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O“最看点” | 张力教授:晚期肺癌治疗的精准与创新
2020年11月12日-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承办,国际抗癌联盟、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协办的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美丽的羊城——广州召开。
本次会议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 而主旨报告作为CCO大会最重磅的内容之一,于11月14日顺利进行。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的“晚期肺癌治疗的精准与创新”专题分享,内容整理如下。
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近一半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如何改善晚期患者的疾病负荷,如何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是目前亟需攻克的难题。但近半个世纪以来,晚期肺癌的治疗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确立铂类药物的临床地位后,肺癌的药物治疗进程迅速发展;21世纪初,组织学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的诞生为肺癌治疗增添砝码;时至今日,分子分型指导下的个体治疗打开了精准治疗的大门,使得肺癌治疗再上一个台阶。
晚期肺癌精准治疗的中国之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依托了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这样的大平台,团结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CTONG)、中国抗肿瘤药物Ⅰ期联盟(ACTS)、中国肺癌罕见突变协作组(ROMA)的大团队,共同聚焦“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肺癌的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
成果1:优化EGFR突变晚期肺癌靶向
治疗方案
成果2:探索中国人群EGFR-TKI原发耐药
的机制
成果3:肿瘤异质性是EGFR-TKI原发耐药
的重要机制
成果4:联合治疗是克服EGFR-TKI原发
耐药的新治疗手段
成果5:优化ALK阳性晚期肺癌靶向治疗
方案
成果6:填补国产ALK阳性肺癌二线
治疗的空白
成果7:完成EBV相关的肺癌基因图谱描绘
成果8:建立野生型NSCLC一线化疗
联合国产免疫治疗的新标准
专家简介
张力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
肺癌内科首席专家
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
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CSCO肿瘤相关性贫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副部长
擅长肿瘤化疗,肺癌、大肠癌、鼻咽癌等疾病的诊治,同时担任《癌症》《临床肿瘤学》《Asia-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APJCO)》《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文版》《临床肿瘤学进展》杂志编委《Lung Cancer(中文版)》《中国肺癌杂志》等杂志的编委或责任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