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两鉴定有什么诀窍
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出土银锭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作白金 (即白银) 三品。王莽铸有银货二品。其后历代皆有铸造,惟流通不广。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称扁平形银币为"钣"、"笏"、"版",棒形的称"铤"、"挺",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形式变为马蹄形,故亦称"马蹄银"。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在收藏市场上,同规格的官铸银锭与私铸银锭的价格相差很大,官铸银锭的标价往往是私铸银锭的数倍甚至十多倍。一是因为流传下来的官银数量更少;二是因为官银成色足,制作也更精美;三是因为官银附带的史料价值正统可靠,买进的人也放心。此外,品相好的明清银锭升值速度也较快,史料价值越强的银锭则收藏价值越高,尤其是税银及刻有金融史料性文字的银锭更是比普通品种升值空间大许多。
银锭的重量,则视乎需要而定,并无准则。大至上可分为大中小锭,大锭一般是50两左右,中锭10两,小锭则1-5两不等。银两在古时的购买力十分惊人,与现在真有天壤之别。在清代,视乎银铜之行情,两纹银当值1000-1500枚铜钱,所以普罗大众曰常都是用钱甚小用银,或只用碎银,只有大额交易或缴交赋税时方能派上用场。银锭是经由银匠人手铸成,不同于铜钱银币般倒模或机铸,因此每一件银锭都是独 一 无 二的艺术品。
[元宝],一种马蹄形的银锭,又称马蹄银;[宝银],每锭重五十两,多用于大额支付。每两抵用制钱一千文,每锭抵用制钱五十千文;[银锭],多铸成铤形或马蹄形,又称小元宝,一般重十两,也有铸成银方鏪的;[银锞子],形制各种各样,一般为馒头形和花瓣形为多,上釿有,福,禄,喜,寿,等字。一般重一两至五两。
对用真白银制作的假锭,由于作假银锭的时间较短,不可能像老银锭一样生成天然的包浆,它的色泽看上去像刚出炉,火气很大,尤其是在底部和侧面。制假者都为了掩盖这一特征,往往在银锭身涂上一层化学药物,使银锭表面变成带黑色或其它颜色的花包浆。
银锭在中国历史上曾是长期用于流通的货币,亦是最坚挺和最重要的储存手段。因此,十分值得收藏,而且未来还会继续升值,真可谓古钱币收藏中的一匹“黑马”。
清末民国时期,少数来华洋人对银锭铸造过程有所关注,但基本上系对所见所闻的记录,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根据Joe Cribb的著作,清末来华外国人将看到的当时成都和广东铸造银锭的过程进行了记录。这可能是较为详细的对银锭铸造工艺的记述。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大英博物馆的Joe Cribb在这些记录的基础上,对银锭铸造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研究,但没能提供详尽的实验记录和相关科学原理的分析,所作结论大都也是推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