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虽未能实现,但并不影响诸葛亮成为三国后期最伟大的战略家

三国时期,群星璀璨,能称得上战略家的却只有两个半。一个是曹操(荀彧郭嘉等都算他的智囊吧)大家基本都没啥争议。

而另一个则是诸葛亮。

诸葛亮原来一直是公认的忠诚、智慧的代表。但最近流行翻案风。我之前发过一篇比较陆逊诸葛亮的文章,大家的评论让我意识到。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诸葛亮的伟大之处。而是揪住他五次北伐无功而返的结局,对他大加诋毁。

我觉得有必要写一下我对诸葛亮的理解——他无愧于三国后期最伟大的战略家称号。看到此处,诸葛亮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评论了,我只说一句:人类固有的偏见才是获取知识的最大障碍。何妨看完全文再喷呢?

一、隆中对的核心和局限

1、精准的隆中对

刘备三顾茅庐,初见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在隆中草堂里,从战略策划的高度,纵论天下大势,对当时主要割据势力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和人事诸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比较,指出曹操“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在诸战略方向中,只有荆、益二州是有发展空间的,荆州“其主不能守,此殆天以资将军”,益州“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此二地大有可为。诸葛亮规划了实现战略目标的“路线图”:一是实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二是“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休养生息,等待时机;三是待“天下有变”,则对曹魏发起钳形攻势,“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最终实现复兴汉室的目标。

隆中对

后面的局势完全按照他所预料的那样发展。刘备靠着他的规划,从一个漂泊半生的流浪军阀,摇身一变成为了荆、益二州之主。而他的隆中对也因此名垂千古。

但隆中对却又是失败的,那么,隆中对为什么会失败?搞清楚这个,首先要明白,隆中对的核心是什么。

2、隆中对的核心

隆中对的核心是什么?四个字:联吴抗曹

东汉十三州,曹操占据九州,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而其余人想要发展,都要联合起来才能生存,在生存基础上再求发展。

所以,我说隆中对的核心在于联弱抗强

刘备也是这么做的,赤壁之战会同东吴一起,打败曹军,打开了局面。而随后刘备攻取荆益二州,是有了和东吴合作的实力。

但如何联合,其实考验着双方的智慧。

诸葛亮是幸运的,他的隆中对之所以前半部分能成功实现,在于他碰到了一个同样站在战略角度看问题的知己——东吴鲁肃。

其实,开篇两个半战略家中的半个,就是鲁肃。他的塌上对同样著名。随着刘备的崛起,他也看到了联盟的重要性。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在他们二人的撮合下,刘备、孙权磕磕绊绊地走在了一起。也取得了抗曹的初步成功。而可惜的是,东吴和蜀汉集团中,也只有他们二人真正意识到了联合抗曹的战略意义。

这四个字其实应该作为两国最高国策来执行的。

其他人,哪怕刘备孙权,也只是领悟了一半。

至于关羽、吕蒙等人,执着于眼前的得失,或多或少做出了破坏联盟的举措:关羽拒绝孙权的提亲,大错特错,这种政治联姻是加强联盟的最好做法。吕蒙白衣渡江,更是错上加错。亲手断绝了孙刘联盟。

2、隆中对的局限

当然,任何战略都是有其局限性的。诸葛亮的局限在于两条:

1)两分兵力

毛主席在读《古文辞类纂》收录的苏洵的《项籍论》时,挥笔写下一段批注: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集中兵力做出战略方向的突破。而诸葛亮作隆中对时,毕竟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磨砺的书生。所以,他提交的隆中对,末尾:“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有些过于理想化。

因为以荆益二州之力,无法具备两处齐出的实力。更多的是一处佯攻配合另一处。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两处距离遥远,相隔千里,交通不便,无法及时有效配合。

当然,这个我认为不能苛责诸葛亮了,他在刘备集团话语权有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在他掌控局面之后,经过世事磨砺,应该会进行修正,可惜世事变化,没有给他机会。

2)低估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意义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对下游的江东来说,居高临下,一旦荆州军团沿江而下,对下游政权是灭顶之灾。

所以,东吴一再争夺荆州,即使是鲁肃,也是在联盟的大前提下,专注于分割荆州,最终,经过鲁肃的单刀赴会,加上吕蒙的奇袭。形成了湘水划界的局面。

双方分割荆州——东吴占据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而蜀汉占据南郡、武陵、零陵三郡。

湘水划界,双方平分荆州的格局,对双方其实是最优解:蜀汉集团保留了攻击魏国的战略通道;东吴集团保留了对长江中游的共同控制能力。

但是,随着下面一场惨败,荆州对东吴的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哪怕背叛盟友也在所不惜。这恐怕也是诸葛亮当初没想到的。

