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文化,失文化?

邯郸魏县有三宝,“煎饼饸烙豆腐脑”;河北保定有三宝,“铁球酱菜春不老”;东北三省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明眼人不难发现,从县到省的“三宝”们虽各有不同,但“食物”都充当着绝对的“主角”。只不过随着消费能力的丰俭而略有层次的高低而已。也难怪,谁叫“民以食为天”呢。

但整日以“食”为天,是否会引发“坐井观天”的短视现象呢?俗话说“旁观者清”,清代第一任外国税务司、英国汉学家威妥玛在私人日记中曾就国人对饮食的狂热做过专门记录。

他穷形极相地说:“中国总理衙门其规矩与欧洲各国之外部,迥然不同。凡各国使臣至总理衙门,必具酒果,王大臣以次陪客同坐,一若以饮食为交涉之要务也者”。外交大臣们难道是学当年曹丞相“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这些“夷人”“非我族类”,是否会像关羽一样被感动确实是个问题。又或者是秉承“吃人家的嘴软”的古训,想要用“糖衣炮弹”将几个洋人轰成“软柿子”。

可事实证明,近代以来洋人们“吃中国”却是“越吃嘴越硬”。那么既然不是为了“折冲于樽俎之间“,这“觥筹交错”背后的意义又何在呢?答案出人意外,国人恰恰是“为吃而吃”,且“吃”的彻底、“吃”得痛快、吃得尽情尽兴,忘记一切。

因为,除“吃”之外确乎无事可做。威妥玛紧接着便道出了其中三昧——“中国虽事权不一(“执政者不莅民,莅民者不执政”),然大臣仍不敢各抒己见。每使臣发一议论,则各人以目相视,大臣视亲王,新入署之大臣,又视旧在署之大臣。若亲王一发言,则各人轰然响应,亦莫非是言。若亲王不言,诸大臣必不敢先言也。

一日,余至署,诸人相顾,无敢先发一语。余不能复耐,乃先发言曰:'今日天气甚好。’而诸人尚不敢言。惟沈君某者,似觉不可复默,乃首答曰:'今日天气果好。’于是王大臣莫不曰:'今日天气果好。’不啻如犬之吠影吠声云”。看看,封建专制已窒息了人们心中最后一抹“创新”的火花。从人到事,一切都是“老”的,一切都是“旧”的。何止是“万马齐喑”,简直是“万马皆死”,留下来的不过是吃饭穿衣的“行尸走肉”而已。

难怪孙中山会概叹百年来中华文明只有“饮食一道”不退而进,今天想来我们还会为祖先的“好吃”感到脸红。那么当年“舌尖上的大清国”是否也吸引了全球人的味蕾呢?

在清代佚名所著的《竹头木屑》一书中记到,有名清代的驻外大使为了争取厨房间的盐酱小利,竟不惜屈尊去当涉外宴席中的“厨役”。他的一客“小炒肉”尽得“京津菜”精髓,吃得洋人们吮指不已。谁知他竟穿着官服跑出来特意炫耀了一番。这下不明就里的老外纷纷猜起了他的“身份”,有的甚至以此押宝设赌,“美食外交”的“首秀”就成了外交史上的大笑话。

看来过于讲究“饮食之道”以至于到穷奢极糜的地步确实不是大国崛起的表征。所以我们才会为“反奢侈、反浪费”叫好,为“贵族菜”平民化捧场,并从“2014年国宴”清新淡雅、简单朴实的菜式中看到希望。

责编 / 西子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