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济南家家泉水 第B05版:博阅·文史 20210810期 济南日报

古诗里的济南家家泉水

  

□侯环侯林
  天下的美好享受有很多。
  笔者认为,作为济南人,徜徉在“家家泉水”的意境之中,算得上人生美好的享受之一。
  100年前一个红叶遍山、黄花吐艳的晚秋时节,一个名叫“老残”的郎中,背个箱笼,摇个串铃,风尘仆仆从高青来到济南,一心想到济南府看看大明湖的风景。这老残,“进得城来,但见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
  这是晚清作家刘鹗在他的小说《老残游记》中的一段描写。每一个济南人、每一位读者都会记住这段文字中对济南八个字的传神写照: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因为,再也没有别的文字能比这八个字的描摹更为真切、更为到位的了。
  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看济南的泉水之美,通过挖掘古代诗歌里对于济南“家家泉水”的精彩描绘,来展示济南泉水的迷人魅力。
  这诗歌的意象,显然比小说(或者散文)更加灵动而惊艳。
百道泉香镜里行—家门溪河
  首先来看那些穿街走巷、越垣绕舍,甚至爬阶过廊的溪河吧。是它们,构成了济南泉水的绮丽画框与根根血脉。
  整个的街巷都泡在清凌凌的泉水之中,这样的状况所在多有。当年,东流水街的大名叫做船巷,那是没有船不能通过的;繁华的芙蓉街上,街中央便是由芙蓉泉水造就的梯云溪。此外,至今犹存的尚有:趵突泉水北流的泺水,珍珠泉水等涌流而出的曲水亭街,王府池子北流而成的起凤桥溪流……
  最令济南人称道不已的还有飞泉注河。烟柳绕碧的护城河,正正方方地绕了济南老城一个圈,沿岸几十个清泉向河里倾喷玉液,它应该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泉水护城河了。
  下面让我们进入古诗之中的描绘。
  明代济南府名士王象春有《北溪》诗:
  一曲溪流一板桥,浣衣石面汲泉瓢。
  家家屋后停针女,树底横舟手自摇。
  在诗后的笺注中,王象春说:
  “北地妇女见舟不知名,呼为漂屋。惟济城之中横溪,溪上架桥,桥下维舟,家家屋后,具有乐地,虽稚子妇女,有操舟之能,殊诧见哉。”
  就是这样的一座水城,泉流密布,港汊交错。在明代,济南人便有着如同江南人一般的技能——划船,而且,老少妇女皆能。“漂屋”,一个好是形象、好是传神的名字。
  清初,王象春之族孙、身兼高官与诗坛领袖的王士禛有《初春济南作追录顺治乙未旧作》: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清代乾嘉年间,长年寓居趵突泉边的江苏昆山籍诗人孙兆溎写有《济南竹枝词》:
  多少名泉散四隅,迂回络绎赴明湖。
  阿侬最喜长流水,流到门前洗绿襦。
  诗后有注云:“城中多二尺许水沟,通城旋绕,清泉汩汩,长流不止,每从民居中流出。”
  他说,济南有数不尽的名泉,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四隅,迂回络绎地流向大明湖中,溪边的洗衣女最爱这不息的流水,在自家门前就可以洗涤自己美丽的长裙。
  济南人爱说刘鹗,因为他首先使用“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来说济南,其实早已经有过与此类似的提法。如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进士、出任山东宁海知州的诗人成永健所作《济南城北泛舟因思摩诘“城上青山东家流水”之句,漫成一绝》:
  家家流水都连屋,面面烟峦即是屏。
  偶向城边呼艇子,萍芦三月满湖青。
  “家家流水”,与“家家泉水”,乃是大致相同的说法,不过比刘鹗却早了200年。
轻一点儿,小心踩出泉来—街巷看泉
  济南的泉水,更多的还是隐藏在街巷的深处,特别是一些传统民居和老百姓的庭院里。
  王府池子,又名“濯缨湖”。当年曾是临近的德王府的一部分,清代废除王府改建山东巡抚衙门时,又将它划出院墙之外,于是,它便彻底平民化了。
  孔子七十一代孙、清代曲阜作家孔昭虔有《明湖棹歌词》专咏此泉:
  水西桥外濯缨泉,日暖清秋放鸭天。
  薄暮采莲人不见,轻风吹转渡头船。
  雍正年间济宁州知州王尔鉴有《王府池垂钓》诗:
  高下楼台镜里看,波光摇漾水云宽。
