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入门30-任脉之中脘穴
内容提要:中脘穴的位置、针刺手法、治疗作用。
建里之后就是中脘穴。
中脘穴在神阙上四寸。我们通常这样来找这个穴位:心口凹陷处是中庭,取中庭与神阙的中点,就是中脘穴。中脘是一个大穴,非常重要,它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是胃的募穴,还是腑之会穴。针刺时可直刺1-1.5寸,可灸。
中医百科说,中脘可治疗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症;还可以治疗黄疸、癫狂脏躁等。
下面谈一下它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
1.胃病。由于中脘是胃的募穴,所以几乎可以治疗与胃腑有关的所有病症,可针可灸,很多病灸的效果甚至超过针的效果。但是,胃出血不要灸,因为会加重出血症状。
还有一个有名的梅花灸,就是以中脘为中心,外加上下左右各1寸,共五个点,进行艾灸,可治绝大多数胃病。由于五个穴位像梅花,所以叫做梅花灸。
2.腑症。人体有八个会穴,它们是: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脉会太渊、筋会阳陵泉。有一种治疗方法叫做会郄疗法,就是取用会穴、郄穴治疗有关脏腑的病症。比如说,胆腑有炎症,很痛,郄穴可以消炎止疼,我们就可以采用会郄疗法,取用胆经的郄穴外丘、腑会中脘(胆为六腑之一),进行治疗。只要取穴正确,手法到位,效果会很好。只要是六腑的病,特别是炎症,都可以用本腑的郄穴外加中脘穴治疗,这就是会郄疗法。
3.痰症。中脘是治疗痰症的一个重要穴位,痰滞留胃腑导致的病症,都可以取用中脘治疗。当然,治疗痰症还有更好的穴位,到讲胃经丰隆穴的时候再讲。
4.因为胃腑或者胃经的原因导致的头面部痛,比如印堂痛、眉棱骨痛,都可在中脘下针,往往一针而愈。
5.局部病症。任何一个穴位都可治疗附近的局部病症。我的理解,这个时候它就类似于一个阿是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