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疵,不可交。人无癖,枉一生
明代张岱曾经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就是说没有瑕疵和癖好的人不可以交往,因为这样的人要么没有真情,要么用情不能长久,都不是交往的好人选。
无独有偶,明代袁宏道也对有癖好之人甚为推崇,他认为世间之人,每日辛苦奔波,受风吹日晒之苦,满心都是小心翼翼的算计和维系,不过就为了区区一点名利而已。与其如此,倒不如和那些有癖好瑕疵之人交友来的洒脱随性了。
一
王羲之爱鹅
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便是个有癖好之人。
世人说起王羲之,大都夸赞他书法独步天下,不愧“书圣”之称。其实,王羲之的癖好除了书法,还有白鹅。
宋·马远《王羲之玩鹅图》
他爱鹅能爱到什么程度呢,据《晋书 ·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爱鹅成痴,只要听说了哪里有白鹅,千方百计也要看上一眼。一次,王羲之听说会稽一位老太太养了一只上等的白鹅,不禁大为动心,急忙派人高价去求购,可老太太出于种种考虑,却不肯卖掉这只白鹅。
王羲之听说后,干脆亲自去找老太太买鹅。要知道王羲之可是一字难求的书法大家啊,老太太一听说这么牛的一位大人物要来,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接待了。
这时,她想起王羲之喜爱鹅,于是灵机一动,将那只白鹅杀了烹饪,用来招待王羲之。
王羲之到了后,听说白鹅已死,不禁大为懊恼。他爱鹅的癖好,由此可见一斑。
二
陶潜爱菊
晋代爱物成癖的人,除了王羲之,还有陶渊明。
陶潜爱菊,就是以菊花寄托自己的内心,寻求一份不为世俗污浊的清明世界。
陶渊明是种菊之人,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是采菊之人,他在《饮酒》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是食菊之人,他在《和郭主簿》中说:“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北宋-赵令穰《陶潜赏菊图卷》
陶渊明爱菊,便是爱菊的那份隐逸之风。这又何尝不是陶渊明自己的写照呢,交友当选陶潜,有癖好,方有性情。
三
莼鲈之思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吃货的故事。
西晋有个叫张翰的官员,他虽然不是娱乐明星,却是个十足吃货。
可惜这个吃货被派到洛阳去做官了。对于张翰来说,中原虽好,到底不如家乡吴地。牡丹虽艳,却美不过吴地的蕨草。
有一天,张翰在洛阳见过秋风乍起,想起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家乡莼菜丰收的季节,此时吴地的鲈鱼也正是最肥美的时候,想着想着,张翰忍不住想尝上一口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
可张翰有官职在身,不能擅离职守啊。然而美食当前,诱惑难挡,爱吃成癖的张翰毅然决定辞职回家乡吃大餐去。
有人问张翰:“您可以一时生活很快乐,难道你没想过百年之后的名声怎样吗?”
张翰说:“给我百年之后的名声还不如现在给我一杯酒”。
诚然,人们总是为了蜗角虚名奔波终日,倒不如和张翰一样颠其古之狂欤,癖其古之狷矣。
这世间有癖好之人,大多是有趣味之人。正如明代袁宏道所说:“嵇康之锻也,武子之马也,陆羽之茶也,米颠之石也,倪云林之洁也,皆以癖而寄其块垒俊逸之气者也。”没有瑕疵的人是可怕的,没有癖好的人是无趣的。对事物无法投入真情的人,又如何能以真性情待人呢?与人相交,当选有癖好瑕疵之人。
人无疵,不可交。人无癖,枉一生。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