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太行之邢台苏村牛王大会
中太行邢台县段,有一座距离邢台市最近的高山,形似马鞍状因此叫马鞍山。在马鞍山的北侧有条东西方向狭长的山沟,人们称之为井沟。每到夏天,井沟内草木丛生,草丰山美,是一块放牧的好地方。
这时每天都能看到两、三个人赶着一群牛到井沟里来放牧,山沟里顿时就会响起牛倌们嘹亮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间或传出牛群哞哞的叫声。直到牛儿们吃草吃得肚儿圆,牛倌们才披着夕阳的余辉,吆喝着牛群乘兴踏上归途。
谁选择这样一个好牧场呢?据传还是广牧帝君率领牛王和草王驾巡出游时发现的。广牧帝君是哪方神仙?广牧帝君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去世后授封的。
颜回授封后灵魂和他的道友牛王、草王同住在牛王庙。有一天,三神一同巡游,来到井沟,落下云端,正好落在像石炕一样的巨石上,张目俯视,这是一块放牧的好地方啊!帝君说。
牛、草二王回应,好,好!顺着山沟望东、南、北看,有一百多亩大的草场呢!经点化,就有了上面每天放牧的场面。
人们不禁要问?这群牛来自何方?又回到哪里去了?它们就来自井沟东边的一个大村叫苏村。据《邢台县地名志》记载:苏村古时称凤凰村。明朝初年靖难之役(燕王扫北)后,李延明从山西洪洞县奉诏迁来定居,改名为苏村,随后刘、史、张、王、袁、霍等姓氏族人陆续迁来,村名不变,沿用至今。
在苏村每天一大早就有人沿街吆喝:放牛啦!放牛啦!从村东头一直喊到村西头。于是,各家各户传来了开门声,你看那,什么黑牛、黄牛、花牛、大牛、小牛,就像听到号令似的一样从家里走出来。加入牛群的行列,排成队往西走。
调皮的小牛欢蹦乱跳,不时嘻戏耍闹,你撞我一头,我顶你一角……牛倌一声吆喝,它就乖乖地归了队。寒来暑往,久而久之,从苏村到井沟之间就被牛群踩出一条宽10余米的大道,人们就叫它赶牛道。
井沟里草丰水美,把苏村的牛养得个个膘肥体壮,个子特别大,这可在周边的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百姓们纷纷前来买耕牛。这一买一卖的,造就了一个新职业——牛经纪。
经纪们有两大本领,一是很懂牛的各种专业知识,放眼一就知道这头牛是否老实、不抵人、好使唤。因此,买牛的人都愿意找经纪给他挑一头好牛。二是很了解买卖双方的心理,了解牛的行情,很会砍价格,使得买卖双方都很满意。再者,他们创立了一套手语,就是把从1一9这九个数用手指表示。
1一5是几就出几个手指头,6一9分别在手指上表示,挠6(除大拇指外的4个手指一齐挠一下即可)、捏7(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捏在一起)、撇8(把大拇指和食指分开)、勾9(把食指勾几下)。在交易时双方不直接说价格,而是用手语表示。
首先把羊肚子毛巾从头上薅下来,搭在两个经纪人的手腕上,在毛巾下面用手语讨价还价。一方说:“我出这个数买。”另一方说:“不行,不行,最少得这个数。”一方又说:“我再加这个数。”另一方又说:“这个数人家不会答应的。”
一方再说:“经常见面,互利互让,最高我出这个数。”“那好,就这样定了。”说完两个经纪人分别给买主和卖主讲明价格,当面付款,立马牵牛,这桩交易就算成功了。
耕牛是农民的半个家当,是农民的好伙伴,农民种地是须臾离不开的。在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年月里,谁都想买上一头好耕牛。于是,每到春节过后,春耕之前,都要去苏村赶集买牛。
开始选定农历的逢二、八为集,到时候卖主买主与牛经纪一同到集市上交易。随着牛市的逐渐扩大,原来二、八逢集的形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人们越来越渴望有一种新的形式替代集市贸易,扩大牛市,这样庙会就诞生了。
经村民蕴酿,公议确定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也就是牛王爷生日这天,举办苏村庙会——牛王大会。大家商议推选大会会首负责组织和管理。会首由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
