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境,情境,意境各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唐代王昌龄曾提出“诗有三境”之说,认为审美理解从浅到深依次为物境、情境和意境。而一些参禅大师认为参禅要达到空灵境界,也需要三个阶段: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下面我就以三首诗分别来说明这三阶段。 《望天门山 》(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致淋漓,要不就不会有此诗的问世了。在这首诗里面,作者,咱在这里叫他审美主体,与天门山、江水等审美客体是分离的,水好,山奇。这是标准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来看王维的一首诗《归嵩山作》作者: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这首诗是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细微复杂的心情,退隐是一件闲适的事,流水、归鸟也同我回来隐居的心情一样。回来了,闭门谢客,余生清闲,何等自在。但也透露了一丝失意、无可奈何的情绪,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全带凄凉之意。作者在写景中或是拟人,或是衬托,都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如“流水、暮禽好像也对诗人有情有义”“寓情与景,情景交融”,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鸟鸣涧》 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王籍曾写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这首小诗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细品味,王籍诗句不免给人以说理的感觉,哲理意蕴十足,但缺乏形象生动的描绘,而这首诗却写得形象逼真,生动自然,情趣无限。诗中虽然写的花落、月出、鸟鸣,但是“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达到了主体与客体,心与物、人与自然的融合,是经过了“白天”的热闹非凡,才有了“夜晚”的这份幽谷闲静,是绚烂至极后的才有的那份恬静、从容。此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新浪博客提示:此博文已经过自动调整,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查看全文2015-03-26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