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 | 书法应该真的作为全民族的大事!(海量作品欣赏)

一、我们现在的学习的条件是古人不可比的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我们的前人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就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历史一下子变成横向的了。我们可借鉴,可遵循的极其复杂。但横向了以后,我们的选择就非常多样化。过去到县里面走个几天的路去拜个老师,我们只是一对一。
古代哪怕是在宫廷里面,我们看到的东西也很有限。在那个时代,你要说外面一个省里收藏有一样好东西,你还要走个把月的路,就是骑马奔也要奔几个星期才能到那儿去看到这样一个东西。所以它这个接触面和信息量是非常窄的,学习永远只可能是一两代的师承关系,它不可能越过几代人去学习。
我们现在可以直接跨到秦代,直接跨到宋代,直接跨到明代去看。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学习的条件,是古人不可比的。古人不可能像我们有这样的信息量,能像我们这样看到历史的任何阶段的东西,而且都是国宝。你要知道很多博物院的这些国宝,是过去老百姓看不到的。我们现在每一个普通百姓都能看到国宝级的东西,不出家门在网上都能看到高清晰度的。
我们现在的这个状态,是让所有古人看到要惊叹不已的,他们怎么能想到我们这代人能够这么轻而易举地看到这么好的东西啊?他们放在宫里藏之、宝之、密之都是密不示人,现在你看每个人都能看到。
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人不专心了,选择面儿一大就眼花缭乱了,就没有专注,也不容易专注。我现在始终认为,现在每一个书家面临的不是知识面儿的问题,现在真正需要大家做的就是一个选择和专注,因为书法这个东西太需要你闷个头的大量付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书写,那就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耐心,需要一个持之以恒,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付出。我写了五十几年了,大家对我认可,我也觉得有它的必然性,因为这个时间太长了。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年轻人来讲,20岁的年轻人还要付出几十年的努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想很多人不会愿意干这样的事,因为这个时间他可以干别的事啊。
二、在以前是没有帖学和碑学这个概念的
帖学的概念它是相对于碑学来说的,我们现在对于帖学的概念主要是讲法帖,帖学的概念一直到明代中期才有,当时兴碑了以后才有帖学这个概念。
在以前是没有帖学和碑学这个概念的。中国就算它两三千年书法史的话,应该讲前面都是帖学的一个铺垫。一直到明代中期以后才有碑学概念,才有帖学一说。实际上帖学的概念,对我来说就是毛笔的真迹。就是毛笔落在纸上,落在竹简上,落在载体上的一个真实的墨迹,就是第一时间形成的墨迹,我们都可以把它称作“帖”。
那你经过雕刻、经过拓以后,不能严格的叫帖学。但是我们现在比如说《圣教序》是刻在碑上的,对吧?我们也把它作为帖学范围,因为它是法帖,它是严格地按照帖刻下来的,而且损伤并不大。你像有些比如说《瘗鹤铭》,按道理它也是根据毛笔写下来的,但是它经过风吹雨蚀,在江底的浸泡,《瘗鹤铭》已经很模糊了,我们就很难说它是很严谨的法帖了,所以这个是区别很大的。
那么我呢,非常看中书法中毛笔笔墨在载体上的必然效果。因为我们在书写的时候,肯定是以我的感受,以给我第一效果为最直接的感受。所以我为什么喜欢帖学,也是这个道理。你说甲骨文,它就是用毛笔、用朱砂写在龟甲上面的,然后再去刻,在地底下埋个几千年,再把它刨出来,再把它拓出来。那个尖尖细细的,都不是它的自然状态,是刻出来的。
但是我们甲骨文也出土了一些就没有刻过,全是毛笔写的,和它这个状态是不一样的。当时写在上面是什么样,我在临摹的时候就是临摹它第一时间的必然效果。我不可能临它刀刻过的,如果那样的话,我再刻那才叫临,是不是?真正的甲骨文的临法,先用毛笔写,写了以后再去刻,刻了以后再埋到地底下,埋很长很长时间,再拿出来以后风化,然后再拓出来。这才叫做真正有过程地临摹或是复制。
我现在讲的这个法帖临摹,我特别在意它第一时间的效果,就是它还没有刻的时候,这才是我毛笔书写的第一效果,我就特别看中这个。是我们学习古人,学习用毛笔书写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学习渠道最畅通的,最不会指鹿为马的途径。
