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千年传统村落——郑魏村

正如人不甘寂寞一样,郑魏村随着盘山公路的开通,这个在深山老林里沉睡了数百年的村落,被都市人彻底打破了宁静而渐渐苏醒,其颜值也陡然飙升。庚子年初冬的清晨,太阳还笼罩在缥缈的轻纱里,笔者便信心满满地随朋友一同前往郑魏村去一睹千年传统古村落的尊容。

郑魏村位于建瓯市迪口镇南,距集镇区十多公里。我们沿着吉溪边上的公路前行了一段里程后,两座“藏于山野,然历沧桑而不败,瞻风华而仍存。”的仙恩桥、德胜桥南北横跨山涧,她们如姊妹般默默地候着来往行人,“虽无雕栏玉砌之华,却有重甍飞檐之势。”那仙恩桥长四十多米,宽约四米;德胜桥长三十多米,宽约四米。两桥均以石为基,以木为桥为廊,以瓦为盖,两侧还设档雨板和栏椅,与崇山峻岭的大自然和谐相处。她们在高山峡谷中“仰挽高天流云,俯视溪涧清波。睨霁月而凝冷,吐烟霞而聚秀。”

向导告诉我们,德胜桥又名胜桥,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传说此桥因山界之林木引发纠纷,双方告状达五年之久,后来郑魏村得胜,故名德胜桥。仙恩桥又名马桥,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登上廊桥,顿觉山水苍茫,天地高远。漫步廊桥,听到嘎吱木板声,看到凹陷足迹痕,无不浮想联翩:在那沧桑的岁月里,这嘎吱声,定然有诸多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故事淹没在这溪流之上;这足迹痕,定然是数百年岁月漫灭了无数艰难竭蹶含辛茹苦的黎民百姓足印。廊桥,又称厝桥、屋桥、风雨桥,是桥梁和廊、屋、亭的巧妙结合。大山深处的廊桥是山野里的一道风景,正如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所说:“闽中桥梁,最为巨丽,桥上建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迪口地处崇山野岭,山高谷深,溪流密布,峡谷众多,木材丰富,因此,多产廊桥。据考证,建瓯清代有廊桥500多座,民国初年仍有200多座。随着岁月和时代的变迁,如今,廊桥已所剩无几。迪口镇是建瓯目前保存最多最好廊桥的乡镇,9座古廊桥中,值庆桥是近年发现的我国现存有确切纪年最早的木伸臂廊桥,比全国木拱廊桥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庆元如龙桥,还早135年。

过了廊桥,沿着山脊山谷“W”形辟出的公路向上盘旋。因为游客众多,数十部车辆早已占据了村口的路段,我们的车子只好直奔郑魏村的后山之顶。站在村庄后山公路上俯视村庄,村庄沿北山而建,卧靠在“u”形山坳里,村庄脚下仍是绕山溪流,村庄两边古木参天修竹猗猗。民居沿地势阶梯向上层层垒筑,既重重叠叠又层次分明。拾阶向下进入村中,巷缀小弄,小弄弯弯;石板巷道,青石光滑鲜亮;土墙斑驳,庭院深深;古屋质朴,古庙生香。曲径蜿蜒仿佛血脉一般,将村中众多老屋缀成一体。就风水学而言,整个村庄与地形地貌呈现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看到这里,不得不让人钦佩郑魏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智慧。走到郑氏祠堂前,看了《郑族开基源流》一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郑氏先人谙悉堪舆阴阳八卦之术,对地脉、山形、水流及坐向等一系列相地之术颇为精晓。

来到村口眺望远方,村庄对岸两山巍峨,两峰之间开阔平坦,雄峰上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与袅袅炊烟从相对开阔的谷底冉冉升起,蒸腾多姿幻化无定。也许是清晨的缘故,我们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旷处,窥见乍现即隐的景观。但也能给人“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的奢念。村前的吉溪更像是大地的母亲慈爱地拥抱着村庄,村庄又像儿子依偎在母亲的臂弯,这山形水势自然藏风聚气人脉兴盛。

在一间小店前品茶聊天时,村民告诉我,郑魏村现保存有形制完整的民居院落30余座,大小宗祠5处,社庙4处,古桥2座,古戏台1处。古戏台也称福善庵,位于村庄中心,以戏台为轴心,三向为马蹄形的回廊与厢房,廊柱横桁雕龙刻凤;廊板檐披描花绘鸟。这古戏院,可以说是郑魏村古建筑的一大亮点。她坐南朝北,总面阔约21米,进深约35米,面积近730平方米。沿着中轴线数来,有戏台、天井、大殿、神龛。戏台单檐歇山,面阔三间,进深两柱,正中有一插屏。戏台上方为八角藻井,绘有阴阳太极八卦图。插屏后两侧为更衣室。天井两侧为走廊,走廊上建有钟楼与鼓楼,重檐歇山顶,饰有彩图。福善庵修建于数百年前,面积达1018平方米,2017年修缮后仍古韵尤存。位于村庄西北侧还有郑氏宗祠。郑氏祠堂白墙灰瓦,简朴大气,边上旧墙角下,花木掩映下有一口古井。祠堂门前是布满青苔与落叶的鹅卵石古道,进门后,过一小天井,则是一个阔达30余米的大厅。