3、隆中对的转折在于一场惨败

孙刘联盟好不容易达成了内部的平衡,一场惨败打破了这种平衡。

公元215年,与刘备议和重新划界后,孙权再次征讨合肥。刚到合肥城外,便遭遇了张辽的突袭,猛将陈武奋战至死,孙权弃旗登山,方得以脱险 ;在撤军时,孙权又再次遭遇了张辽的突袭,在吕蒙、凌统、甘宁等人拼死保护下,孙权蹴马趋津,助鞭过桥,再度脱险。

十万大军败于张辽八百精兵之手。孙十万成了后世网友给孙权的耻辱性外号。而这场大战,也彻底打消了孙权北向争雄的雄心。因为陆军实在打不过人家。都多少倍的兵力了,还是无论如何都打不过。

同样被打掉自信心的还有吕蒙。

可以说,此战劫后余生的孙权、吕蒙认识到:当下再也不是孙坚孙策征战四方的年代了,孙权真没父兄那个本事。

承认这一点的孙权没有了一统中原的雄心壮志,开始转向割据偏安。这才是隆中对的最大隐患——盟友不想陪你玩了

如果孙权还想着进取,那么关羽贸然发动襄樊之战时,他应该出兵徐州,利用关羽北伐牵扯住曹操大部分精力,无暇东顾之时,攻克两淮。拿下自己梦寐以求的合肥。

可惜,吓破胆的孙权和吕蒙,对自己的陆军不抱信心,唯一的依仗就是水军。

那么,占据整条长江防线就是最能发挥东吴水军的策略。

所以,东吴将占据荆州作为了第一目标。忘记说了,此时战略大师鲁肃已死,吕蒙接班。他面对关羽的襄樊之战,说了这么一番话:

对曰:“今操远在河北,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取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

背后含义就一句话:主公,曹操的骁骑,咱们打不过,还是取了荆州,凭借长江天险,过咱们的小日子吧。能混一天算一天。

以为可以靠着地利,撇开盟友单干。可靠着一条长江水,能守多久呢?要知道后面南北朝都是有淮河作为战略纵深才能和北朝对峙百年以上的。守江必守淮啊。

这就是被眼前的利益遮蔽了双眼,忘记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孙刘两方有矛盾,但属于大联盟的内部矛盾,因为两国国力即使加起来也只是天下十分之三罢了。三国主要矛盾还是两国与魏之间的矛盾。

现在知道,为什么鲁肃死后,诸葛亮最悲痛了吧?知音何其难寻。志同道合的战略合作伙伴何其难寻。

此时的孙权,已经和刘备同床异梦了。可惜关羽却懵然不知。诸葛亮远在益州,也没能及时把握孙权心态的变化。

最终导致了吕蒙偷袭荆州,关羽失手被杀的恶劣局面。

在襄樊之战后,蜀国丧失了荆州地盘和粮草,丧失了关羽的荆州军团,也丧失了从荆州进取中原的途径。从此以后,蜀汉也只能从汉中出发,在极其不利的地理环境下北伐。可以说,北伐成功的希望已微乎其微了。

而作为战胜国之一的吴国,虽然取得了荆州,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地区。却由于自身陆军的无力,以荆州为主攻方向的北伐再也没有出现。而之前的荆州兵团,在关羽手中可以水路并进,围困襄阳,打得曹操差点迁都的战绩再也无法重现。

最大的危害:破坏了吴蜀联盟

随后的刘备伐吴,如果曹丕顺势出手,就是魏蜀瓜分东吴的局面了。

而后面即使诸葛亮掌权,虽然修好联盟,但吴蜀也已经无法互信,诸葛亮也不敢冒险走南郡,双方联军出荆州。谁知道哪次你发神经再来一次突袭背刺啊。

这就是战略的短视。

襄樊之战后,吴、蜀两国被中原政权覆灭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二、隆中对的补救

关羽死后,隆中对已经事实上破产。究其原因,在于蜀汉没有把握东吴君臣心态变化,关羽疏忽傲慢没有理解隆中对真意。但根子还在刘备手头人才的匮乏。诸葛亮无法久镇荆州。

1、出兵讨吴只是对隆中对的补救

那么,如何补救成为了摆在刘备面前的难题。他出兵发动夷陵之战,绝不是单纯的意气用事。其实是有深刻的战略含义:

方案1:刘备小胜几场,曹丕出兵,孙权妥协,割让荆州的南郡,刘备重新打通益州荆州这条北上通道。

方案2:刘备小胜几场,曹丕全力出兵攻吴,孙权无法抵挡,吴国灭亡,魏蜀瓜分东吴。

大家不要以为我在胡编,有以下证据支撑:

1)刘备在关羽死后准备了2年发动夷陵之战,那么,两年后情绪比较稳定的刘备,已经能够理智地判断整个事情,他仍然继续攻吴,必然有战略考虑。

2)刘备为何要亲自出兵?就是要在上述几个可能发生时,他作为一国之主,才能做到快速决断,是与魏国联合还是与吴国重新交好,这是一国的根本大政。其他人都没有这种权限或权柄,哪怕诸葛亮也不行。

