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案(激素敏感型)(5)

刘某,男,10岁,2009年6月3日就诊。以“颜面、双下肢浮肿伴尿检异常1周”为代主诉就诊,患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双下肢浮肿,在当地医院查尿常规PRO(+++),BLD(-),RBC 0-1/HP;血浆白蛋白23g/L;血胆固醇11.50mmol/L。拟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体治疗不详,效差。为求系统治疗,求诊于丁师。时症见:颜面、双下肢浮肿,伴面白乏力,肢冷畏寒,纳差,尿少,大便稀溏。查体颜面、双下肢浮肿,呈指陷性,咽不红,扁桃体不度肿大,余无异常,舌质淡暗,苔白滑,脉濡。查血常规:WBC 9.7×109/L,PLT 430×109/L,N 0.62,L 0.34;尿常规:BLD(-),PRO(+++),RBC 0-2/HP;24h尿蛋白定量3.6g;肝功能:白蛋白15g/L,球蛋白l0.3g/L,胆固醇6.8mmol/L,肌酐、尿素氮在正常范围。西医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脾肾阳虚、水瘀互结。治宜:温肾补气、活血利水。选自拟方:生黄芪30g,太子参12g,菟丝子lOg,桑寄生10g,大腹皮10g,猪苓12g,泽兰10g,薏苡仁12g,当归12g,鸡血藤12g,桂枝6g,甘草6g。 14付,日1付,水煎服,分3次服。西药:强的松 20mg tid po。
二诊:2009年6月17日。患儿浮肿消退,出现颧红,手足心热,烦躁易怒,盗汗,纳多易饥,尿多,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查尿蛋白转阴。四诊合参,证属阴虚火旺、脾肾阳虚、血瘀。治宜:滋阴清热、温肾补气。选自拟方:生黄芪30g,太子参12g,菟丝子10g,桑寄生10g,生地10g,知母10g,黄柏6g,当归12g,鸡血藤12g,甘草6g。14付,日1付,水煎服,分3次服。西药:强的松 20mg tid po。2周后改为顿服,并逐渐减量。
三诊:2009年7月1日。患儿病情稳定,未再出现浮肿,颧红盗汗、手足心热、烦躁易怒等症状基本消失,舌红少苔,脉细数。查尿蛋白转阴;肝功、肾功正常。效不更方,继服上方14付,日1付,水煎服,分3次服。西药:强的松10日后改为隔日顿服,并逐渐减量。随访半年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按语:肾病综合征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水肿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正如《景岳全书》所云:“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水惟畏土,故其治在脾。”丁老师认为肾病临床上表现为四个本证侯和五个标证侯,分别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四个本证侯和外感、水湿、湿热、瘀血和湿浊五个标证侯,因其甚合临床实际和可操作性强,故对指导肾病治疗有极大实用价值。丁老师指出,小儿肾病的中医辨治,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中西并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丁老师认为激素是本病的主要药物,应规范用药。特别是要配合中药序贯疗法,效果更好。在本病早期及水肿明显阶段,肺脾肾三脏亏虚之证明显,水肿不退,虽足量激素以诱导缓解,但还未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治以益气温阳为主,兼以利水活血。而中医认为激素类药物属阳刚之品,服后呈现阴伤燥热的表象,故提出激素起效时因大剂量激素会出现阴虚火旺的证候,如五心烦热、口干、潮热、出汗、舌质红、少苔、脉弦细,甚至出现痤疮,加养阴清热、滋阴降火的中药。近年研究证实,中药温肾补阳药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之作用,可保护肾上腺皮质免受外源性激素抑制而萎缩,有助于减少机体对激素的依赖,防止反跳,此为延长缓解期及减少复发的关键。因此,适时的滋阴补阳,对防止激素的副作用,指导肾病治疗有极大使用价值。(二)活血化瘀贯穿疾病的始终:现代研究证实肾病综合征常存在高凝状态,乃由于血液浓缩及高脂血症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血中凝血因子改变,或血小板功能亢进,粘附力增加,及抗生素、激素和利尿剂的应用亦加重了高凝状态。符合中医“瘀血”证的内涵。瘀血在临床不同阶段与本病病机同在。因而活血化瘀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重要环节。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人丹参、泽兰、当归、水蛭、益母草等中药及肝素等活血化瘀药,辨证地运用于肾病的各个阶段,不仅可促进水肿、血尿、蛋白尿的消退,更能提高激素敏感性,使难治性肾病得到缓解。如本病例就把当归、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贯彻始终。
