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首歌承担了《你好,李焕英》的差评?

在春节档上映一个多礼拜后,贾玲的首部作品不仅站上了和《唐探3》一样高的平台:30亿+。而且《你好,李焕英》的票房距离逆转《唐探3》也差不多只有一步之遥。
口碑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大年初一刚上映的时候,《你好,李焕英》和《唐探3》的豆瓣评分是8.1VS6.8,有差距,但不大。
到目前已经变成了8.1VS5.6,已经是经典和烂片的比较。
况且中间还曾经有过《你好,李焕英》冲上8.3的高光时刻,但《唐探3》却是一路口碑下滑,因此高低立现。
但由于“唐探宇宙”的强大IP影响力以及营销无处不在,因此在票房表现上,《唐探3》两天就惊世骇俗地拿下了15亿。
顶流易烊千玺元旦前刚刚创下单日3.8亿票房的神迹轻易被斩落马下,而首日《你好,李焕英》仅仅3亿多的收入。
可凭借良好口碑和手机刷屏地表现,《你好,李焕英》在春节假期还没过完就开始了逆袭。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票房上佛挡杀佛的《你好,李焕英》这几天也先后遭遇了一些其他声音。
首先是有一些人质疑贾玲是在靠亡母捞金,甚至要她道歉。其实这个质疑本身就不值得反驳。
众所周知电影《你好,李焕英》是贾玲在2016年《欢乐喜剧人》里的小品基础上创作的。
贾玲创作这个小品就是在纪念自己的母亲,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变成巨大的创作动力来创作电影,结果情绪到位、剧本到位,电影爆了,就说人家在靠母亲捞金?
如果电影要是没卖座的话,是不是也得让她道歉,创作的作品让亡母丢人呢?
再者有人说,一个湖北人(贾玲是襄樊宜城人),怎么找来那么多东北人来演,让人无法形成共鸣了。
这其实不太复杂,也有点复杂。
《你好,李焕英》本质上还是一出喜剧。
不复杂地说,全中国最好的喜剧人才,你承认不承认,都得承认,大部分都来自东北,尤其是当前的喜剧之王沈腾就来自黑龙江。
尽管沈腾的戏份很少,但是没办法,想要卖座,还就得在海报上把他放上,预告片里就得靠他出彩儿。
复杂地说,湖北以及全国东北以外的很多大型国有工厂,基本上都是半个世纪前东北人援建的。
贾玲就生在那个工厂大院,周边一圈都是讲东北话的,找东北人来演也没啥奇怪的。
有人说贾玲的河南话为啥那么好,你看看地图就知道了,贾玲的家距离河南其实没多远。
还有人在报料《你好,李焕英》的导演并不是贾玲,只是她找来的枪手而已。
说实话,这样的报料并不稀奇,这几年类似的事件确实真实发生过。
十年前,一部周润发参演过的,电影曾经票房卖了一个多亿的古装电影,其导演就是找的枪手,那之后该导演也没再拍过任何作品。
但《你好,李焕英》如果说是贾玲找的枪手导演,不太令人信服。
以贾玲的人脉和资源,找枪手并不困难,可但凡看过该片的,都会被其中真挚的情感所感动。
套路很容易,但打动人心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就很难。
贾玲确实是导演界的菜鸟一枚。
但要说她在拍一部自己献给母亲的电影还找枪手的话,她都会对不起自己在拍摄过程中掉的那么多眼泪。
不过,要说有两处BUG,凭借这两个BUG要给《你好,李焕英》差评,还真让人有点不好反驳。
这两处BUG就是片中的两首歌,两首不该出现在片中的歌曲。
一首是《路灯下的小姑娘》,一首是《万里长城永不倒》。
前者出现在电影的开始,贾玲穿越回到1981年的时候。
但是这首歌其实发行是在1987年,是一个到现在很久都没有消息的歌手邓洁仪演唱的。
不过真正让这首歌在大陆大放异彩的是30年前内陆的迪斯科女王张蔷。
邓洁仪和张蔷都属于翻唱,这首歌的原版是1986年风靡全球的德国组合Modern Talking创作的《Brother Louie》。
