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笔记(1月30日)放羊娃逻辑

1

刺激消费

1月9日,第九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在上海举行。经济学家林采宜受邀出席并作出演讲。在会上,林采宜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前两年我就说过,把钱花光,为国争光。爱国主义怎么爱呢?很简单,花钱就是最好的爱国方式。”
我觉得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扩大内需的关键,国家也通过各种方式鼓励消费,刺激消费是促进内循环最重要的手段。但林教授的说法有些偏激,把消费跟爱国扯在一起,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并不意味着爱国主义必然与消费挂钩,更不等于爱国就是“把钱花光”。是不是“不花钱”就是“不爱国”?是不是“花钱越多,爱国越深”?“花多少钱”才是爱国?是不是只有“有钱人”才配“爱国”?

2

草包书记

澎湃新闻消息,贵州毕节一小区居民任女士在小区业主群质疑,业委会不召开业主大会,擅自让新物业公司通过试用期行为,不满社区支书刘某的“开不开业主大会,怎么开是业委会的事”的回应,骂了刘某“草包支书”。刘某随后报警,任女士被毕节市七星关区洪山派出所民警用手铐从贵阳铐到了毕节,并被行拘3日。
在微信群骂了一句草包书记就被行拘,还是跨区域行拘,这肯定是滥用了公权,如果说这样的话都要行拘,谁还敢说话,只能当哑巴了。我看这个书记和执法人员的确都是草包。
好在后续有了结果,澎湃新闻报道:作出行政处罚的涉事派出所所长、分局副局长和毕节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已登门道歉。当事人已经口头提出了国家赔偿。但没有提对这个刘书记如何处理,也没有提是否以权谋私。期待有后续的结果。

3

容器和机器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在关于教育的演讲中说,中国教育没有突破“放羊娃”的逻辑圈,教育不把学生当人。他说:最初,我们的教育是知识本位。把它形容为“容器”,学校塞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价值向能力本位转移。在老师看来,学生就是机器,要努力使他们具备各种能力,解决各种问题。无论是容器还是机器,我们都没有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公民意识、生活、情感、交往、健康、悲悯等等人的基本属性,都被忽视。只把学生当成容器和机器,没把他们当成“人”

学校是个小社会,学生到学校是要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传递知识,那么,在目前的网络时代,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未来,教育的本位要从知识、能力向“价值体系”转变,这才是好的学校教育。那么,什么是教育价值体系,应该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

4

放羊娃

放羊娃的故事:问放羊娃,“放羊干嘛呢?”“赚钱呢!”“那赚钱干嘛呢?”“娶婆姨呢!”“娶婆姨干嘛呢?”“生娃咧!”“生娃干嘛咧?”“放羊呢!”······    我们的教育其实也陷入“放羊娃”的圈圈:读书、学奥数,上大学,找个好职业,然后买车、买房、娶媳妇,然后生子,然后孩子读书、学奥数······

如果教育成了这样,放羊与上学并没有本质区别,忽视了教育的其它功能,正如刘长铭说:只把学生当成容器和机器,没把他们当成“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