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生死一线,青岛胡氏族人如何从德国佬手中夺回天后宫
青岛的核心在市南,这里是金融经济聚集地,西洋建筑遍地,传统中式楼阁十分罕见,其代表唯有太平路上的天后宫。天后宫,也叫妈祖庙,供奉海神林默娘,作为青岛市重要景点之一,虽然现在商业气息渐浓,然而历史上逢年过节来此祈福的老青岛甚多。
关于天后宫的来历,其实与祖辈居住于此的胡氏家族有关,上世纪初年,这里还险些毁在德国殖民者之手。
天后宫坐落胡家庄,胡氏族长担任'庙董'
时间倒退554年,至明代成化三年丁亥(1467),这座前海显赫一时的庙宇,出自胡家庄一位士绅之手。据《太清宫志》记载,'当时往来商船停泊其处,祭祷无地,乃有胡家庄胡善士捐施地皮数庙,以作庙基地,倡诸同善建筑'。由此可见,天后宫的建庙用地,来自于当时居住于此的胡家庄,也就是说,天后宫实际修造于胡家庄内。这位胡家庄善士,不仅捐献了土地,而且是这次修造庙宇的主要倡导者。
明代初年,结束了纷乱状态,中华民族归于一统。明廷加强了海上巡防,倭寇和海贼的猖獗气焰被打压下来,海上贸易重新兴盛,带来了大量的商贾财货,青岛前海码头经常有船舶停靠。渔民和商户都需要出海,建造一座海神庙祈福平安,成为当务之急。
青岛口距离最近的是胡家庄,这位胡善士便主动捐出地皮修庙,于明代成化三年落成,命名'天妃宫',作为道家庙宇,起初规模不大,史料记载,'有正殿三间,内供天后,东、西两配殿供龙王和财神,另有东、西厢房为住室'。天妃就是妈祖,也叫林默娘,往来船只和出海渔民停泊在此,到庙里祈求海神娘娘保佑平安。
作为庙宇的捐赠者和倡导者,天后宫由历代胡姓族长行使管理责任,俗称'庙董',具体负责监督庙务、日常事务和礼仪活动等,具有一定的威望和话语权。
经历两次大修,天后宫成为最热闹的所在
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天后宫诞生的二百年后,迎来了它的第一次大修扩建。当时的主持道人宿义明来自太清宫,他与时任胡氏族长发起募捐,在原先基础上增修了戏楼和钟楼等配殿。戏楼坐落于天后宫山门之上的二层,这种格局在庙宇建筑中十分罕见。
戏楼的主要作用,是在重大节日庆典和海神诞辰时,组织社戏使用。社戏也称'神戏',其实还是表演给民众观看,庙中可以借此提高吸引力,增加香油香火,百姓也乐得增加了看戏娱乐和赶会采买的去处。不管怎样,天后宫的增建,表明当时的青岛村已经十分繁华。
第二次扩建,已经是清代末期,光绪二十四年(1898),也就是德国人与清政府签订强租胶州湾的同一年。民众还在沉浸在幸福美好的生活中,青岛村的胡姓族人胡启喜、胡存约等富户商议,捐献香火土地二十亩作为庙产,'令住持道人陈谦元永远看守,不许典当'。这时的天后宫,迎来它的巅峰时刻,全庙颇具规模,兼具祭拜、祈福、休闲、娱乐于一体等诸多社会功能,更是当时青岛的标志性建筑物。
激发民愤,德国人竟然要拆除五百年天后宫
1897年,完全没有危机感的驻防总兵官章高元,接受了一群金发碧眼远方来客的登陆申请,他们的舰船停泊在了前海栈桥,这是李鸿章为了清帝国军舰修造的补给站,首次使用它的却是德国侵略者。德国人的入侵,打乱了青岛村平静安宁的氛围。