3)刘备在出兵前期,和陆逊对峙半年之久,他只可能在等待曹丕做决策。

2、刘备的失算

然而,刘备自以为考虑得很周全,却漏算了2条:

1)曹丕和他爹曹操相差甚远,放弃了这次绝佳良机。

有人认为曹丕是坐山观虎斗,其实不然,他是刚刚坐稳江山,真的不敢打。另外,曹丕心目中,刘备、孙权都是可以和老爹曹操斗得有来有往的老狐狸,怕中了他俩的诡计。

有件小事可以说明曹丕刚上台后的小心翼翼:

曹操死后,孙权带兵向西,曹丕集团吓成一片,当时驻守襄阳、樊城的曹仁缺粮缺人,请曹丕增兵增粮以备不测,而曹丕慌乱之下,居然命令曹仁火烧二城,退守宛城。司马懿苦劝无效。最终,关羽打了几个月没打下来的二城,居然被曹丕自己烧了。而孙权,其实真的只是路过。。。。曹丕发现没事后悔得要死。

这次,曹丕连佯做出兵讹诈东吴的动作都不做,夷陵之战后估计还是后悔不已吧。

2)刘备高估了自己的军事实力

刘备汉中战胜曹操后,信心膨胀,加上攻杀关羽的都督吕蒙已死,而东吴派了当时还寂寂无名的陆逊应战,刘备自认怎么也能胜几次。结果,陆逊稳站稳打,让他无隙可寻,后面竟然被其抓住空子,反杀成功,几乎全军覆没。

丢失了几乎全部家底的刘备,无颜回成都,病死在白帝城。

刘备的隆中对补救计划,彻底失败。

三、三国后期蜀汉新战略——以攻代守

一穷二白的诸葛亮,面对刘备留下的烂摊子,并没有气馁,他在三年时间内,

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三年后,诸葛亮又聚集起一支衣甲鲜明,阵容整齐的大军。

隆中对已经失败,他重新制定了新的战略:以攻代守,联吴抗曹,

联吴抗曹不必多说。

以攻代守,则是当时条件下的新战略:

诸葛亮北伐是有明确的战略目的,那就是避免蜀、魏两国的国力差距越来越大。为了达到此目的,诸葛亮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当时曹叡对蜀国的战略是采取据险固守的方法来消耗蜀军,以达到“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的目的。所以,诸葛亮才针锋相对:

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后出师表》

诸葛亮明知敌强我弱,但他还是坚持北伐。因为不北伐就只能“惟坐而待亡”了。

四、诸葛亮为何是伟大的战略家?

战略,可以细分为愿景、战略目标和战略内容(定位、规划等)。

从愿景、战略目标的设定可以看出一个政权的志向。从战略内容可以看到这个政权的能力。

隆中对的愿景是兴复汉室,战略目标:最高目标是统一天下;最低目标是占据荆、益二州。战略内容是联吴抗曹。

而三国后期,蜀汉的愿景不变:兴复汉室。

战略目标则做出了较大的调整:最高目标拿下关中,进而取中原;最低目标:保全蜀国。战略内容:积极北伐,以攻代守。

为什么这么做?一味固守,魏军攻来蜀国战略纵深小,人少地少,本土作战,对本国经济破坏太严重,也容易被敌人步步蚕食。当年,毛主席选择抗美援朝,主动出击,也是一种以攻代守,避免重工业基地东三省沦为战区。

在这种战略指导下,诸葛亮五次北伐,虽然由于蜀国地理上不占优势,兵力上不占优势,粮草更是常常跟不上,国力更不用说,魏国是蜀国的四倍以上。这导致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容错率很低,用人、策略、粮草、后方、主战场,但凡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破坏诸葛亮脆弱的战争链条。所以才会有马谡失街亭,导致一出祁山失败;李严误粮草导致二出祁山失败。加之司马懿采取龟缩战术,最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没有实现最高战略目标,但还是实现了最低战略目标。

而同比东吴,孙权或者陆逊愿景是割据一方,对应制定的战略目标就是割据长江以南偏安,战略内容是沿江固守,有机会时,过江打一下,削弱一下敌人,仅此而已。

两相比较,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更加积极进取;战略内容也更胜一筹。

以成败论英雄的今天,诸葛亮已经被好多人诟病:无战功无战果,不配配祀武庙。但相信认真看完我全文的读者,能完整认识一个战略高绝,矢志不渝匡扶汉室的诸葛丞相。

他实现了对刘备的承诺,也实现了对自己的承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已经成为一个忠诚、智慧的符号,融入了中华文化。

最后,用我最喜欢的半首诗缅怀丞相: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