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德║屋角的石臼(散文)

  前些日子(农历10月15日),故乡又到了热热闹闹的“圆冬节”,我带着妻子、儿女回家过这一闽西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

  

  在村头,老屋的屋角落头,那个乌黑乌黑的石臼,静静地躺在那里,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似乎又在等待着什么!

  

  石臼,原系岩石中精美的块石,是整块的岩石。它被石匠相中后,被石匠从岩石层里小心翼翼地剥离了出来。又经石匠灵巧的手,一番精雕细凿而成。它远看似一只小盆子,近看又像一只大盆子,有如水缸。假若你想端起它,除非你是大力士,否则要二个壮汉,方可挪动它的位置。屋角的石臼还有个来历哩。

  

  传说,清朝嘉庆年间,上坑亭村中有一叶姓人家,生一男孩,取名叶黄牛。叶黄牛少年时就力大无比。一天,叶黄牛去看石匠凿石臼。石匠嫌他捣乱,碍手碍脚不好做事,要赶走他。叶黄牛嘟嚷着嘴离开了工地。下午,石匠又上工来了。石匠走到工地,一看简直就要气傻了。工地上的石臼一堆堆地叠在一起,石臼有成品,也有半成品,五六个叠在一起,跟叠罗汉一样。谁有此神力?石匠揣摩着,他知道遇上了能人,猜想定是叶黄牛做的好事,上午又没有其他人在场。石匠只好上门去央求叶黄牛,求他把石臼拿下来,并且答应,如果叶黄牛做到了,无偿赠送一个石臼给他。叶黄牛到了工地,他端石臼,就象端碗筷一样轻松地把石臼拿了下来。后来,叶黄牛就把石匠送他的石臼像头戴斗笠一样,头顶着石臼回家了。他把石臼放在屋角,让家里人舂米用,有时用来做盛水的水缸。

  

  在机电尚未普及的年代,石臼发挥着让世人耐与生存的功能。每天它要为主人舂米服务,为它的主人提供尽善尽美的物质生活。主人平时用它;如今,时代不同了,过“圆冬节”还是用它。用它做糍粑。“圆冬节”的头天,主人把石臼洗干净,糯米准备好。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家中的主妇便早早起床,把糯米用饭桶蒸熟。然后,唤醒家中的男人,把蒸熟的糯米饭倒入石臼。这个时候必须要两个人才可以操作。先是用棕榈木制成的木锤,绕着石臼内用力的碾,用力的捣,待把糯米饭碾成一团时,才改用捶,其姿势和开山炸石打炮眼差不多。石臼默默地承受着主人的捶打,尽职尽责毫不张扬。一边是年纪较长的在翻动糯米饭团;一边是年轻有力的小伙子有节奏用力地捶打,一般需要捶打个上千下,有时使木锤的还要换人哩。这时,糯米饭就变成了白白的、润润的、软软的,如膏、如面团、无渣,称之为糍粑。糍粑又分为粉糍粑和水糍粑。粉糍粑是用早已准备好的豆类营养粉粘上称为粉糍粑。营养粉是用黄豆、花生、麻子等,经锅炒后磨成的。水糍粑是用红糖或者白糖调匀在盆里,糍粑捏成半个拳头大小(粉糍粑亦相同),置入盆中,搅拌后待客用。村里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虽然,现在村里已经有了电动磨机。主人还是觉得用石臼亲切,做出来的糍粑更嫩、更润、味道更香。

  

  主人、远方的客人一同品着糍粑,喝着自酿的糯米酒,拉着家常,叙述着一年丰收的喜悦。主客同喜同乐,互致祝贺。

  

  石臼它没有炫耀,没有邀功请赏。它默默地退在一旁,默默无闻地注视着身边发生的一切。

  

  石臼又被主人遗忘在一边。有时只能充做盛泔水的角色,或者做喂牛的槽盆,随时还要遭受主人的冷眼和溪落。石臼的角色变了,但是它对主人的忠心没变。它又默默地静静地躺在一旁,主人要它干吗,就干吗。它从不计较,从不讨价还价,无怨无悔。它默默地祝福和祈祷主人来年的丰收,默默地等待主人来年的再次启用,发挥它的专长。

  

  屋角的石臼,无名的石臼,尤如无名之辈的人生。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江天德║山里人(散文)
江天德║买羊(短篇小说)
江天德║雨夜惊魂(短篇小说)
江天德║新村女人(家庭反暴力微电影剧本)
江天德║夺命假钞(小小说)