青岛村的村民们,逐渐发现这帮'洋鬼子'来意不善,他们赖在胶州湾不走,并与清廷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扬言要把这里建造成远东殖民城市的典范。胡氏族人的祖居之地,热闹的青岛村'行街',也在德国人的规划之内,胡氏家族限期搬离原址。除了胡家庄,还有周围的会前村、鲍岛村等多个村庄。
胡家数百年基业沦丧于殖民者,村庄、店铺、房舍被夷为平地,祖产化为乌有,族人不得不另谋生路,四处迁移,近处有浮山所和台东镇,远者到了胶县、即墨和海阳。就连胡姓家族'旧在即墨青岛上庄之南'的祖茔(即今观海山南麓),也被迫几次迁移,最终落定在老四方区的'湖岛子'。
据理力争,胡氏族人延续青岛神庙五百年香火
五百年的天后宫,在青岛人心目中的份量,不是外来的德国佬所能理解的,拆除天后宫的计划甫一传出,彻底惹怒了忍辱搬迁的胡家人,也惹恼了当地的渔民村户。胡姓族人以胡存约为代表的,带领商家和居民代表,到德国驻守胶州湾的远东当局进行交涉,强烈抗议拆除天后宫的行为。
据《太清宫志》记载,胡存约向当时的德国总督瓦德克提出,'青岛为水路码头,而运输货物多赖帆船,而帆船所信仰者,惟天后圣母也。一旦该庙废毁,恐帆船裹足而商业减色矣。'如果拆除了神庙,相当于毁弃当地信仰和神灵庇佑,是非常严重的事件。
德国人依然坚持原先城市规划,认为'前海岸一带已定为德人居住区域,若留该庙,则与原定计划不符',西洋建筑中留存一所中式古庙,显得非常突兀,这就是侵略者给出的答复。德国总督在'皇帝街'(今馆陶路)拨出土地'督令天后宫速迁',告诉胡存约没有别的选择。
胡存约彻底愤怒,他回答说,'商埠初开,商业幼稚,迁庙之举,非同小可。须俟一二年后,聚得巨资,方可举办。'目前人力财力都不具备搬迁条件,等过几年有了资金之后,再考虑古庙搬家的事宜不迟。
双方反复争论,最后暂时搁置。直到德国总督瓦德克回国述职时,胡存约仍然坚持己见,'天后宫建自明代,历史悠久,若以古迹观之,尤足以壮行色也'。以天后宫为德国总督壮行,也算是个机智的回应。总督推说此事还要请示德国皇帝,此事之后不了了之。
三次大修两次护庙,背后都有胡氏族人的身影
民国二十年(1931),时任青岛特别市市长的沈鸿烈,认为诸多西洋建筑之间穿插了一座庙宇,有碍观瞻,十分别扭,也有把天后宫迁移郊区的打算。此时当年护庙的胡存约已经去世,他的三个儿子胡毓岱、胡毓嵩和胡毓华,也是当地富户士绅,并继续兼任天后宫庙董一职。
天后宫的住持道人赵泰昌听说古庙又要拆迁,赶紧联系胡毓嵩兄弟,还有当时的社会贤达董傅炳昭、朱文彬等人,共同商讨对策。大家联名向市政当局陈说利害,向沈鸿烈讲述了当年德占时期,胡氏家族力争保庙的经过,可能是这些过往感动了沈鸿烈,也可能是迫于地方压力,总之胡氏族人又一次保住了天后宫。
统计下来,天后宫除经历了以上两次拆迁风波,还有清同治十三年(1874)、清宣统三年(1911)、民国二十年(1931)三次大修,胡姓族人作为称职的'庙董',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清宣统三年(1911),胡存约因为出资赈灾,被清廷恩赏五品花翎,授后补同职官衔。五年后,胡存约在原籍病逝,享年五十六岁,谥'孝慎',成为胡氏家族的典范。据说,原先在平度路上还有胡氏祠堂存在,如今也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