  客中傍午浑无事,绿柳新蒲一钓竿。
  王府池子因为是街泉,其沿岸全是居民,房舍特别是较高的楼台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波光摇曳,美不胜收。尤其出奇的,是王府池子作为街上泉,真正成了老百姓自己的泉,人们可以在绿树之下扬竿垂钓,连诗人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正是济南街巷之独特一景。
  清前期济南文士朱缃有诗《闲居杂咏》:
  经岁幽居卜地偏,济南春好足名泉。
  行吟一片空青里,串串珍珠迸地圆。
  差不多同时,又有诗人兼收藏家宋至《济南杂诗》:
  小春十月嫩寒天,结伴幽寻笑拍肩。
  最爱齐州好风景,满城山色漾流泉。
  两首诗写的都是济南的街泉,其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不是孤立地写泉,而是将泉与周围景致,与济南的湖光山色融合在一起加以描述,其真实性与感染力得以极大增强。
  济南街巷看泉最美的区域,除了王府池子、曲水亭一带,当属护城河一带。
  道光年间,济南诗人乔岳移居黑虎泉畔,欣然作《南郭新居二首》:
  颇有岩阿趣,蜗居复近城。
  半村皆树影,十步一泉声。
  骚酒过他日,清凉快此生。
  素心人未远,昕夕看云横。
  新居何所有,门外即林丘。
  碧涌诸泉水,红深三角楼。
  浮云隔城市,里俗近田畴。
  差慰生平愿,无劳著屐游。
  此一区域东起解放阁,西近西门桥,在东西延展不足700米的护城河两岸及河道之中,竟然出现了黑虎泉、南珍珠泉、琵琶泉、白石泉、九女泉、玛瑙泉等十四名泉,形成了烟柳绕碧、飞泉注河的独特景观。现在想来,旧时济南的街泉其实势力庞大,单是以泉名命名的街道便举不胜举,如马跑泉街、饮虎池街、江家池街、平泉胡同、珍池街、濂泉胡同、涌泉胡同、王府池子街、舜井街、显明池街、东流水街等等,后来公园(如趵突泉、五龙潭等)中的许多泉,其实在建设公园之前,大都是街泉或居家之泉。
家家流水绕庭阶—家泉索隐
  在济南旧城区,许许多多个居民院里都有泉,不过,许多居民不叫它们泉,而是叫做“井”。
  泉井不同于“井”,泉井是活水(济南人称普通井水为“懒水”),水极清,水深数米,清可见底。泉动,珍珠般的水泡不断上冒,水极旺极旺。到了盛夏,汩汩的泉水眼看就会漫上井口来。
  自古以来,济南人拥泉而居,依泉造园。济南人家家有上好的泉水,煮茶品茗是济南人的最爱。清乾隆、嘉庆年间,寓居济南的高密诗人王烻便展示了人们汲泉烹茶的情景:
  晓汲新泉水,风炉帘外支。
  独从无味处,有得未尝时。
  竹几列瓯静,松茶添火迟。
  偶来分一碗,清冷入心脾。
  刘鹗在《老残游记》里,曾经生动地写下千佛山在大明湖铁公祠一带的美丽倒影。而据文献,在大明湖其他位置,比如汇泉寺之汇泉,亦曾有佛山倒影。
  如果要问,在济南老百姓家的泉里,可能见到佛山倒影否?
  回答是肯定的。
  这有清代济南诗人王德容的诗《春日斋居杂咏》可以为证。
  水底鹊华影倒悬,银塘似镜静沦涟。
  佛山亦是吾家客,隔郭常来茅舍间。
  诗人说,自己在斋居的家里,就能看到鹊华二山的倒影,而千佛山也是我家的常客呢,常常隔着城郭来到我的茅舍与我会面。诗人用亲切诙谐的语言,写出家中泉水的佛山倒影,堪称妙绝。
  济南是一座园林城市,其鲜明特征有二,一是“城即园林”(学者王育济先生语),即济南整座城市便是一座大的园林;二是济南历史上拥有园林之众多,笔者曾撰《济南园林六十家》以记其盛。六十家中,泉水园林几近二分之一。
  荦荦大者有:
  依趵突泉所建有宋代刘诏之槛泉亭;依金线泉所建园亭,则有宋代李清照故居,明代谷继宗亭,清初钟性朴桷园,清代朱纬、朱令昭父子之梦村、冰壑别墅,蒋因培之蒋园(一名燕园),徐宗干之徐园等;依无忧泉所建有元代御史韩云卿之江山胜概楼;依洗砚泉所建,有元代赵孟頫之别业,清初孙光祀孙氏别墅;依江家池所建有明代江濬的别墅;依望水泉而建的别墅园林,有明代殷士儋通乐园(一名川上精舍),清代王苹之二十四泉草堂;依古温泉所建有清代的张氏漪园;依贤清泉而建有贤清园(曾数易园主,先后以逯氏逯园、罗氏罗园、周氏朗园称之);濯缨湖上,有清初韩天章之灰泉别业,乾隆年朱岷之枣香居;泺水之上,有清代任弘远父子的泺源楼与望山亭;五龙潭上,有清代文人张廷叙之德馨书屋,桂馥等人所建之潭西精舍;依南护城河诸泉所建园林,清后期便有冯氏拙园、乔岳南郭新居、陈霖与唐尧卿(借寓)品泉山房、杜云竹园、缪润绂潜园(一名缪家花园)等;另外,清代道光年间,濒临趵突泉、金线泉的有郭园、刘氏园等。