游走郑魏村,向导边走边介绍,往事历历在目。然而,要穿越时空,感知千年往事,全面破解郑魏村那段已被时光涤荡得相当模糊的历史,依然迷雾重重。除了村落建筑集宋元明清四朝建筑风格于一体外,历经数百年烟火风韵犹存,可谓是海纳百川,有着极好的和谐包容性。此外,就地域信仰而言,郑魏村供奉诸神、大奶、仙姑,不分你我,相安共存。土祖庙,补库法会,梵音徐徐,香烟袅袅。斋婆、斋公祭祀活跃。乡村妇女四十五岁就“上庙”,举行皈依仪式。他们不属佛教皈依弟子,不穿大袍。给人的感觉是佛教、道教互不排斥,共存共荣,有着极好的和谐共处性。这也许在他们看来神佛是一家,实用就好,信众只求消灾保平安,哪管他是神还是佛!就地域文化而言,郑魏村戏曲文化活跃,戏班演员越剧、赣剧都唱。依我猜测,这也许是她们深居偏僻山野,远离都市,来者不拒兼收并蓄,有娱有乐则行。当然,这也正好体现了郑魏村人高度的和谐性。除了文化信仰的包容外,郑魏村也有极好的政治包容性。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曾镜冰等领导和游击队长李忠群就曾在郑魏村发动群众,开展过革命斗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来到这传统古村落,无一不想透过尘封的悠悠岁月对郑魏村的由来探一番门道。在郑氏祠堂前,《郑族开基源流》两大版面文字介绍了郑氏乃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追随王审知从河南固始县南下的郑暑的后裔,先辈中出过南宋名相郑珏。其实,郑氏家族未来之前,郑魏村原名魏村,先是魏姓人居住之地。在魏、郑两氏未居之前,就有张氏捷足先登。由此,可以推断,郑魏村最早的肇基者应该是张氏。有福善庵为证,因为郑魏村的福善庵乃张福善所建。据《张谨公世系总谱》记载:“闽七世张琼公,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尊族命前往小桥王栋窠守墓(笔者注:据《政和县志》记载,张谨因在政和铁山抗击黄巢军牺牲,朝庭加封张谨为“昭烈”,追封“英节侯”,赐“金头银项三十六葬”。建瓯水源乡亦有墓葬)而徙居建安县昼锦乡南才里下堡村(今建瓯小桥镇霞抱村)为霞抱开祖。妣氏,子三:汝蛟、汝皓、汝乐。长蛟,字致中,迁秦溪小吉。”(笔者注:张琼爷爷张廷茂乃茶神张廷晖之三弟,张琼后代在小桥、玉山和迪口一带繁衍人数已达1.5万)由此推断,众说郑魏村有一千二百年历史与史实不符。即便按公元1008张琼后人迁迪口秦溪时立马又迁郑魏村算起,郑魏村历史也只有1012年,哪来一千二百年之说?

既然张氏乃郑魏村肇基者,又何以称郑魏?据《郑氏族谱》记载:“以郑氏八五公名昊,字贞明,从龙池(今小桥阳泽)迁外里周冯(今霞庄周房)而居,后审魏村尤胜元蝉,再迁定宅。”后来,郑氏繁衍成大族。其实,据我实地考察,在农耕时代那郑魏村并非土地平旷有沃土良田之地,生存条件应该是极其恶劣的。那么,郑昊为何要迁居郑魏村呢?笔者查阅了有关小桥百官村历史,郑昊是朝奉大夫郑君锡季子,其先祖居住在建州南乡里龙池村,兄弟都是官宦人家。郑君锡任朝奉大夫(宋文散官名,正五品)他的哥哥昇、昂、晟、旻都在政府为官,郑昇、郑昂、郑晟均为迪功郎(宋代县丞和长史一类官员的副职)。官职虽比较低微,但不管怎么说,总有一官半职。唯独这位最小的儿子郑昊性格豪放,不乐仕途,喜欢结交江湖人士,追求阴阳星卜之术,毅然决然跳出世俗。郑昊在龙池看秦溪地形胜,便举家搬迁到秦溪。而后又看到魏村尤胜秦溪,再搬到魏村定居。郑魏村由此而得名。

来到郑魏村,让我们深感欣慰的是历经沧桑的传统古村落能得到完好保存下来,而且在2014年成功地被列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努力下,获得福建省2019年重点改善提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以奖代补”的资金,对郑魏村进行了保护并开通了通村公路,让古老的传统村落这一“活化石”重新“活”了起来。让更多的都市现代人留住了乡愁,护住了“根”,守住了“魂”。

0

(0)

