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重境界,你在哪一重?

慈怀君说

有人说他是凡尘俗子,有人说他是罗汉转世。
有人嘲讽他是不守规矩的酒肉和尚,有人崇拜他是济世救民的得道高僧。
他姓李名修缘,法号道济,却常常被人叫做“济颠和尚”和“济公”。
他的一生,没有大起大落,只有大彻大悟,以凡人之躯行渡世之事。
济公身在佛门,修行在世俗,成为了人们与佛门最佳的桥梁。
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如同一本书,能解出千万种智慧,而我们只稍提一句,看看他如何走过了人生的三重境界,从懵懂到困惑,从迷茫到顿悟。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念念不忘朗诵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电视剧《济公》第一集,介绍济公出家的经过,讲济公在洞房花烛夜出家为僧,入寺三年,晨钟暮鼓,堪为表率。
三年后回家探亲,知道爹娘妻子皆因自己当年不告而别备受打击,死的死,病的病,疯的疯,不由得懊悔当初,仰天痛哭离去,再未回寺中。
之后,才有了吃肉喝酒、劫富济贫的疯和尚济公。
可实际上,济公出家的过程,远比电视剧曲折得多。
济公原名姓李,名修缘。李家世代信佛,乐善好施。
父亲李茂春年近四十,还未有子嗣,便去国清寺拜佛求子,道济出生后,国清寺住持性空禅师为他取俗名修缘。
李修缘长大后聪慧非常,无书不读,吟诗作赋,提笔成章。
有一日到寺中游玩,得知寺中有人发愿,想要捐款一千贯剃度一个僧人,但因为寺中待剃度的幼童过多,便以一道题为考较。
李修缘一时好奇,就要了题看,看到了又忍不住不答,就接了两句:
“净眼观来三界,总是一椽茅屋。”
寺中长老见到这个回答,觉得他慧根非凡,第二天就亲自到李家,问他同不同意出家。
李修缘说,出家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有三件事让我难以答应:其一,我尚且年幼,不谙世事;其二,我父母尚在无人供养;第三,遍观天台僧众,无可为师。
长老无言以对,黯然离去。
几年后,李修缘父母病逝,李修缘在灵隐寺遇到了让自己心悦诚服的师父,才出了家,法名道济。
出家易,修行难。
道济出家没多久,就去找庙里的长老,申请还俗,原因有两个:一面是坐禅难,坐不稳,掉下来又要被师兄打;另一面是寺中不能吃酒喝肉,单吃粥又吃不饱。
长老怎么肯让他还俗,三言两语就想把他打发回去。
结果道济做事更加不通常理了,先是把长老一头从禅床上撞的掉了下去,然后又把旁边坐的和尚也撞了下去,一边撞还要一边大笑:妙啊妙啊好玩好玩。
有人说他疯癫了,道济也不在意,倒是长老觉得道济这样的疯癫说不定开悟了,就找机会和他对了几句佛语试探了一下,道济果然回答的很好。
可是,佛门之地,规矩众多,道济这种疯癫的行为终归是有人看不下去,就有人向长老告状,希望可以责罚他。
长老回答说:
“禅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何为颠?颠者乃真字也。”
道济看破了,悟透了,所以虽然看似疯癫,但可以与长老用佛语对答如流。
人们没看破,没悟透,所以只看到了他的疯癫,却没看到他疯癫背后的本质。
有句话说,不要以貌取人。
这里的貌指的不仅仅是相貌,更是指一个人的表象。
只对自己好的人不一定就是好人,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坏人。
懂得这一点,才能在人生的路上少踩几个坑。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道济变成济颠后,做事更加癫狂了。
别人念经他望风,别人做事他发呆,别人吃素,他大酒大肉,成为了有名的“酒肉和尚”。
这一点,也成为了他一生中争议最大的地方。
其实,历史上还有一位因为吃肉喝酒而留名的和尚。
明朝末年,战火四起,张献忠杀人如麻,据说还留下了著名的七杀碑,碑文写道:
“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张献忠攻打重庆时,在城外庙中驻扎,看到寺中和尚,便想要逼他们吃肉喝酒。
和尚们面面相觑,谁都不愿意破戒,这个时候,便有一个叫做破山的和尚站出来说,只要他攻城后不屠城就答应。
张献忠同意后,和尚便席地而坐,端起酒说,“我以酒代茶。”拿起肉说,“我以肉作菜。”坦然自若。
济颠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即是如此。
有人以为这句话不过是济公给自己所作所为的一句遮掩,也有人以为济公可以如此,自己便也可以如此。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句话还有后半句:
“世人若学我,如同坠魔道。”
关于济公吃肉喝酒,还有个故事:
有员外请济公吃鸡,跑腿的小厮偷吃了一个鸡翅,被抓到了后不肯承认。济颠便张口把吃过的鸡又吐了出来,变成一只活生生的鸡。
人们一看,果然少了一个鸡翅。小厮也只好认错。
吃肉进去,想要吐出完整的已是不易,更何况是吐出一只活生生的鸡。
无论这个故事杜撰的成分有多大,至少可以证明一点:济颠的修行程度与常人是不同的。
济公曾道: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这首诗虽然看起来是为济公吃肉喝酒做辩护,其实却暗藏了人生的又一个真相:
看一个人,不能只听他说了什么话,还要看他做了什么事,出于什么心。
如果嘴上向善,却做尽恶事,那念再多的佛也没有用;倘若一心向佛,即使被迫吃肉喝酒又能如何?
