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往来科目!!!
引言:往来科目,包括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
(一)
东西已经卖出去了,钱还在别人的兜里,就是应收账款;东西买进来了,钱还在自已的手里,就是应付账款;东西还没有卖,钱就到了自己兜里,这是预收账款;东西还没有买入,钱就到了别人的兜里,此为预付账款。不买东西,钱到了别人兜里,这是其他应收款;没卖东西,钱到了自己兜里,此为其他应付款。
狐狸糊涂雨:马老师讲得太简单易懂了。
西岸大渠:会计准则咋就不能直接这么编呢?通俗易懂。教材非要搞得脱离人民群众,让人费解,简单事情复杂化好像才显得水平高死的。
马靖昊:我以前就在会计司写了十年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再说几句,马哥大学毕业后,去的第一个单位就是会计司,记得工作的第1件事情是按领导的要求,将当时十几本会计制度背下,然后,就直接参与准则和制度的制定了。尽管我后来不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了,但长达十年从事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定工作,导致我产生了挥不去的会计情结,因此,就有了马靖昊说会计。
(二)
按照会计制度中的说法,其他应收款是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实很多企业账面上的“其他应收款”根本就不是什么资产,而是没有能够取得发票的费用。如果会计人员想把公司的账做实,就只能找发票平账。要是找不来发票,就只能计提坏账准备,税务局肯定是不认账的,最终可能既要补缴企业所得税,又要补缴个人所得税。
小小小黑狗V: 马老师说的挺对的,审计其他应收款的过程中感觉这个科目就是什么没票的费用都能扔进去挂着。
马靖昊:是的,其他应收款就是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
珠海老康:问题出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及财税专家身上,为何规定企业费用一定要有发票呢?实际情况是,企业的很多费用无法取得发票,比如从农贸市场及农家真接购买的企业消费物资,以及企业用个体劳务对物业维修保洁的费用,都无法取得发票,税务就将这些费用认定为企业和个人所得强征所得税,不讲理!
马靖昊:老康,我觉得你讲得挺对,很多费用支出确实无法取得发票,但我们国家是以票来控费,没有票,就不承认费用,是有点霸道,但如果不这么干,是不是会增加很多认证的成本。
(三)
会计上反映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款项,称为其他应收款,在某些上市公司,它就是一只“垃圾桶”,往往用来陷藏潜亏;与其他应收款相对应,其他应付款主要用来反映应付账款以外的其他款项,它是某些公司的“聚宝盆”,往往用于陷瞒利润。
jane--shan:“垃圾桶”与“聚宝盆”,很形象~ 很有启发噢。
小豆豆mi:你可以有启发,但也不能乱用。在我眼里,会计是两院院士,干得好的进医院,干不好的进法院。所以说,会计有风险,做账需谨慎。
(四)
会计科目,暗藏玄机!
如果财报中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巨大,且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的余额不相上下,甚至超过这些科目的余额时,就可怀疑“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成了粉饰财报的“垃圾筒”和“利润调节器”。“其他应收款”可能隐藏了潜亏,从而高估利润;而“其他应付款”可能隐瞒了收入,从而低估利润。
WINNIE凤凰涅磐: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很大,而私营企业的“其他应付款”很大。
马靖昊:是的!会计研究中也常把其他应收款看做上市公司大股东转移公司资产,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五)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一家上市公司在现金循环周期(应收账款回收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库存周转天数)的管理上有比老干妈牛叉的,长期以来,老干妈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对下游经销商坚持'先款后货'原则,竟然无应收账款;而对上游供应商则采用'先货后款'原则,以应付账款无偿占用供应商的资金。
不管应收账款还是其他应收款,都是企业将自己的资源先让渡给别人使用。如果给得过多,企业自己的周转就成问题了;如果自己还没有能力去占用别人的资源(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企业自己的周转就成一个悲剧了。
米纳西斯:而且不花一分钱做广告营销工作,简直吊炸天。
马靖昊:老干妈因为现金流太好了,所以坚持不上市,对于上市,说句难听的话,就是缺钱。
Miss_uoy:看了您的书后,感觉会计没那么枯燥了。谢谢您对会计的热爱,感染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