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利史
珠江位于中国大陆南部,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四个水系组成。近代水利技术引进期,出现应用现代技术修建的灌溉工程。1914年成立广东治河处(后多次改名),珠江下游始有专管机构。灌溉工程方面,上游南盘江、北盘江以及广西地区,在三四十年代兴建较多。珠江流域的开发治理略迟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宋以前的初步开发始建于公元前219年的灵渠是珠江流域最早见于记载的著名水利工程。东汉熹平三年(174)完成了北江武水航道的人工整治。唐代除修建灵渠陡门至十八座外,航运工程还有:长寿元年(692)在今临桂县修建的联接漓江与柳江之间的人工运河相思埭。这一时期的农田水利工程以灌溉陂塘为主。较大的有连州的龙腹陂,相传东汉时修建。唐代则有增城的石陂、桂林的灵陂等。防洪工程有唐景云年间(710~711)在宣化县(今南宁对岸)郁江上开的分洪渠道和贞元十四年(798)在桂林东南筑的漓江回涛堤等。
宋元时期的兴起珠江水利宋代开始大发展。北至今连县、韶关、南雄,南至今肇庆、广州、中山,西至今南宁、桂林,东至今惠阳、龙川等地多有陂塘修建。珠江三角洲堤围迅速兴起。据1976年统计,珠江三角洲宋朝兴建的堤围(见圩垸)已有28处,总计堤长66000多丈,围护农田面积24000多顷。当时堤围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著名的有桑园围、长利围、赤顶围、香鹅围、金西围等。其中位于今佛山市的桑园围共有农田1800多顷。这一时期,大型防洪堤防也开始修建。位于今东莞县东的福隆堤始建于北宋元佑二年(1087),全长12000余丈,保护东莞93乡居民和21000余顷耕地。咸潮堤12条也建于这一时期,共长4100余丈,以抵御海潮内侵。南宋淳佑(1241~1252)中在博罗县建有随龙堤等。广州城市供水工程有甘溪、四井等,排水则有六脉渠。宋代曾多次修筑广州港,及通海的双门船闸。灌溉提水机械,如水力推动的筒车和依靠人力、畜力转动的龙骨水车,都已普遍使用。水碓、水碾等水力机械,也初步普及。
明清兴盛期珠江灌溉工程明清时期普遍修建。西江上中游山丘区开发了大量陂塘和泉水灌田。据《嘉庆一统志》记载,肇庆府共有水塘27座,其中灌溉面积在100顷以上者有6座;在100顷以下者有5座;未记灌溉面积者有16座。桂林府也有塘堰17座,其中南北二堰灌溉面积有2000多顷,大型的如明代阳朔县神陂灌田千顷以上。云南宜良县引阳宗海灌溉的文公渠,在明代洪武、嘉靖年间多次扩建,至今灌田6万多亩。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堤围发展十分迅速。据1976年统计,明清间珠江三角洲修建堤围370余处,堤线共长45万余丈。堤围分布也由西江向北江、东江及滨海地区发展,并采用多种工程和生物措施加速海滩淤涨。著名的防洪工程有位于高要县(今肇庆市)东建于明洪武初的水矶堤,长35000余丈,保护农田700余顷。人工运河也多有兴修,其中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开凿联系南流江与北流江之间的长20里的运河,打开了珠江直通北部湾的航运。清康熙年间又开凿新宁县(今台山县)潭江通海水道三十里。开通高州(治今茂名市)鉴江北通西江支流的水道等。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水灾也因而增加,这和上游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道淤积加重以及堤围的盲目兴建等因素有关。
近代水利技术引进期出现应用现代技术修建的灌溉工程。1914年成立广东治河处(后多次改名),珠江下游始有专管机构。灌溉工程方面,上游南盘江、北盘江以及广西地区,在三四十年代兴建较多。比较著名的有:始建于1937年的云南省宜良县的龙公渠;始建于1940年,于1943年竣工的弥勒县甸惠渠;始建于1941年的广西柳州凤山河一期工程;1942年始建的广东乐昌县西坑水灌区,都是带有拦河坝的有坝取水渠系工程。珠江三角洲近百年来新修堤围多集中于顺德、新会、中山、东莞各县并向各大口门以外的沙洲扩展。防洪方面,1915年珠江下游发生大水灾,7月10日西江高要站调查流量达54500m/s,7月11日北江石角站最大流量22100m/s,广州被淹7天,大量堤围被冲毁,淹没农田648万亩,灾民378万人。防洪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清末以来,关于珠江下游防洪的主要意见有:上游进行水土保持;西江开分洪河道,减少三角洲洪水压力;疏浚入海水道和裁弯取直;修建拦洪水库和水闸;整治堤围等。实际做的主要是加固堤围,同时也结合航运,疏浚了一些下游水道,修建了几座现代水闸,著名的有东江的马嘶闸、北江的芦苞闸和西江的宋隆闸等。其中1920~1924年间修建的芦苞闸,规模最大,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清除了逾200km面积的积涝,防洪状况稍有改善。航运整治方面(尤其是三角洲水道和西江及其支流)取得了一些进展。始建于1937年的云南开远水电站,是珠江流域早期的水电站之一,装机两台,每台容量1376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