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博物馆」中国第一件大熊猫标本
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
食肉目 熊科
亚洲文会的大熊猫标本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中国特有物种,局限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大熊猫属于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谓。《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罴(pi),《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等等。
大熊猫受到全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
大熊猫的祖先是百万年以前晚中新世的云南禄丰始熊猫。
关于大熊猫的分类历史上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认为大熊猫分属大熊猫科、熊科和浣熊科。根据现在科学家的主流观点,将大熊猫视为一种特化的熊,将其划至食肉目的熊科。科学家并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构建了熊形类的系统进化树。
熊形类系统进化树
大熊猫是法国神父阿尔芒·戴维于1869年在四川雅安宝兴发现的。那时法国 阿尔芒·戴维神父主要在我国西南的四川采集大猫熊、金丝猴以及原属清廷的南苑麋鹿。他所获的标本,由A.Milne-Edwards 写成兽类自然史Recherches pour servir a histoire naturelle des mammiferes (1864-1874),当时在法国科学院、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宣读论文并展示相关标本,这些中国的奇珍异兽,在西方科学界、公众中引起巨大轰动,从此世界将目光聚焦到中国。
熊猫发现者阿尔芒·戴维
大猫熊的模式标本为两个皮张标本和两个头骨标本,均由Pere Armand David在1869年在四川Muping(穆坪)获得,现为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
自Miline-Edwards 在David带回标本的次年(1870)首次发表后,便引起科学界、公众乃至政坛的极大兴趣与关注。二十世纪初,是大猫熊收藏与采集的黄金时期,无论是活体,还是标本,都是各国竞相获得的目标。几乎当时所有的西欧、美国博物馆,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设法获得大猫熊。
俄国人Berezovski于1892年在四川北部获得大猫熊标本的其中一只卖给了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于1899年在四川的西北部获得了大猫熊的两个充填标本和一个头骨标本。
至1922年,全世界已知的大熊猫标本共计有:一个成体雄性(充填标本与头骨的前半部分)、一个成体雄性(皮张与头骨)、一个成体雄性(充填标本与头骨的前半部分)、一个皮张、一个成体雌性(充填标本与头骨)、一个幼年皮张。由此可见,在二十世纪初叶,大熊猫的标本是极其罕见的。
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大熊猫景箱,其中一只大熊猫为罗斯福总统的长子和次子猎获的大熊猫,这是西方人猎获的第一只大熊猫标本
那时中国人对大熊猫的了解几乎为零,猎人可任意捕杀。于是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游猎家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来到大熊猫产区,试图揭开大熊猫之迷并猎获这种珍奇的动物,但极少有人在野外见过活的大熊猫。
直到1928至1929年间,由罗斯福总统的长子Theodore Ted Roosevelt和次子Kermit Roosevelt领队,在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资助者凯利资助的一支亚洲探险队Kelley-Roosevelt Expedition在美籍华人杨杰克JackT,Young与当地猎人的协助下,成功地射杀了一头大熊猫,并将这头大熊猫运回美国,由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制成生态景箱标本展示出来,使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成为美国第一个到原产地猎获大熊猫标本的博物馆。
在这之前,西方人对这种动物的认识仅源于被带出国的中国当地猎户所猎取的几张熊猫的皮张和头骨标本。
罗斯福总统的长子Theodore Ted Roosevelt和次子Kermit Roosevelt
以后又有德国、英国等国的探险家猎获大熊猫,从中国猎人手中收购的就更多了。一时间不少西方国家的博物馆里都有了大熊猫的标本。像中国的许多事物一样,熊猫在国外大出风头以后,在中国的地位迅速攀升,到20世纪4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限制外国人的捕猎活动。
在20世纪初,上海自然博物馆前身之一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所收藏的大熊猫标本,共计有头骨标本4个,充填标本2个,虽然其采集的最早记录已不可查,但就其标本标签的信息看,最早获得的标本是在1924年,就标本的数量看,亚洲文会所藏的标本,在世界的排名是处于第一的。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收藏大熊猫标本21个,是大熊猫标本重要的收藏地之一。
Sowerby (时任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的馆长),曾专文介绍过亚洲文会收藏的大熊猫标本。他在“猫熊与熊类”一文中,发表了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收藏的大熊猫标本,包括一个成体的充填标本和三个头骨标本,他还扼要的介绍了大熊猫的头骨、牙齿等一系列适应吃竹子的生理特点,同时他根据大熊猫生活环境的特点亲手制作了大熊猫生态小景箱,开创了中国博物馆制作生态小景箱展示的先河,与世界上利用生态景箱这种新型展示手法的博物馆同步。
近年来,大熊猫的保护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大熊猫本底资源调查、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宣传教育、大熊猫资源救护与监测、人工饲养繁殖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从1992年到2002年完善已建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新建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17条大熊猫保护走廊带;在32个县建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站;加强大熊猫圈养繁殖和生态研究为重点的科学研究。
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增加到67处。到2019年,圈养的大熊猫数量达到800只。
上海自然博物馆前身之一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
大熊猫生态景箱
当时世界对大熊猫这种动物知之甚少,能够拥有大熊猫标本的自然博物馆简直是凤毛麟角。而那时,在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就已经有了一件采自1924年的大熊猫充填标本,而且1932年美籍华人杨杰克(带出第一只熊猫宝宝苏琳的杨昆汀之兄)在另一次西部探险后又赠与了文会博物院另一件大熊猫的标本。
这件标本由上海博物院的名誉院长、博物学家索沃比(中名苏柯仁)制成了生态小景箱,这个大熊猫景箱按照当时世界上最新的生态景箱制作理念和方法,参照大熊猫的生境与同生境的小熊猫一起制作而成。这个大熊猫景处在1933年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重新开馆时就被放在新展厅最重要的入口,放在展厅观众的必经之处,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兴趣。
在当时的中国人都不清楚大熊猫的模样、习性和分类地位的时代,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就有了一个展示大能猫生活环境的景箱,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当然这个景箱会备受瞩目。
1933年的大熊猫景箱
大熊猫景箱的制作得益于当时上海博物院的院长索沃比(中名苏柯仁)长期的野外探险实践,得益于他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和精湛的绘画功底,他亲自操刀制作完成这个景箱。
此外,他还根据当时在野外观察到的在四川盆地西缘大熊猫与小熊猫同域分布的情况,将这两种均属于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特产动物一并展示出来,这两个动物还是当时被认为是已知熊猫科的唯二动物,介于熊和浣熊之间的动物,这个大熊猫景箱就将中国小熊猫和它的大表兄大熊猫一起展示了出来,不仅显示了极高的科学性,而且极具戏剧性。
后来,在《中国科学和美术》杂志上,索沃比院长还将这个景箱绘制成了水粉画放在了杂志封二的位置,以充分扩大它的影响力。
索沃比亲自绘制的大熊猫景箱的水粉画,发表在《中国科学与美术》杂志封二配图
科学顾问
王小明 张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