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里红寓意

  釉里红的成色由氧化铜绘制煅烧而成,氧化铜在摄氏800度以上即会蒸发,但钴蓝成色的温度却高达摄氏1300度;要同时保持青花和釉里红成色,多少有点侥幸。所以烧制釉里红,从颜料配制和自始至终的制作工序都要十分严格。若稍有偏差,就有整窑报废之可能,我曾闻先辈说过烧制釉里红,十能出一者,可谓佳矣!这是对烧制釉里红难度大的写照。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将青花与釉里红相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青花和釉里红都是中国陶瓷传统釉下彩装饰。两者制作工序大体相同,不同在于青花瓷以钴料着彩,釉里红瓷则用铜红料着彩。青花釉里红兼有青花瓷的明净素雅,釉里红的深沉浓艳。因而,青花釉里红自诞生之日起,历经数百年,精品迭出,一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品种。

  烧成温度“对釉里红的显色也有很大影响,温度过高铜全部挥发,温度过低则釉面发濛,红彩不能显现亮红色。一般温度在1200℃-1250℃左右比较合宜。为了避免铜的挥发,烧成中高温阶段不宜时间过长,故烧窑时窑位的选择也极有关系。”

  把青花与釉里红组合在一件瓷器上,成为一个新的艺术精品,这是元代景德镇陶瓷艺人的一项创造性成就。釉里红颜料只有涂布达到一定厚度才能呈红色,而且一旦呈色,颜色都比较浓,因此它不能产生颜色深浅的层次变化。青花的呈色,类似于水墨画,随着颜料涂布厚度的变化,可以产生由淡到浓的各种颜色效果。因此,青花弥补了釉里红呈色层次变化的不足,而釉里红则丰富了青花瓷的色彩。从烧成技术上看,要得到好的釉里红和青花颜色,各自都需要在特定的烧成制度下进行。要将两种颜料在统一的烧成制度下烧成,必须寻找在同一制度下烧成的釉里红配方和青花配方。即使在现代的九十年代,用柴窑烧制青花釉里红瓷,仍然需要熟练的烧窑师傅才能掌握窑炉气氛,且不能大量生产。而用现代测试手段,用煤气烧制青花釉里红瓷,也是在九十年代经过专家科研课题组才完成的项目,且只能小批量生产。

  从元釉里红呈色上看主要色调是红偏紫,黑色,鲜红者稀 少,后者一般为过烧产品因为当时烧成温度偏低,通长在一干二百五十度以下,根据烧炼温度与铜红色原理,元釉里红可见铜绿斑点,元釉里红由于当时烧炼技术,还原气氛的掌握程度,呈色常出现发黑晕散,非常典型表现出元釉里红这特点。当青花瓷遇上釉里红,美出新高度,然而古人就是那么创新,釉里红烧制已这么难了,还非要跟青花结合在一起。

  釉里红瓷器的烧制困难,再加上它的一个手工绘画装饰方法极度复杂,相传在洪武时期,烧制不合格的釉里红瓷器都是就地解决,流传到现在,价值这么高也不足为奇了。

  据《宋史》记载,我国在宋代已有“紫花坐墩(即釉里红)的生产,但未见有宋代釉里红产品出土或传世,就连元代的釉里红也十分罕见。青花瓷起源于唐代,釉里红瓷起源于元代,两者组合为青花釉里红瓷是元代:根据已发现的文物资料,江西省“至元戊寅”款青花釉里红器(公元1338年),既是釉里红器有明确纪年的瓷器,又是青花釉里红器起源的物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