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詹天佑创设的人字形铁路,耗资693万,如今变了样貌

铁路是近代化工业进程的一个标志,早在中国开通铁路之前,西方各国已经实现了互通,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然而,慈禧太后却对铁路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她担心这些交错纵横的“铁疙瘩”会破坏大清的国运,于是极力反对。遗憾的是,在大势所趋之下,慈禧并没有多少话语权,不管她愿不愿意,铁路还是一条接一条地面世了。

众所周知,修建铁路固然对大清有利,是进步的体现,但是关键技术却始终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一年下来,清廷并得不到什么利润。于是,无论是俄国提议,还是民间商人主张,慈禧都将其拒之门外,她已经打定了主意,即使不修铁路,也不能让外人把钱赚了去。后来,朝廷中出现了“官办”的声音,袁世凯认为,只要利用关内外铁路的营收作为修筑京张铁路的资金,便能打造出一条专属于朝廷的铁路,而这条线路的所有营收,都能收为国用。

按照一开始的计划,袁世凯打算将预算定为500万两白银,可是随着工程的展开,他发现还缺200万两白银,这还是詹天佑省了一半钱的结果。詹天佑是中国第一批去美国留学的孩子之一,他不仅从小在美国长大,接受了纯粹的美国教育,还在1878年考上了耶鲁大学。在校期间,詹天佑曾多次获得过数学第一名的奖金,就连教授也不得不承认,他是班上最优秀、最努力的学生。

然而,正当詹天佑准备更进一步的时候,清政府却下了一道命令:留美学生全都回国,慈禧担心这些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会抗旨不尊,便把他们提前召回来了,之后又进行了统一的集中调查。因此,大学期间学习铁路工程的詹天佑被派去修建京张铁路,他于1905年7月7日从银行取出了100万两白银,拿到了第一阶段工程款。

同年9月4日,京张铁路正式开工,一般来说,修筑铁路并不是很难,毕竟詹天佑是耶鲁大学的高材生,只要资金充足,便不会有什么阻碍。然而,在居庸关、八达岭一带却多是些崇山峻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已经不够了,倘若在技术上没有突破,不但会延长工期,还会浪费许多白花花的银子。对此,外国人不免在一旁出言讽刺:能建造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未出世。

基于严峻的形势,詹天佑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他马上选出了一条线路,并迅速投入到建设之中。南口至八达岭一带坡度很大,最大处为千分之三十三,曲率半径为182.5米,若是依山而建的话,恐怕会行不通。于是,詹天佑首创“人”字型铁路(一边拉一边推),不仅保证了爬坡的动力,还确保了安全。此外,詹天佑还采用了“竖井开凿法”,这种从两头同时向中间开凿的方法直接将工期缩短了一半,他再次创造了世界奇迹。

其实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遇到了的困难远不止这些,只不过,这些都被给他一一攻破了。1909年,京张铁路正式完工,詹天佑不仅缩短了2年工期,还将729万两白银的预算控制在693万两,他用智慧为国家节省了一笔巨款。如今,京张铁路依旧在换枕运行,作为历史的见证,有关部门不断对其进行维护,虽说样貌有了变化,但基础功能却未曾改变,在100多年后的现代,它依然没有服输,并展现出了勃勃生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