即使也是出于好心,想要学习对方的作为,也要先问问自己:
我是不是和他有一样的能力,一样的底气。
若没有,便是要先遵规守矩,踏实努力。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道济的癫狂,并非能被所有人容忍。
护着他的方丈圆寂后,他便被赶出了出去,转到了别的庙中,依旧喝酒吃肉,不修边幅,行事十分古怪。
有天路过一个古董铺,店铺内悬有一条三股麻绳,济公看到后张口就咬。
店主人和陪着济公一起闲逛的人好不容易才把绳子扯出来,出了门,济公就解释说,这家店的女主人怕是要死在这根绳子上,三股麻绳有一股还没有咬断,冤孽怕是还在这类。果然,过了几天店铺家女主人因为和丈夫吵架,上吊死了。
过了几天,济公走路的时候看到一个大酱缸,就爬上去大便,然后在酱缸壁上写了四句话:
你家酱一缸,内有毒蛇藏。若无老僧说,人口俱被伤。
酱缸主人知道他做了什么时候连声叫苦,不得不把酱缸扛去倒掉,结果却从酱缸里调出来两条赤练蛇,这才知道,他确实救了自己一家性命。
虽然他的行为与常人所见的和尚大有不同,但他在民间讲说佛法,救人于危难,又擅长医术,经常为人们看病治病,名声便渐渐大了起来,人们开始尊称他为“济公活佛”。
到了六十岁这一年,济公感到自己命不久矣,便回到寺中,与众人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自己命不久矣,请人来给自己剃头;第二件,是请长老来给跟随自己的徒弟去一个法名并为他剃度。
两件事做完,取来干净衣服换上,济公写下一绝辞世: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然后下目垂眉,圆寂了。
《无竞斋质湖隐》中,这样讲述济公:
“非俗非僧。非凡非仙。打开荆棘林。透过金刚圈。眉毛厮结。鼻孔撩天。烧了护身符。落纸如云烟。有时结茅晏坐荒山巅。有时长安市上酒家眠。”
这一生,济公由俗落发为僧,又从僧蓄发入俗世。庙里嫌弃他没规矩吃酒肉,人们却赞他是在世活佛。
这不是僧人固执不守规矩,而是人在其中,难以看破。
民众之所以称济公为活佛,是因为身在寺庙外,没有太多的桎梏阻碍,反而看到了他喝酒吃肉下的济世心肠。
跳脱于原有的限制之外,不在纠缠于世俗眼光,而是以一种自然纯粹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一切,看水是水,看山是山,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人生的第一重境界,叫做懵懂。
只看人做的事,听人说的话,变会轻易地相信一个人,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模仿学习,试图成为自己。
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叫做困惑。
看多了这个世界,就会发现,遵守规矩的人也许会吃亏,好人没好报,祸害活千年,所以纠结挣扎。
看山也朦胧,看水也朦胧,一切都不是自己看到的样子。
然后慢慢地丢失本心,被世俗眼光所困,好争长短利弊,为自己带上一个又一个面具,学会成为了一个社会人。
人生的第三重境界,叫做纯粹。
在这里铅华洗尽,圆融如意,任外面千万般变化,我却能秉持本心,岿然不动。
正如池莉所说: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