阶下淙淙环珮声—院落泉韵
  其一:旅社
  历史上,济南的旅社及行馆之类,因得泉水之盛而深受旅客及官员喜爱,此在古诗中亦颇不鲜见。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廷命官张英来到济南,住进一家泉流涓涓的旅社,泉水是从珍珠泉而来,欣喜之下,作《济南旅舍流水自珍珠泉来》:
  不系扁舟与钓纶,泠泠终日伴松筠。
  自从流出清溪口,纵泛桃花也是尘。
  雍正年间,直隶文安著名诗人纪迈宜时常来济,住进济南的旅社,更是深有所感。
  纪迈宜的诗名《济南旅社》:
  阶下淙淙环珮声,隔溪荷送远香清。
  谁知旅馆推窗望,无限江南水阁情。
  纪迈宜说,听着院里淙淙的泉水之声,闻着荷花送来的阵阵清香,已经让我十分陶醉了。谁知道,推开旅社的窗向外一望,呵,完全是一派江南水乡的情景。
  可惜,上述的旅社都未署名称与地址,惟有嘉庆年间的高官黄钺,详细注明了他是住在芙蓉街上的“行馆”之中。
  黄钺的诗《济南行馆(馆在府西芙蓉街,屋后即濯缨湖明德藩故邸也)》:
  小住芙蓉馆,行歌杨柳亭。
  感秋身易病,谢客户深扃。
  斗室蛩吟壁,方池笙沸瓶(济南随地皆泉,按志北珍珠泉即在此)。
  惜无台榭望,不见鹊华青。
  在昔藩王宅,名湖占濯缨。
  白云楼外起,佳月镜中明(旧有白云、玩月二亭)。
  芳草怀朱履,茅檐换碧甍。
  我来成信宿,惟挹此泉清。
  行馆,旧时官员出行在外的临时居所。由诗中我们得知,济南行馆的名称叫芙蓉馆,显然因其在芙蓉街上。在此风景名胜之处,难怪见多识广的黄钺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你看他在这烟柳亭边,赋诗咏歌;见到院内的芳草、鲜花,他便想像着昔日德王府“朱履”“碧甍”的豪华风貌,倾听着王府池子如同“笙沸”的动听泉声,他忍不住下阶汲取清澈的泉水……
  其二:官署
  没有比济南的官署再阔绰再灵动的。简言之,它们都是一处处的水景园,一处处景致优雅的泉水园林。
  珍珠泉大院即清代巡抚署,明代德王府时期,大院内名泉有20多处;清代,大院面积缩小,但名泉依然有十余处之多。
  山东巡抚杨锡绂作有《小趵突廊堂两旁各一》:
  天下名泉第一区,小分趵突此为殊。
  不须幽涧还操缦,饱听潺湲是座隅。
  真的堪称奇观,泉眼在院落,并且比院落更近了一层,是办公座椅的两侧。于公事之隙便可以“饱听潺湲”,这便是“天下泉城”,这便是我们家乡曾经的泉水风貌呀!
  其他如山东盐运署、山东学院署、济南贡院等,不惟名泉淙淙,且本身便有八景乃至十景之目。如山东学署自清代乾隆年间,便形成了四照晴岚、钟楼雪霁、湛然秋声、红栏活水、瑶除石芝、虚舫谈经、平桥待月、海棠春雨等八景。
  其三:学校、书院
  济南府学文庙有内外泮池与玉带河。
  很少有人知晓,自明代开始,府学文庙之泮池及玉带河,便已是三水潆洄,亮丽耀眼。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时任济南知府的司马泰引源头活水以兴科考之“风水”,在府学之南开凿梯云溪,分别自南边之芙蓉泉与东南之濯缨湖引来二泉之水。明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又将大明湖水引入学宫。
  二泉(芙蓉泉、濯缨湖)一湖(大明湖),三水交汇。美得不能再美了。
  济南的众多书院,亦大多依泉而建。明清以来,有依趵突泉而建的历山书院、白雪书院;有依望水泉而建的川上精舍;金线泉畔,明代按察副使陈九畴在此建金线泉社;清同治八年(1869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又在此处建立起赫赫有名的尚志书院即金泉精舍。
  清嘉庆九年(1804年),山东巡抚铁保一声令下,割山东布政司署黄金地段而建的济南书院,有着楼榭柳荷、细泉好竹的景致风物,其中有雪泉、名士泉等,是一处清泉绕阶的优雅黉舍。
  而居于城市中心的山东级别最高的泺源书院,人们以前是不知道其中有众多泉池的,直至光绪间泺源书院山长缪荃孙《泺源小志》一书的发现,人们才蓦然发现,泺源书院的泉水,最盛时达四处之多,分别是:华池、芙蓉池、苇荡和燕来泉。
  清代,泺源书院山长马履泰写有《泺源书院五咏》,其一《华池》:
  我家住江乡,烟水为四邻。
  出门那得尔,一泓亦可人。
  飞来双翠碧,辱有平生亲。
  一言幸听取,勿衔池中鳞。
  马履泰说,我家在美丽江南的杭州,四邻一片烟水苍茫。离开家乡哪里还有这样的美景呀?可是却在泺源书院出现了,那门口的一泓碧波实在让人爱恋不尽呀!
