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时隔26年回国,看到墙上写的一句标语,顷刻间泪湿满襟
1971年7月20日,经过长达2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杨振宁终于成功抵达了上海国际机场。
时隔26年,重新踏上祖国的土地,呼吸到故乡的空气,让他激动得无法自已。尤其是看到年迈的母亲,站在出站口翘首以盼的画面,让他非常激动。
之后几天时间里,他去了很多地方参观,见了很多多年不见的亲友,非常迫切想要了解新中国的发展面貌。
大概是8月初,杨振宁来到了北京,住进了著名的北京饭店。结果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饭店的某堵墙上,他看到了一句标语。
几乎是顷刻之间,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从他的内心深处奔涌而出,让他久久无法平静,泪水瞬间打湿了眼眶。
这里面,有激动,有自豪,却也有一丝负疚。回想自己过去26年的异国生活,杨振宁深受触动。
之后,身为一名世界知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坚定地踏上了一条漫长的,艰辛的,光辉的,助力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和促进中美交流的道路。
▲1971年8月,杨振宁在母校崇德学校(今为北京第三十一中学)门前
一、坎坷回国路
杨振宁访问中国的时间,是1971年7月。这是中美关系破冰的关键之年。
在此之前,先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70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与毛主席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后是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受到毛主席的热情接待,中美由此实现了“乒乓外交”,俗称“小球转动大球”。
这一切都表明,中美长达20年的冷战史,可能要结束了。
消息传回美国时,杨振宁绝对是其中最激动的一个。因为这意味着,他可能可以回国了。
从1945年离开祖国,到1971年,长达26年时间里,他很多次都希望回去看看。但迫于复杂的国内国内形势,以及他特殊的身份,始终没能成行。
到1971年初,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突然患重病住进了医院。这让杨振宁更加迫切想要回国看望父亲,避免留下终身遗憾。
▲杨振宁
在这种强烈的欲望下,当他从报纸上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看到美国政府登了一个告示,说中国已经从美国公民不能任意去的国家名单中被取消了的时候,心情大为振奋,立刻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回国探视。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于是,他立刻联系了美国政府,郑重通知了自己决定回国的计划。然后,他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很多天后,白宫科学顾问回复了,同意杨振宁回国,不过无法帮其办理签证。
收到这样的回复,杨振宁既高兴又痛苦。眼看着计划将要成行,如果因为拿不到签证,而无法回国的话,他可能将遗憾终生。
正当他不知所措的时候,国内却突然传来新消息。原来,不知是通过什么渠道,中国国务院偶然获悉了杨振宁想要回国的计划,表示非常支持,希望为其提供帮助。
于是,在中国政府的暗中协助下,杨振宁最终顺利地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签证。仅仅五天后,杨振宁就迫不及待登上了法国航空公司从巴黎飞往上海的飞机。
▲1971年,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给杨振宁签发的《入出境签证》
时隔26年,终于踏上了这趟魂牵梦萦、刻骨铭心的返乡之旅,杨振宁激动的心情时完全无法用笔墨形容的。
据悉当他坐在巴黎机场候机室的时候,因为实在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便给自己的好友,同在美国工作的黄克孙,写了一封充满炽热情怀的书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开头第一句话是“我此时此刻正在飞往上海的飞机上”。短短15个字,让同是华人的黄克孙(祖籍广西宁明)也无比地激动,仿佛同在一班飞机上。
事实上,不只是他们两个人激动,全世界所有的华人,尤其是美国的华人科学家圈子,都激动不已。很多人都关注着杨振宁的一举一动,希望通过杨振宁的这趟旅程,来决定他们今后的选择,回或不回,现在回还是以后回。
▲杨振宁与黄克孙
二、回到祖国
7月20日,航班从巴黎起飞,经过雅典、开罗、卡拉奇、仰光,在缅甸短暂停留后,终于从云南进入了中国上空。
当听到机长说“我们已经进入中国领空”时,天知道杨振宁的心情有多激动。“中国”这两个字,很长一段时间里,总像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终于实现了。
傍晚时分,飞机抵达了上海国际机场。在出口,杨振宁看到了年迈的母亲带着几个弟妹们,在翘首以盼等待着他。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随后,杨振宁去了上海华山医院,看望了病重的父亲。
▲杨振宁在父亲病床前
杨振宁的父亲名叫杨武之,也是一名留过洋的高材生。巧合的是,他们父子俩都是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博士。不过不同的是,杨武之当年一毕业,就回到了祖国,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而杨振宁并没有。
面对病床前的父亲,杨振宁其实是底气不足的。因为他当年是不顾父亲的反对,加入了美国国籍,虽然他能说服自己,此举是为了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他却无法说服自己的父亲。
杨武之之所以反对,是出于一个中国人传统的家国情怀。在他看来,加入别国国籍,仿佛就意味着背叛。这是他无法接受和理解的。
杨振宁当时其实不这么认为,虽然他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他内心并没有改变对中国的喜爱和认同,并没有改变他对家人和亲友的思念。
父子俩为此曾发生了许多冲突。用杨振宁的原话说就是,甚至直到临终前,“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杨武之一家三世同堂的合影
不过虽然父亲不理解,杨振宁身为长子,对父亲的爱和尊重是不可能改变的。因此在1971年,中美破冰的信号刚刚闪现的时候,他便冲破千难万难,成功回到了祖国。这也让杨武之稍微感到一丝欣慰。
看望了父亲之后,杨振宁又去了很多地方,还专门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合肥。
最后一站,他来到了北京。这也是他此行最看重的地方。
他先后拜访了青少年时期的好友邓稼先、西南联大的同窗黄昆,又拜访了他敬重的老师吴有训、周培源等;人生中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岳父杜聿明将军。这所有的人,都让他感到非常激动。
▲杨振宁的妻子杜致礼,是当年国军名将杜聿明的亲生女儿。
