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刺痛了“立邦们”的神经

6月13日,新民网的一篇报道引发涂料行业的关注。报道称,在上海市消保委最近发布的室内涂料调查结果中,“立邦部分产品含有游离甲醛及可溶性重金属物质的问题”(后证实是新民网在转载起标题时的理解失误)。这一报道迅速在涂料行业内部蔓延传播,反响强烈;但同时这篇报道很快就引起立邦方面的反驳,指称报道“存在事实性的误解”。

通过仔细研读这篇报道发现,立邦所谓的“事实性误解”是指,上海消保委的调查结果并未显示立邦产品存在被检出游离甲醛的情况,只是在可溶性重金属物质方面,立邦其中一款儿童漆产品被检出少量的铬,但其数值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仍为合格产品。

在此次检测中,与立邦存在同样或者类似情况的还有多乐士、汇丽和怡美三个品牌,甚至后两者在检出不止一项可溶性重金属物质的同时,还检出了游离甲醛或(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但新民网的报道也明确指出,本次比较试验共选取26件样品,对产品耐洗刷性、对比率、耐碱性等物理性能以及游离甲醛,可溶性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6件样品中,优等品4件、一等品11件、合格品11件。也就是说,这次检测并无不合格产品出现。

为什么一项并无不合格产品出现的产品抽检会掀起如此波澜?一方面是由于在当前社会氛围中,消费者环保意识的空前提高,使得其对于部分敏感产品(比如涂料)的环保性能产生了“质量洁癖”的心理,也就是希望购买到的产品在环保问题上没有任何一点瑕疵;另一方面,以立邦、多乐士为首的知名涂料品牌质量问题的时有报道,以及媒体的宣传效应,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对于涂料产品的“质量洁癖”心理,以至于一有涉及(甚至疑似涉及)这两个品牌的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便能引起巨大反应。

这种“质量洁癖”心理的产生并不能怪消费者过于吹毛求疵,消费者也只是出于购买到优质安全产品的一种追求;而在这种背景下,出现新民网报道所引发的反应,也再正常不过了。

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于:从立邦这一次迅速辟谣的做法可以看出,其实涂料企业尤其是知名涂料企业的神经也早已被形形色色的质量问题报道所刺痛,以至于一有这种包含“冤枉”性质的报道便展开公关行动;但在问题的背后,是谁刺痛了企业的神经?

从媒体的角度出发,因应消费者(读者)的需求,对类似质量问题这种敏感话题进行传播无可厚非,只要坚持客观、公正、中立的立场与态度即可;而消费者更是享有知情权,他们有权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甄别并最终决定购买产品的对象。

因此,刺痛企业神经的,极有可能是企业(不特定某个企业)本身。如果仅从涂料行业来看,由于产品特殊的属性,环保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涂料行业庞大的企业数量,其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各种乱象的存在,爆发产品质量问题并不可避免。在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快速提高的同时,这些质量问题的存在当然会越来越显眼,尤其是涉及知名品牌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企业唯有不断提升生产技术含量,才有望从源头上减少产品质量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

需要指出的是,在行业当前复杂的境况下,还是需要对企业多一份包容与谅解。这并不是说允许企业生产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而是说对于一些在合理范围内的质量瑕疵,也给企业提供一定的提高空间与时间。

get点

在此,小编要插个话,虽说这种“质量洁癖”心理的产生是出于消费者对优质安全产品的完美追求,而这个完美的“零……标准”于企业更是终极的奋斗目标。

只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当下,就算是在国外涂料恐怕都未能做到“零……产品”。而我们顶着一个当下无法实现的理想标准,硬着头皮向行内甚至外界宣称自己的是“零……产品”时,难道就不显突兀?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难道“非零……”产品就这么难以接受?我们在追求极致的过程是艰难困苦的,所以才有了国家对行业产品设立各种标准的意义,而我们不要忘记提醒消费者一点--但凡符合标准的产品,对于人们来说是不会影响其使用的安全性,而个中的隐患肯定是微之又微的。

只是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导致行内企业无法对消费者坦诚相对,拿不出勇气让自己实事求是,因为,如若自己脱离了群体--站出来承认当下涂料“零……产品“技术尚未成熟,便仿佛立马会让品牌跌落深渊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SO

请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是不是正是因为“零……”的说法提多了,才最终导致了消费者的“质量洁癖”,一旦出现不是“零……”的情况,哪怕符合相关标准,也无法得到消费者的原谅。

涂饰商情∣有声的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