  诗作的华彩之笔在后四句,诗人巧妙地宕开一笔,说:这时呀,天空中飞来一双美丽的翠鸟,那是我平生最喜爱的尤物哟,不过,我想告诉亲爱的鸟们,可千万不要叼走我华池的红鳞鱼啊!
  无限情趣,无限爱恋,尽在不言之中。
  其四:郊区农家
  明清时代,即便在郊区,人们亦不减泉水雅兴。
  描绘济南郊野农家汲泉烹茶,种秫灌园之乐的诗作不胜枚举。
  清初济南府淄川县人王樛有《重午前一日行次柳行村,渴甚,小憩村旁蔬圃中,茂树招凉,小亭来风,汲泉瀹茗,聊设枕簟,因题二绝句壁上》:
  笋舆常扑庾公尘,触热还为褦襶身。
  独酌寒泉寻午梦,总输画圃灌园人。
  端午时节,天气已经有些闷热了,诗人兴至济南郊区柳行村,颇为口渴,于是索性在柳行村边铺好枕席,汲来泉水煮茶,小憩入梦,真是神仙一样的生活,但是比起蔬圃中的灌园人,还是不如,是的,他们每天都在这郊野清泉的美景中,岂不让人羡慕。
  清代济南人杨恩祺有《觅饮田家赠主人》:
  细柳参差间杏花,数椽茅屋野人家。
  山翁爱客不辞懒,自汲春泉为煮茶。
  杏花开放的春日时分,山野田间,主人亲自汲泉水煮茶招待客人,这是对客人最真挚最盛情的款待。在此细柳轻拂、杏花飘香的清新田园,诗人的愉悦心情可想而知。
济南泉水的“神镜”说
  诗歌中写济南的家家泉水,有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镜。
  济南泉在诗歌中的意象,是一个纯粹审美的令人陶醉的艺术境界,她是济南泉水所建构的独树一帜的水城镜像之曼妙折光,她是济南城市至为珍贵的精神资源与文化遗产。
  看看趵突泉的镜像描绘:
  “安得无尘袖中手,为余摩抚镜平开。”(元)滕安上《趵突泉》
  “一镜天光澹欲无,忽惊平地涌冰壶。”(明)陈凤梧《观趵突泉,次赵松雪韵》(二首之一)
  “万里秋阳摇匹练,一轮天镜漾明湖。”(清)李复泰《咏趵突泉》
  “练卷飞涛喧霹雳,池涵明镜入楼台。”(清)梁允植《趵突泉》
  再看北珍珠泉:
  “本支流不尽,千古镜带圆。”(明)李先芳《奉使德藩召燕渊澄阁观珍珠泉作》
  “院西数亩一镜开,万斛珍珠跳水面。”(清)岳梦渊《珍珠泉歌》
  曾巩写金线泉,最为绝妙的便是抓取了月夜里弯月白云在明镜般的金线池中的美丽倒影,所谓“云依美藻争成缕,月照灵漪巧上弦”,令人沉醉不已。而王士禛吟诵杜康泉的“杜康泉上水如镜,红斾碧窗相照映”,早已成为济南家喻户晓的名句。
  济南最大的明镜,要数大明湖。早在元代,大明湖就被人们誉为“神镜”了。
  元代文学家张养浩诗云:“影倒冯夷宫,锦乱天孙裳。明湖一神镜,照万无留良。”(《登会波楼》)大明湖如同一面神镜,将美丽的世间万物全部囊括收容进来,没有丝毫的遗漏与闪失。
  那一面面的明镜、神镜,是上天对于济南的最大恩赐。
  擦亮那一面面的明镜、神镜,是无分时代、无分人群的济南人永恒的责任与义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