t`eiy�h� 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患儿神疲乏力,精神萎顿,面色无华或晄白,畏寒怕冷,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多沉而无力。强的松过渡到60mg隔日顿服,维持4周后开始减量,每2周减1片(5mg),现50mg qod po(顿服)。并配合上方加减治疗。查体浮肿消失,咽红,扁桃体无肿大,余无异常。查血常规:WBC 7.20×109/L,PLT 390×109/L,N 0.61,L 0.37;尿常规:BLD(-),PRO(±),RBC 0-2/HP;皮质醇 4.68 ug/dl(正常值8.70-22.4 ug/dl);凝血五项(-);肝肾功(-)。丁樱教授四诊和参,结合实验室检查,认为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皮质醇低下,激素敏感型,激素减量期),中医为水肿证属气阴亏虚。治宜:温阳助肾。选方肾病序贯Ⅲ号方:生黄芪60g,太子参12g,菟丝子15g,桑寄生10g,巴戟天12g,肉苁蓉12g,生地10g,知母10g,当归10g,丹参10g,砂仁6g,甘草10g。 30付,日1付,水煎服,分3次服。强的松按原计划减量。
……
七诊:2010年12月8日。患儿神疲倦怠、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肢凉怕冷,纳呆便溏,舌淡胖,脉虚弱。查体浮肿消失,咽不红,扁桃体无肿大,余无异常。激素每2周减1片(5mg),现10mg qod po(顿服)。并配合上方加减治疗。查血常规:WBC 9.20×109/L,PLT 330×109/L,N 0.65,L 0.33;尿常规:BLD(-),PRO(-),RBC 0-2/HP;皮质醇7.23ug/dl(正常值8.70-22.4 ug/dl);凝血五项(-);肝肾功(-)。丁樱教授四诊和参,结合实验室检查,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皮质醇低下,激素敏感型,激素维持治疗期),中医为水肿证属脾肾阳虚。治宜:温阳助肾。选方肾病序贯Ⅳ号方:生黄芪45g,太子参12g,菟丝子15g,桑寄生10g,白术12g,茯苓12g,巴戟天12g,仙灵脾12g,肉苁蓉15g,当归10g,丹参10g,甘草10g。14付,日1付,水煎服,分3次服。激素逐渐维持减量,计划停服。后遵上方加减治疗,1月后血皮质醇恢复正常,4月余停药,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初诊为激素早期(2周内),患儿蛋白尿及水肿比较明显,此时激素的副作用尚未显现,四诊和参,辨证为水肿脾肾阳虚证,治以温阳利水。方中以太子参、生黄芪、菟丝子、桑寄生、桂枝等温补脾肾之阳气以化气行水。以大腹皮、猪苓、茯苓、泽泻利水消肿。以当归、鸡血藤等活血化瘀利水,血水共治。甘草调和诸药。本方配伍严谨,补虚与祛邪并用,活血与利水兼施,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证,血水共治,共凑温阳利水之功。二诊为长期用激素阶段,患儿在脾肾阳虚基础上渐现阴虚证候,表现为肝肾阴虚、虚火内盛的阴虚火旺证候。四诊和参,辨证为水肿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清热,温阳利水。方中生黄芪、太子参、菟丝子、桑寄生温补脾肾之阳气以温阳利水。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滋阴清热;当归、鸡血藤活血化瘀。黄芩清热解毒利咽,以“清源洁流”。砂仁理气运脾,防凉药碍胃。甘草调和诸药。四诊属于激素减量期,此期随着激素量的变化,阳刚燥热之品减少,激素的副作用逐渐减少,而“壮火食气”的副作用表现出来,火易耗气伤阴,可导致气阴两虚。超生理剂量的长期运用激素可以抑制自身的肾皮质功能,引起肾上腺皮质的萎缩,而出现皮质醇低下,温补肾阳中药可以防止肾上腺皮质的萎缩,故在激素的撤减过程中,逐渐增加温阳补肾的药物,以维持身体的正常需要。故方中生黄芪、太子参、菟丝子、桑寄生、巴戟天、肉苁蓉温补脾肾阳气。生地、知母以滋阴清热。当归、丹参活血化瘀,体现了丁樱教授“血瘀贯穿肾病病机始终”的学术理念。砂仁理气运脾,防凉药碍胃。甘草调和诸药。七诊为激素维持治疗期,此期激素减量至小剂量维持阶段,激素的副作用逐渐消失,证由气阴两虚逐渐转为单纯脾肾气虚或阳虚证候,即脾肾阳虚证。四诊和参,辨证为水肿脾肾阳虚证,治以益气固肾。方中生黄芪、太子参、菟丝子、桑寄生、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益气固肾,丁樱教授认为,此单纯脾肾阳虚,且出现血皮质醇低下,故临证而减去滋阴清热药物。并较上方更加仙灵脾等加强温肾助阳之功。白术苦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砂仁理气运脾,防凉药碍胃。当归、丹参等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本病案体现了丁樱教授肾病辨治思想,特别是贯穿了导师调整阴阳、序贯辨治的学术理念,中西合璧,各取所长,效果甚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