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1111——合肥马拉松
公众号生日会报名:全球最大蔚来中心开业记(公众号生日会报名启动)
今天是11月11日,一个阿里创造的节日。我今年的目标是零购物。
除此之外,今天是2018合肥马拉松比赛日。今年的合马共有3万名选手参赛,其中全程7000人、半程8000人、迷你(5公里)6000人、亲子跑(2公里)9000人,选手包括来自美国、法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波兰、英国、德国、南非、新加坡、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荷兰、比利时等19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本次比赛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已85岁高龄,参加半程马拉松项目。最小的是才三个半月的婴儿,由父母带着参加亲子跑。
为了避开高峰和交通管制,我早上6点就出门赶往起跑点。8点开跑,我提前一个小时已经到达。
由于下周日要参加神户马拉松,所以合肥马拉松只报了半马。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是2013年的常熟半马,成绩是1小时51分。后来一次集体拉练跑到过1小时40分,这就是我当时最好的状态了。9月底的受伤,让我一度犹豫是否按计划参加。好在伤恢复的很快,几乎没有任何直接影响了。间接影响是我一个月没有跑步。
实际上,我已经整整四年没有参加马拉松比赛了。上一次参加,就是2014年11月的第一届合肥马拉松。那一次的全程成绩是3小时46分。中间几年因为工作的过度繁忙,再也没有机会参加比赛,其中包括错过了两次北京马拉松。新的生活状态下,我终于又可以回归跑步了。
而时隔四年再次回到的竟然是同一个赛场,让我多少有些唏嘘不已。人生轨迹有时与田径场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快慢,总会再一次经过固定的起跑点。
马拉松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节日,几万人共同运动的场面,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是什么感受。合肥对马拉松越来越重视。今天的开幕仪式宋国权书记和凌云市长都到场见证开跑了。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三万人共同开跑,不仅仅是留下六万只脚印,还有每个人长短不一的记忆。而对于有的人,是值得珍藏一生的。
待起跑区人山人海。
今天合肥的天气不是太好,但对于马拉松比赛来说,也不能说差。更低的温度,没有光照,更适合跑出好成绩。
八点随着一声枪响,几万人陆续通过起跑点。
半程马拉松的关门时间是三小时。我今天的策略是极其放松的跑,能紧紧卡住关门时间才好。这样我就是最后一个取得比赛成绩的人,所有在我之后的,都拿不到奖牌。事实证明,这绝对不是容易做到的。
通过起点之后,人群仍然拥挤。不断有人超过身旁的其他人,也不断有人落在了后面。
相比于之前比赛的极其认真准备,GPS手表、能量胶。我今天是很随意的。没有手表,连手机跑步软件都懒得开。更没有准备能量胶。就按照自己舒服的节奏慢慢晃好了。
第一次在国内马拉松比赛中见到轮椅选手!必须为这位兄弟鼓掌👏这也让所有有条件而不跑步的人羞愧。
真正的快乐都是最简单的。而能够明白这样才是真的快乐,有时的代价会是失去的惩罚。
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成功,而在于抗争和不服输。
途中经过下穿桥,别有一番感受。由于高度的差距,得以看到前面密密麻麻的人群,马拉松才是一群人的狂欢。为健身而狂欢。
这两位也不知道冷不冷,我觉得会,因为速度很慢。
十公里的时候,跟一位跑友聊了起来,然后发现住的很近,以后可以经常一起在杏花公园跑步。后面的路程一直和这位朋友一起边跑边聊天,这让后半段的时间过得很快。由此我给自己之后的马拉松比赛定下一个特别的目标,至少认识一个新跑友。
半程还是很短的,不知不觉就到了终点。多少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还是比关门时间要快一点。
今年合肥马拉松的奖牌很漂亮。
比赛的组织也不错。但我还是想吐槽一下赛道。
在我心目当中,一个城市的马拉松是要跑过地标的。在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是北京马拉松和上海马拉松。北马的起跑点是天安门广场。
马拉松是城市文化,到了中国很多赛事变成了郊区文化。合肥马拉松的主赛道在巢湖边,环境和空气虽然不错,但视野范围内太乏味了。尤其还安排折返,这让原本就空无一物的视野,变得更加空白。和第一届的进步在于,现在全程好歹把后半段安排到了建筑密集的区域。在体力接近透支的时候,需要不同的视觉呈现分散注意力。
郊区作为赛道,交通管制压力会小很多。但除了刚才说的视野,还有缺乏观赛和加油的人群,整体的氛围差了很多。
但愿有一天,合肥马拉松可以从三孝口起跑,跑过政务区、天鹅湖,再跑到滨湖新区。也但愿国内的马拉松赛事,都能回归城市。这样的赛道才更有吸引力。
今天结尾的话是,有过跑步习惯的朋友,一定要参加一次马拉松。这会让你更喜欢这项最简单的运动。
最后是每天都有的一段话:
如果关注了这个公众号,那就请定期来看看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觉得写得挺不容易,那就请点赞。
如果觉得公众号内容有共鸣或者有错误,那就写下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