应耳鸣时间。
而不是把药物治疗聚焦在消除耳鸣上。
所以在此强调的是耳鸣综合疗法需要医生参与和主导治疗耳鸣才能提供实实在在的“一站式服务”,同步解决与耳鸣相关症状是缩短适应耳鸣时间的关键点。
根据以上规范治疗原则,可根据耳鸣医生自身水平及对耳鸣病人情况结合各自医院临床条件选择应用。
系统检查:耳部检查、听力学、耳鸣心理声学检查、耳鸣严重程度及睡眠量表评估;声治疗:病人选自己喜欢听的声音,按要求聆听次数、聆听时要小于耳鸣的音量;抗焦虑:一般耳鸣病人用中成药乌灵胶囊3粒,每日3次,共2周;严重病人用黛力新(每天2次:早、中午餐后,1片口服X 3天,第4天改为每天1次,早饭后1片口服X7天,共10天左右);
控制睡眠:根据病情选用安神类中成药、严重者可用地西泮或氯硝安定片,剂量遵医嘱;
听力下降:药物或助听治疗(必须要试用,观察补偿听力后耳鸣有否变化);
活血化瘀:中、西药都可以用;
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腺苷钴胺等;
利多卡因:所有耳鸣患者都可以通过静脉试用;
碳酸氢钠:伴有眩晕者可以使用;
偏头痛:可疑耳蜗型偏头痛者试用西比灵;
其他:中药(需要辨证施治)、穴位注射、针灸、生物反馈治疗、rTMS。
综上而言,我们必须要将适应耳鸣放在第一位,并通过医生的言行来影响耳鸣患者主动接受这种治疗理念。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该诊疗模式的适应症是主观特发性耳鸣,当然其也具有溢出效应,可用于其他类型耳鸣。
你对于将适应耳鸣作为首要治疗目标的新思路,
有何见解或体会呢?
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