启功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一生嗜笔不嗜刀。他说他就是学习毛笔的,他就是嗜帖嘛,他就觉得刻过的东西当然有它特别的效果,但已经不是毛笔最直接的反映。所以你真的要用毛笔去练习、去临摹的话,你应该体验它的心路,体验它对毛笔的感觉和在纸上的必然效果,你就看它最直接的东西。我们篆刻的话,它不可能用毛笔,它肯定是用刀去刻了,它直接的效果也不一样。而且我们现在对碑学的看法,实际上是相对于几千年发展下来而言,是这个毛笔的书写方法的一种对应。它是一种雕琢性的,是一种可以复制性的,几次再创造性的。用毛笔书写碑的几次再创造的效果,就会带来很多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再创造。
这个意义和直接临帖的意义,是不太一样的,应该有很多现代意识在里面的,再创造的意识在里面的。当时临的时候,就有再创造。因为当年兴碑的年代,应该是明末清初这个历史阶段,整个在文化上都是在创新,都是在突破,都是在一种颠覆的萌芽状态当中。
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我想从任何一个历史时空角度都可以切入。没有说你只能学帖学,不能学碑学。现在历史变成一个横向的发展。我们一点击可以知道世界各地横向的此时此刻的任何一件事情。但是古老的历史要一天一天过去的,所以我们现在的这个历史观,已经不是纵向的了,是横向的。
所以我们此时此刻在做的事情,随时可和世界各地的事情相比较。那么我们的选择,不仅仅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根据我们前一代对书法的看法,而是面对此时此刻的世界各地,面对全世界对中国汉字文化的看法。
我们现在的选择要丰富得多,而且我们的观念必须是横向的。纵向的概念是古人和历史都提供给我们了,两千年前的《诗经》上古人就讲了“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他们都讲我们与古同行,必将会有新的东西产生,“与古为新”嘛,那现在我们更是这样。也就是《兰亭序》中早就说过的名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三、在书法上超越古人是一个伪命题
在书法上我们能否超越古人?我觉得这是不可比的,这是一个伪命题。比如说古人当时没有飞机,我们现在有飞机了,我们是超越古人了,能比吗?古人当时没有现代科学。
全体古人中的精英,都是以文为尚的,“文”中间以书法为尚的,所有的精英都喜好书法这个事情。我们现在有很多精英分出去干其他的事,都不再搞书法了、不再写字了,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写了,那么从量、从质和从这个社会的背景都不可比了,我们非要用“超越”来比,这个“超越”好孱弱和单薄。我觉得不要去这样想“超越”,古人都没有讲,“与古为新”就是说你觉得那个好你就去做,你的目的不要把它放在我要超越什么。
你在对一个东西顶礼膜拜的时候,你心里想的不是超越,想的是我崇拜它,我要把它写好,我要跟它写得很像,我就很荣幸,要有这样的心理,而不是你去跨越它,跨越是自然的。
你真正入进去了,你跟古人不可能完全一样的,这就是你的新,你创新的新。我们的结果,实际上的客观效果一定是创新的,像历代文人都崇拜王羲之、都在写王羲之,哪一个人跟王羲之一模一样?哪一个人说他是超越王羲之?我们现在看谁超越王羲之了,那是后人说而已。像王铎他当时应该是一个狂人,对吧?但是他说什么?他说我每隔三日必临王羲之,这是一个什么心态?他肯定是创新了的大家,但是他说他每隔三日必临王羲之。我觉得临摹古人、崇拜古人和你创新不矛盾,跟你超越也不矛盾,我们非要把它对立起来放在一起论述,在其中纠结,是在浪费时间。
四、书法应该真的作为全民族的大事
中国书法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标志和精髓,是我们中华民族还在引以为自豪的汉字,书法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的事情,它应该真的作为全民族的大事。“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从写好中国字做起。现在应该提倡每个中国人以能写好中国字为荣,以写不好中国字为耻。比如说大学的学习、公务员的考核包括小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要以你能写好汉字,把它作为一个考核标准、一个理由、一个社会的对于美德和知识的评判标准,这样我们写好中国字才有一片很好的书法土壤,对吧?
我现在真正想干的事吧,就是我想用我的实践,50多年的实践来告诉人、来启发人、来引导人,引导中国人对中国汉字书写的重视。要让大家知道中国汉字的美、中国汉字给人的魅力,中国汉字在中国文化复兴当中的重要作用和写好中国字对长中国人志气,以中国人为自豪的一个理由。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孙晓云