会首召开办公会,集思广义,征求意见,有人提议既然在牛王爷生日这天举办庙会,何不盖一座牛王庙来庆祝祭祀呢?这一提议得到大家一致拥护,养牛户主动捐款,牛经纪们慷慨解囊。
没几时日,很快就筹集到盖庙的资金,几番筹划运作,终于在村东口盖起一座三间大瓦房的牛王庙。
大庙建成,三月十五很快来到,会首决定在这天举行牛王庙开光大典。提前几天,整个牛王庙就热闹起来了。
大门口搭起彩棚,挂上大红灯笼,贴上大红对联,上联是:吉祥古今安天下,神仙之灵;下联是:富贵人生分地方,有求则应。大殿内灯火辉煌,三尊神象上都盖上红帐子,等到开光吉时才能揭幕。
苏村的百姓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各家各户杀猪、宰羊、做豆腐、蒸馒头,像过大年一样热闹,准备着各种美味佳肴,既迎接庙会,又庆祝牛王爷生日,欢迎各方亲朋好友前来赶庙会,参加牛王庙开光大典。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接到牛王庙开光大典的请柬,真是喜出望外,准备着各种各样的礼品,数着指头盼着庙会的到来。
三月十五这天,凡是通向苏村的各条道路上,人流滚滚,车水马龙,步行的、推车的、挑担的、赶大车的,那真是络绎不绝、水泄不通。
大姑娘小媳妇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小姑娘头扎羊角辫,欢蹦乱跳,不时的跑到大人面前问:“妈妈,苏村快到了吗?快走呀!”“老哥你早啊,赶会准备买牛哇?”“是啊,赶上今天的好日子了,可得挑一头好牛。”善男信女们手持扇鼓,手腕上套着铜铃串,一走路铜铃乱响,她们穿着花里胡哨的衣服,连说带笑地急急赶往苏村。
牛王庙前人山人海,吉时已到,开光大典开始啦!随着会首的一声呐喊,一刹那,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们欢呼雀跃,那欢呼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大红色的庙门打开了,人们手持香烛,彩纸拥进庙内。牛王庙殿前红灯高挂,殿内蜡烛辉映。
随着一声“开光!——”搭在神象上的红帐子被揭了下来。广牧帝君、牛王爷、草王爷三尊神象光彩夺目、栩栩如生,眨眼间展现在众人面前。这时,殿内、殿外齐刷刷跪倒一大片。
三叩首后,人们有条不紊地依次到殿内参拜。他们手捧香烛,带着崇敬的神色,虔诚地在神象前焚纸,烧香,叩拜,祝愿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有的祝愿家里大黄牛下一个好牛崽……拜神仪式一直持续到中午才告结束。
有了牛王庙开光大典的助兴,庙会更加锦上添花。苏村南北两条街挤满了赶会的人群,街道两旁货摊一个连一个,一眼望不到头。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满街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有的路段人流好象静止一样,挤不动,前不去,卖货人也顾不上招揽顾客,眼睛盯着人群,生拍人们挤垮他的货摊。
天气渐渐地热起来,人们已开始着上夏装,更有小姑娘们穿上了花裙子,小伙子穿上裤衩背心。有心的人开始卖起了凉点。那个年月不像现在有冰糕、雪糕、冰激凌、汽水等冷饮啥的,只有凉粉。那半透明状的一坨坨凉粉切成豆腐块大小,倒入醋、香油、蒜泥、芝麻酱等佐料,香味立马就出来了。
那凉粉吸引着大人小孩伸长脖子,吐着舌头往那边挤,端起一碗调好的凉粉,吃上一口,啊!那个酸、那个辣、那个香、那个透心凉,真是太爽太爽啦!因此每到庙会,卖凉粉的生意格外红火。但偶遇下雨天,那就赔了,把凉粉倒掉,赶快走人,以免挨雨。
牛王庙前方一片空地,牛市当然设在空地中。说是牛市,什么骡子、驴啊、马啊,应有尽有。田埂上、土坡下、墙角旁、大树下、空地内到处是牲口。一到这时,买牲口的东奔西跑,牛经纪们头包白羊肚儿毛巾,三、五人一伙到处转游,招揽生意,不时地停下来,对着牲口评头论足。其中一位对买主说:“这头牛口轻、头方、腰圆、腚大、角正又老实,力气大是你的好帮手。买吧!”“这个牛个儿有点大,你领着我再转转。”
