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教学活动”的理解
徐聪
以前我对“教学”的理解,无非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老师和学生只要把各自的事情做好,教学任务自然就完成了。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我对“数学教学活动”理解也日益深入。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认为数学教学活动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着眼于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教学设计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这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
例如:教学“反比例”的一节时,把原来长篇讲解的内容改为只呈现几个成反比例关系的实例,让学生用学习“正比例”的思想方法去分析数量关系,自己找规律,进而得出结论。
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氛围,引导他们多想、多说、多做,感受成功的愉悦。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被点燃的火把。”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首先要创设学生主动思考的氛围,因此,我在课堂上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一开始,我就联系泗门镇光明公路的建设,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修水泥公路中的数学问题。如果让你来当城建主任,你打算怎么办?”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一个比一个想得全面,还真有指挥者的超前意识和胆略。我抓住时机出示例题,两个学生列出算式:1÷(1÷10+1÷15)和1÷(---+--)。我耐心引导,学生各抒之见,很快解决了单位“1”和工作效率问题,认定了第二种解题方法。
3.以“小组学习”为核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诱导、鼓励合作,共同发展。
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人,超过这个范围,教师的视野关注就会“顾此失破”,为此我积极探索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学生通过较好的培养,便能充分发挥个人在小组中的学习潜力和管理才能,小组中的骨干成员不但能把同学很好地组织在一起,还能把握所讨论问题的方向和深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借助一些简单工具(图钉、线绳和铅笔头)合作画图,用这套工具画圆,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难以完成,需要小组中的四人密切配合,克服困难,掌握技巧,才能画出他们认为理想的圆,然后在讨论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时,各小组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言,表现出异常的积极性。
4.实施“问题教学”,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产生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个性。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要学怎么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方向。一切科学发现,始于发现问题,始于问题激发出来的探索活动,课堂上的提问可以是师生互问,也可以生与生之间的互问。让学生在提问、交流争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例如教学“求最小公倍数”时,生 1 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得到 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生 2 问:“为什么公有质因数各取一个?”生 3 问:“你为什么还要乘以各自独有的质因数呢?”第2个问题的难度比较大,也是关键性的问题。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再次研究探讨,把36和72分解质因数,与12和18的质因数比较,最终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在我的点拔下,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5.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构建知识体系,不断夯实创新学习的认识基础。
复习课的教学是一个难点,以往我们都是通过教师整理、讲解知识,学生做题来完成的。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十分枯燥乏味,我认为在复习课中应改变师生之间的位置,知识的脉络由学生分小组独立整理。
在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我让学生独立整理,通过整理,学生形象地表示出各类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
6.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因此,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所掌握的基本技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利息”时,学生同位合作,一个做银行职员,一个做顾客,模拟存款、取款实践。这样不仅巩固了利息的计算,学生还学会了填写存款、取款凭条,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7.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有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 ----利息”时,课前,我布置学生向家长或去银行了解储蓄的有关知识,并搜集定期存款凭条。又如在教学统计表时,让学生自己去统计一下来往车辆等。
以上几方面就是本人认真学习新课标,看了大量的杂志后结合自己的一些实例谈的感想。希望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