孙晓云,女,汉族,1955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书协第七届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唐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32x22cm  2016年

西晋 陆机《文赋》句 32x22cm 2016年

南朝 刘勰《文心雕龙》句 32x22cm  2016年

东汉 王充句  32x22cm  2016年

南北朝 庾信《徵调曲》句32x22cm  2016年

唐 卢延让《苦吟》32x22cm 2016年

唐 贾岛《题诗后》32x22cm  2016年

唐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32x22cm 2016年

毛泽东《沁园春 雪》397X123cm  2014年

毛泽东《清平乐 六盘山》96x177cm  2016年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80x97cm  2009年

罗大经《鹤林玉露》48x150cm  2016年

陆游《古琴 名帖》联 22x68cm  2016年

吴昌硕《刊石 行歌》联 54x158cm  2015年

《凭栏 倚石》 45x176cmx2  2016年

《松摇 竹撼》33x134cmx2  2016年

《沧海日 南华经》 35x138cmx2  2014年

李白《草书歌》103x31cm  2016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54x48cm  2016年

《千字文》 438x40cm  2015年

《丙申春月纪事 江苏凤凰》39x28cm  2016年

《丙申春月纪事 赴台湾》39x28cm  2016年

《丙申春月纪事 吾拙作》39x28cm  2016年

《丙申春月纪事 丙申春节》39x28cm  2016年

《小雪》17x27cm  2016年

《九月》17x27cm  2016年

《小团子》17x27cm  2016年

《老父》 17x27cm  2016年

杜甫《秋兴八首》之二

杜甫《秋兴八首》之八

杜甫《渼陂行》 27x27cm  2015年

清珙《闲咏》 67x34cm  2015年

陈与义《雨晴》 70x137cm  2015年

刘因《山家》70x137cm  2014年

《大学》之一  38x27cm  2014年

《中庸》之一  38x27cm  2014年

《论语》(节选)30x27cm 2016年

老子《道德经》(节选)1000x27cm  2010年

《明代》 18x27cm  2016年

《三十年前》 18x27cm   2016年

《南史》 18x27cm  2016年

《孟子》 18x27cm  2016年

《古诗四首》68x68.5cm  2013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3x45cm  2016年

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 19x28cm  2014年

《桃花扇》 34x33cmx12  2016年

《易安居士词钞》368x20cm  2016年

关注“翼风堂书法”,

了解更多书坛动态及书法知识!

(0)

相关推荐

  • 颜真卿法帖《颜君庙碑残阙》。颜真卿书法初...

    颜真卿法帖<颜君庙碑残阙>.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 【大愚书论】碑学与帖学

    书法中的碑学初兴于明清易代之际,士人痛思时弊与亡国之因,书法一反元明以来的姿媚平淡,提倡雄强.刚健.质朴.苍浑,明末赵崡和郭宗昌较早的在各自的金石学著作中表达出尊崇碑学的思想,认为书帖几经临摹,风神已 ...

  • 肖文飞 || 临帖就是教你“偷”东西

    一.临帖是盲目地崇拜古人吗? 二.为什么要像?怎么叫像?怎么去像? 三.主动临摹与被动临摹 四."想见古人挥运之时"及"与古人对话" 五.如何完成临摹到创作的转 ...

  • 有101个理由传承笔墨(一)—— 文化传承与发展

    继承传统,可谓手段.走传统这条路,利多弊少,因前人为我们铺就了大量基石,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古人为我们准备的现成条件.而唯在集古人智慧的基础上,去创作不负时代的作品,才是正道.大道.当然,这并非唯一之选. ...

  • 2021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李叔安

    艺术家简介 李叔安,籍贯湖南浏阳早禾田,1950年11月生于上海.七岁随父母迁居苏州至今.号仁清居士,斋名掌屋,皈依佛门, 素心简行,书法爱好者. 长期潜心临池,不慕虚名,醉心书艺.于传统经典碑帖多有 ...

  • 孟昌明先生书法新作

    ·‬蝶恋花 34x68cm 2021年 书法的气与格,最终是一个哲学和技术的双刃剑,没有气韵,则是一个干涩的技术堆砌,没有格局,就是一个缺少逻辑教养的偶然.循序渐进的悟化和临门一脚的直见性命,才是书法 ...

  • 孙晓云 | 书法应该真的作为全民族的大事!

    一.我们现在的学习的条件是古人不可比的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我们的前人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就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历史一下子变成横向的了.我们可借鉴,可遵循的极其复杂.但横向了以后,我们的选择就非常多样化. ...

  • 孙晓云办书法展啦,2018年最新书写作品欣赏!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荣宝斋.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承办的与古为新--孙晓云书法作品展 ...

  • 孙晓云书法:宽心谣

    孙晓云行书 赵朴初<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 ...

  • 书法有 法——孙晓云书法讲座

    书法有 法——孙晓云书法讲座

  • 孙晓云书法 | 经久耐看才叫好字!

    孙晓云,女,1955年8月生于南京,江苏省美术馆馆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中国文联委员,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妇 ...

  • 孙晓云: 书法超越古人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现在的学习的条件是古人不可比的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我们的前人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就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历史一下子变成横向的了.我们可借鉴,可遵循的极其复杂.但横向了以后,我们的选择就非常多样化.过去 ...

  • 中书协主席孙晓云书法是传统书法吗?解开她的书法之谜

    写在开头:书法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文化素养,提笔即可学书法,带着家人一起学书法,特别是小孩,形成家庭学习传统书法的氛围,营造书香门第之家. 我们在这里恭贺孙晓云当选中书协主席,也希望能在这 ...

  • 27年前,时任中国书协代主席沈鹏如此评价孙晓云书法

    早在27年前(1994年2月),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代主席沈鹏对孙晓云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近日,江阴"介居书院"在沈鹏先生的文章中找到了这篇评论文章,并授权"书法家园 ...

  • 27年前,时任中书协代主席沈鹏如此评价孙晓云书法!

    早在27年前(1994年2月),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代主席沈鹏对孙晓云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近日,江阴"介居书院"在沈鹏先生的文章中找到了这篇评论文章,并授权"书法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