不过,更让他激动的,是在下榻的北京饭店里,偶然看到的墙壁上写的一句口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是毛主席的诗词,杨振宁几乎是一眼就认出来了。因为在此之前,他尚在美国的时候,就曾阅读过毛主席诗词,并打心底里,佩服毛主席的才华,喜欢他豪迈的诗人气质。
短短两句诗,杨振宁看了许久。通过这短短14个字,毛主席精准概括了中国革命的坎坷历史。
当年,为了拯救被奴役的穷苦农民,为了打败日寇,为了推翻国民党黑暗统治,无数共产党员和群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这些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最终浇灌出了胜利的花朵。天地翻覆,日月重光,新中国诞生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取得了伟大突破。中国的天,终于“焕然一新”了。
▲清华大学杨振宁办公室,至今还放着当年的《石溪通讯》。
面对如此伟大的成就,身为一名华人,杨振宁怎能不感到自豪,不感到骄傲,不感到佩服和震惊呢。
然而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又是愧疚和难过的。几十年来,他没能像自己的好友邓稼先、黄昆,以及许多老师那样,热情投身在这过程中,甚至没能为新中国做出什么具体的贡献。
事实上,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持有的是中国护照。当时,他是以中国人的身份,拿到这个荣誉的。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事实,其实就足以让中国科学家在全世界人面前扬眉吐气,足以证明中国人的智慧,足够打击欧美人一直以来对东亚人的鄙视心理。
不过,杨振宁当时却不以为然,他更敬重的是好友邓稼先。身为新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所付出的牺牲和所取得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是足以名垂千史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当他看到墙壁上书写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时,内心的负疚之感,越来越沉重。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让他久久无法平静,甚至在之后很多年里都无法完全释怀。
▲杨振宁和邓稼先等人合影
三、大胆预言
结束那次中国的访问之旅后,杨振宁开始投入到帮助新中国发展科技事业的工作中去,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事情。
首先,1971年回到美国后,他开始在各大城市公开演讲,介绍新中国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取得的伟大成绩,希望改变美国普通大众对旧中国刻板的印象。
虽然很辛苦,甚至很冒险,但好在他做的这一切,事后证明都是值得的。
在他的带动下,很多美国人对新中国的态度友好起来,还感染了很多美国华侨。很多华侨中的知名学者,先后回到了中国探亲、访问、旅游,并开始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出谋划策。
因此有人评价说,“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科学家访问中国的第一人,也是架设起中美之间科学家友谊和交流桥梁的第一人。光是这方面的贡献,杨振宁的成就就是无人能及的。”
▲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杨振宁
除此之外,杨振宁在之后几十年时间里,还做了大量的促进中国科技发展以及中美交流的工作。
1973年,国际高能碰撞会议在美国召开,杨振宁亲自向中国学者发出邀请函。并在对方抵达的当天,亲自开车去机场迎接,为他们提供便利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而类似这样的事情,杨振宁做了很多次。
1980年,杨振宁在自己任职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内,亲自发起了一个专门资助中国学者访美的基金会——“与中国教育交流委员会”。所需的资金都是由他本人,在香港、美国等地亲自募捐而来的。而类似这样的基金会或研究会,杨振宁亲自发起或协助成立了很多个。
除了这些科技方面的专业事情,杨振宁在中美政治和文化交流上,也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1977年,他在百忙之中,出任了“全美华人协会”的会长,并顶住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种种刁难,忍受种种非议,做了大量的扩大中美交流渠道的活动。
1979年,邓小平访美。杨振宁又以“全美华人协会”会长的身份,盛装出席了欢迎宴会,并现场发表了非常热情洋溢、感人至深的欢迎词,当场向邓小平和全体华人,表达了自己身为中华儿女的拳拳之心。
▲1979年,邓小平和杨振宁、杜致礼在华盛顿。
抛开以上所有,杨振宁对中国科学事业前景,做出的最强大、最明确的支持和肯定之一,应该是在1993年。
当年4月27日,时年71岁的杨振宁,在香港大学做了题为“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的演讲。
在演讲快结束的时候,杨振宁说了一个大胆预言:“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极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强国。”
一言既出,台下议论纷纷。这可能吗?
当时中国经济还没完全发展起来,杨振宁却说她将成为世界强国吗,是为了吹嘘中国而故意说的吗?很多人不以为意。
杨振宁解释了自己做出这个预言的依据,简单说主要是两个方面。
首先,在他看来,科学工作其实并不难,主要依据四个方面,一是才干,二是纪律,三是决心,四是经济支援。
其次,在他看来,中国在二十世纪已经做到了前三项;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必然将四项兼备。届时,中国的科学工作,必然将迈上一条新的坦途。
因此,杨振宁在这样一个公开演讲中,大胆预测到2050年的时候,中国极可能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强国。
▲杨振宁
做出这样一个预测,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更需要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信任和支持。至少在这一点上,杨振宁是无愧于一个中华儿女的。
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他也许未能如邓稼先一样,为祖国做出具体的实际帮助。
但在1971年访问中国后的50年时间里,他圆满实现了当初父亲对他的期望——报效祖国,同时也圆满实现了,1971年邓稼先在信中对他许下的瞩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如今,杨振宁早已放弃美国国籍,重新回到中国人的身份。
从2003年定居清华园至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在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最终实现他1993年所许下的美好愿望,到21世纪中叶,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