这首歌还有一个粤语版《连锁反应》,但影响力却没有《路灯下的小姑娘》大,演唱者是林珊珊。
林珊珊歌红人不红,其实她也是演艺世家出身。弟弟林晓峰,是后来火遍华语影坛的《古惑仔》中陈浩南的兄弟包皮,她的舅舅更是大名鼎鼎曾红遍香江的有古装第一小生之称的狄龙。
《连锁反应》和《路灯下的小姑娘》两首翻唱歌曲,在80年代末期将这首歌的旋律唱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而将它的“出厂时间”提前到贾玲穿越回的1981年,是明显的BUG了。
《万里长城永不倒》是片中播音员沈腾用蹩脚的粤语教胜利化工厂职工练习大合唱的。
它的知名度更是远远大过《路灯下的小姑娘》。
这首歌倒是诞生在1981年,是香港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曲,是著名歌星叶振棠的代表作。
《大侠霍元甲》也确实是在那一年的9月28日播出的,不过是在香港。
在内陆的播出时间,最早是由广东电视台于1983年引进在当地播出,1984年中央电视台开始在每周六播出两集,一共放了将近三个月才播完,电视剧和歌都火遍全国。
《万里长城永不倒》铿锵有力、曲调荡气回肠,这首歌对于国人的影响无出其右,火到甚至被称作是粤语版国歌。
但是在1981年,湖北小城宜城是断然不可能有人听过这首歌的,厂长儿子沈腾也不行。
1981年距离现在不过40年光景,女排夺冠、霍元甲、路灯下的小姑娘等等,都是充斥时代意义的标签、符号,弄错了时间,就会导致情感的输出和表达出现偏差。
而且为什么要用这两首歌放在电影中,无非是这两首歌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感,用它就是为了唤起沉积的情感,让观众觉得怀旧感更亲切。
但也是因为它们都太有历史感了,用错一点都会让走过那段日子的人感觉到电影用它有套路之嫌。
因此从这两首歌的用错上,可称得上是《你好,李焕英》的BUG。
还好,但凡看过该片的人,都会认为这不过是瑕疵而已。
即便对《你好,李焕英》的创作背景一无所知,也能感受到贾玲对于母亲的拳拳之心。
从表现方式上看,这部电影的穿越剧情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有点套路了,但极具颗粒感的细节,不仅表达得真挚恳切,而且不煽情。
尽管你可能在电影院里已经哭成狗。
可电影的前部分,几乎是整部分,都没有太多新意,但是到了结束前的十分钟,突然的反转,就完成了对大多数穿越剧情的超越,一下子完成了情感的升华,成为了全片的点睛之笔。
《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几乎超越《唐探3》就充分说明了该片的成熟度完成度可看度,都远远超过了后者。
但是它一样被不少观众所挑剔。
当然这里面存在着不少人的两个偏见。
一是小品演员当导演,水平不会高,电影也不过是小品的堆砌。春节期间另一个著名小品演员宋小宝的导演处女作《发财日记》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它也很多次地被不少演员导演的电影所证明。
可是《你好,李焕英》的表现手法纯熟,故事完整,表达到位,贾玲一点不像初执导筒的。
另一个就是大过年的不想去电影院哭。
这确实挡住了不少人想看的步伐。
这里面一是某些人把电影想简单了。
再有,这么难的一年过来了,但是你发现未来的一年更难,难道不应该在电影院里借机发泄一下吗?
除夕夜那台花一个多亿的晚会,胳肢你都笑不起来,咋煽情都无法让你掉一颗眼泪,尬得五体难受不也坚持开着电视过了十二点?
能在电影院里真真切切地哭一会儿哭一回为啥要抗拒呢?
当然,你也别把电影就当成现实。
贾玲的妈妈确实是因为车祸去世了,但家里其实不止贾玲一个孩子,她还有一个姐姐。
只是对母亲的理解,对母亲的爱,都是真实的,唯此才能打动人,不真实的话,你也不会哭成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