相关推荐

  • 婺源菊径圆村,不收门票,看一眼全景却较贵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菊径村,与著名的石城景区.灵岩洞.森林公园相距不远,同属于婺源大鄣山乡. 菊径村前水后山,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四周则是群山环抱,山环水绕. 溪流从西北方向婉转而来,从村前绕过,再向北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山西省---晋中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关于梁村的历史鲜有记载.但从民间流传的谚语"先有源池梁村,后有平遥古城"及村中那需几人才能合抱的参天古槐树,不难推测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村北有一座五层六边形古砖塔,名渊公宝塔.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浙江省余姚鹿亭乡中村

      中村,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四明山东麓的余姚鹿亭乡.晓鹿大溪穿村而过,古桥戏台遥相辉映,村中房屋多为石块堆垒的传统民居,是浙东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村落布似棋盘,五横九纵,石墙黛瓦,绵延千年.中村已 ...

  • 高山水乡西浦村

    西浦村位于宁德市寿宁县东北部闽浙边界的犀溪乡,是南宋御赐状元缪蟾的故乡,历朝历代家族还涌现出一文一 武 两状元和18名进士,为全国少有,因而被称为"状元故里,进士之乡".千百年来, ...

  • 浙江发现一神秘古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还藏着一座古戏台

    王安安旅行,懂你的旅行:浙江有一座古村落:藏着世外桃源版的美景,门票免费却鲜为人知 现在的人们都喜欢前往繁华都市去讨生活,对于城市里的喧嚣与热闹,他们都已经司空见惯了,提起古村落时,总会感觉距离好像特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河北省---蔚县南留庄村

    一个村庄凝聚着一个家族的发展史,同时也铭刻着一段关南人在塞北的创业史. 在蔚县南留庄镇南留庄村,90%的村民都姓门,追根溯源,这个北方村堡的兴建和繁盛源于祖先门才兴的一场逃亡和迁徙. 史料记载,明朝永 ...

  • 中国传统村落---上丹村

    ◎    颜书明 编者按: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成立的 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进行了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评审认定,海南省7个村庄入选.分别为 :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定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 福建省—-— 宁德市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

    在仙岩玩了一下午,4点多从仙岩出发前往寿宁.阿良和吴老师父子因事先行回庆,嘿嘿一家三口直接从庆元到寿宁与伙伴们汇合,依然是17人的活动队伍.到寿宁,在寿宁宾馆住下,吃货们上街寻找吃饭的所在.原想吃海鲜 ...

  • 走进千年传统村落---郑魏村

    正如人不甘寂寞一样,郑魏村随着盘山公路的开通,这个在深山老林里沉睡了数百年的村落,被都市人彻底打破了宁静而渐渐苏醒,其颜值也陡然飙升. 庚子年初冬的清晨,太阳还笼罩在缥缈的轻纱里,笔者便信心满满地随朋 ...

  • 走进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安远县镇岗乡老围村

    全国最大的客家方形围屋--东升围全景. 在围屋前的大坪上,采茶文艺工作者向群众表演采茶戏. 东升围前的古井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百余年的沧桑巨变. "唱歌仔来唱采茶歌,东升围就像一条河,流水百年歌 ...

  • 奉化马头村,中国传统村落,古村风云

    从2012年开始,我国陆续公布了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宁波市先后有28个村庄荣登榜单. 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马头村,2016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是宁波市内28个传统村落之一. 马头村三面环山,背倚银山岗 ...

  • 中国传统村落|云善村…

    在抖音平台刷到了云善村翰林院,粉丝民俗达人很热心的告知了路线.怀揣着一种好奇,于一个夏日的早晨,我走进了云善村窑头,并发现了这里的古村落.     北宋翰林院大学士何镛,清道光乙未科进士钦点翰林院何庆 ...

  • 走进首批中国传统村落顺昌大干镇上湖村

    题图为:上湖村一角 宝山大圣庙里元代的齐天大圣.通天大圣"享坛",比清版<西游记>早了两个世纪 古道悠悠 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古廊桥,依然保存完好 因拍摄新版<西游记 ...

  • 中国传统村落——龙道村

    古村落旅行记录 龙道村位于寿城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的东面,离县城约15公里,是一座初建于宋朝,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它依岭而建,前塘后岭,很有气势,且古宅连遍,炮楼耸立,拾阶而入,如探古堡. 龙道村 ...

  • 中国传统村落—塔下村

    中国传统村落-塔下村[南行记] 塔下村,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 塔下村是典型的客家聚居地,构筑于"两山夹水.铁扇关门"山川形胜中的太极状村落格局保存完整 ...

  • 永康千年古村落雅吕村,这里的老“四合院”堪称智慧的结晶

    永康有一座千年古村落叫雅吕,走在雅吕村里,仰望着披带历史风霜的瓦当,听得见岁月回响的巷道,摸得到凝聚着世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老房,这里的一点一滴承都载着历史和文化. 村里两旁古树掩映,穿村而过的磻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