“王师傅,你给我看看这头牛咋样?”“噢,这头牛是真正的苏村黄牛,没说的,你想买咱就谈谈价?”“好吧。”话音刚落,就把头上的羊肚子毛巾薅下来,与另一个经纪砍起价格来。“人家想卖这个数。”“不行,不行,现在行情到不了。”
“这样,我说这个数,你给卖主说吧。”“张大哥,你过来,人家出这个数买,你考虑怎么样?”“我听你的。回头我给买主说。”一谈即合。一手交钱,一手牵牛。买主牵着牛满意十足走出牛市,夸牛的人说得眉飞色舞……
庙会会首为给牛王祝寿,还专门请了戏班子。戏台子搭在水坑东边,引来更多的人前来赶会,看戏。
据传,在清末时燕赵大地有个有名的戏班子叫庆皇台,曾经进京唱过大戏。人称骡子戏,就是唱戏的好角色都骑着骡子到处去唱戏。骡子共有十八头,除了班主,管事的外还有16位名角。
派头如此之大是少见的。有一年苏村定了庆皇台的戏,结果到三月十五时人家没有来。人们纷纷议论:牛王庙真稀奇,空着台子不唱戏。使得会首脸上无光,人前都抬不起头来。
说也凑巧,这一年闹牲口瘟疫,庆皇台戏班死了十六头骡子,可把班主气毁了。反夏思量不得其解,管事的看着班主着急,上前说:“班主,莫不是我们今年没有去苏村唱戏,得罪了牛王爷!”班主一听幡然醒悟。到了年底主动跑到苏村找会首道歉定戏。
会首见班主来,心中没有好气:“戏,我们已经定了!再说今年的价钱便宜。”班主听了着急地说:“别说钱少,就是不给钱,我们今年也唱!请不要拒绝。”“那好吧,不要钱不行!我还得说好话把人家的戏退了。”庆皇台戏班来唱戏,消息一传出,外地来赶会的人特别多。住在朋友家,一连几天不走,看戏的场场爆满。
当时戏台是由木头搭的,也没有电灯,汽灯。夜里唱戏点的是棉籽油灯,但总算有灯光啊!柱子上用麻绳捆着砂锅,盛满油点着照明。庆皇台戏班唱戏,一连唱了7天。有一天晚上唱的是秦香莲,看戏的人到处都是,拥拥挤挤,突然挤倒了挂灯的柱子,油锅掉了下来,掉在三个人身上,一下子就着火了。
人们惊慌的四散奔逃,被烧的三个人,痛的乱叫。没法子,就跳到东边的水坑里,沉下去,油火在水面上着,人浮上来,火还在人身上着,最后这三个人被火活活烧死。后来有人编了一出戏叫火烧三老疤,惊告后人,注意安全,吸取教训。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耕牛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人们鉴于牛的历史的贡献,一直对牛心存满满的敬意。苏村牛王庙历经风雨沧桑,几番重修,始终香火不断。如今的牛王庙不仅有蜡烛照明,还用上电灯,照得大殿内金碧辉煌。墙角上还塑了一头小牛,昂着头,精神健壮。
今天的三月十五庙会更是今非昔比,村中已容纳不下,一下子搬到村北邢昔公路上。从苏村村西到郭村路口东边的公路两旁摆满了货摊。货物琳瑯满目,一应俱全,足有二千多米长呢。
牛市是没有了,但凉点花样很多,冰糕、冰棍、雪糕、冰激凌、冷饮、凉粉要啥有啥。山货连超市上都没有卖的,有酸枣面、柿饼、核桃、栗子、苹果、梨、山楂,还有柚子、柑橘、橙子、荔枝一应俱全。
朋友!到时来赶赶苏村庙会吧。一睹牛王爷的风采,献上你虔诚的心。吃一碗透心凉的凉粉,尝尝各种山货的韵味。更领略一下乡村的变化!
热情好客的苏村人民欢迎你的到来!
注:张玉洋 口述 霍文信 执笔整理 摄影 霍振海
简介:霍文信,男,生于1946年, 邢台县时村人,中共党员。华夏霍氏文化研究联谊会副会长,中华霍氏大典副主编,邢台市邢襄霍氏文化研究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65年参加高考被天津师大录取,因家境贫寒未能就读。随后进入了教育界,先后任过皇寺中心学区教导主任及五个中心学校的校长职务,于2006年退休。工作期间,先后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并得到记功奖励,两次出席邢台地市教育界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 1986年被评为邢台市优秀园丁。 为人敦厚善良, 对工作兢兢业业, 对事业忠贞不二。 2007年在家侍奉老母亲的同时编修《时村霍氏族谱》一书。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