作者简介

江天德   男 1963年8月生,福建省清流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客家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现任清流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兼县客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和新闻报道等作品。出版散文集《乡关》《乡韵》《乡愁》,长篇小说《乡野》,民间故事集《定光古佛传奇》。主编有《中华客家祖山文化园楹联诗文》《定光文化研究》《中华客家祖山文化论丛》《清流客家古建筑》《清流客家礼仪》《清流古村拾遗――“三坑”记忆》和《清流革命遗址遗迹通览》等书籍。散文作品《茶树·茶籽·茶油》荣获第二届“古风杯”华夏散文大奖赛优秀奖,《怀念母亲》入选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课题,入编《收获灵感与感动》(60位著名作家和青少年共同阅读)一书。

编辑:张沛霖;校对:夏鸥

策划:张永胜;责编饶云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0)

相关推荐

  • 谭喜爱:舂糍粑

    舂糍粑 谭喜爱 在老家邵东,舂糍粑是过年前隆重的必不可少的庆典. 腊月初头,每家每户就碾好了几十斤糯米,每一粒糯米擦去一年风尘,闪亮登场,等待着二十八上甑子,舂出一个个圆圆满满.温暖莹白的" ...

  • 腊月里的鄂州民俗——揣糍粑

    每年到腊月间,鄂州有许多传统的年俗,什么腌鱼肉,烫饼折(豆丝),爆蚕豆,炒花生,揣糍粑--. "揣糍粑"可谓是鄂州地区特有的年俗之一,其特有就在于这个"揣"(  ...

  • 难忘家乡的春节(1)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不定期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本文作者:宁波阳光轮滑 我家乡所在的镇子在豫南大别山脚下,小镇 ...

  • [黄石文坛] 姚建林的随笔《打糍粑》

    打糍粑  春节愈来愈近,年味儿越来越浓了.我们当地的谚语云: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酿甜酒,三十样样有.虽然还没有到农历二十八,平常的人家还是早早地预备了年货,将那些古老的如仪式一般的活动抽时间一一安排妥 ...

  • 吕默 || 艾叶糍粑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吕默,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喜欢骑行,喜欢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座右铭是"接受平凡,努力卓越". 艾叶糍粑 清晨,微雨. 我慢慢踱着步 ...

  • 这个叫糍粑,好吃是好吃,就是做起来比较费...

    这个叫糍粑,好吃是好吃,就是做起来比较费时间 要提前两三天用水泡糯米,中间还要及时换水,要不然容易馊,就不好吃了. 泡好糯米后,要用石磨把糯米磨成水粉.磨成粉之后,再用布袋装起来,用石板压住,把里面的 ...

  • 林慕斌 | 冬至糍粑香

    那天是冬至,一大早就收到四妹从老家发来的信息:"二姐,冬至快乐!还记得家乡的糍粑吗?"我笑了,四妹的提醒,唤起我遥远而温馨的记忆. 在乡村老家过冬至,是入冬以来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清 ...

  • 【洞庭作家】万志勇/河西的糍粑

    河西的糍粑 作者:万志勇 河西的糍粑远近闻名.每到年关,超市里吃的东西实在是多,但是岳阳城里许多人仍然念念不忘河西的糍粑.在河西有亲戚的早早地请人定做,没有亲戚的托人捎带,人都托不到的就只有去街上寻了 ...

  • 散文||家乡的糍粑【征文】

    家乡的糍粑 又是一年春节到,此时身在他乡的我们,想到家乡的飘香年味,回忆着家乡每年此时打糍粑的情景,不禁吟出<七绝·有感家乡的人打糍粑>:"糯米香溢糍粑出,巧妇撒糖锅里熟.壮汉挥 ...

  • 常振华:家乡的特产――糍粑|散文

    张玲:赵州听蝉|随笔 文/常振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的家乡,江汉平原,物产富饶,特色美味数不胜数.我独钟爱糍粑,食之如怡. 圆圆润润,白白嫩嫩,一个挨一个,排列在案板.桌面上,等候东家和客人的 ...

  • 什房冲,我的故乡

    什房冲,隶属绥宁县唐家坊镇.早年属于罗连村(那时叫罗连大队)管割,后与下冲.新屋场.高家.洪家冲组成联兴村.笔者以为,什房冲之所以取名什房冲,原因很有可能为什房冲当时只有十户人家,或先祖为第十房妻氏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