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课题,还给孩子!
文/刘仁州
编辑/辅珊
最近朋友送我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究竟出版社),书里有一部份讨论到「课题的分离」,我觉得这部分理念的厘清,对生命工作太重要了,所以经过消化整理分享如下:
假设有一个很不用功的小孩。上课不听讲,也不做习题,连课本都丢在学校。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会怎么做?
绝大部分的父母当然是想尽办法让他用功读书。像是让他去补习或请家教,视情况而定,甚至揪着他耳朵也要想办法解决,认定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然而,在这种高压强制下被迫读书的结果,孩子有没有变得喜欢读书呢?没有,孩子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及考试而读书,就像例行公事。
孩子要不要用功读书,或是要不要和朋友出去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父母代替孩子读书是没有用的。所以当父母命令孩子「好好用功读书」时,就像带着满脚泥巴踩进别人的家里,干涉了别人的课题。这么一来,就很难避免冲突。
我们必须站在「这是谁的课题?」的观点,将自己和他人的课题切割开来。所有的人际冲突,差不多都是因为一脚踩进人家的课题里,或是自己的课题遭到干涉所引起的。
父母常常说「这是为你着想」这句话,但很明显的,父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也许是为了体面或虚荣心,或是为了满足支配欲等所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父母自己」。正因为孩子察觉到这种欺瞒行为,才会有所反抗。
在这里,我也不是鼓励放任孩子,完全不去过问孩子在做什么,也不想知道。父母应该要清楚地知道孩子在做些什么,在身旁守护他。以读书来说,首先让孩子知道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如果他想要用功读书,父母会随时在身边提供孩子需要的支持。但是,绝对不要干涉孩子的课题。在孩子没有提出请求的情况下,父母不要插嘴干涉。
这种做法不限于亲子关系,在心理咨商观念也是一样,个案要不要改变,不是咨商师的课题。个案在接受咨商后,要怎样下决定、要不要改变生活型态,这都是个案的课题,咨商师不能介入。有句谚语说:「可以将马牵到水边,却不能强迫牠喝水。」如果无视个案的意愿,强迫他「改变」,只会在事后引起更强烈的反弹。
一个孩子如果情绪出现障碍,要不要走出来,如何走出来,原则上是孩子自己的课题,而不是由父母介入。只不过,亲子间究竟不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需要有某种程度的关心和协助。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当孩子陷入困境时,能不能坦白地找父母商量?彼此之间是不是从平时就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
父母过度介入孩子的课题,往往认为「孩子就是我人生的一切」,把孩子的课题当成是自己的,全部揽在身上,无时无刻不想着孩子。结果,当这父母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人生中的「自我」已经消失不见。
孩子毕竟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每件事都得依照父母的心意,不管是念书、就业、结婚,或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细节,都不可能完全如父母所愿去行动。如果不能把握这个分际界线,一意孤行地将父母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立刻会变成一种骚扰式的「介入」。
好难,太难了,那当然。不过,请你这样想想:介入他人的课题,还要背负他人的课题,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沉重又辛苦。所以,你必须要清楚「从这里开始,就不是我的课题了」,然后把他人的课题切割、舍弃。这是让人生卸下重担、变得单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