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为了晚上方便照顾孩子,从其出生起就与之同床而眠,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越来越强,家长也会因过于宠溺孩子,舍不得与之分床而睡,这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首先,家长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与外界交往频繁,接触和携带致病菌的机率也较多,因成人抵抗力较强,往往不易生病。但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婴幼儿,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对外来致病邪气的抵抗力不及成人,若与大人同睡一张床,甚至是一个被窝,容易被大人身上携带的病菌所感染而生病。正如吴鞠通所言:“其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其次,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些具有挥发性成分的分泌物等,可经口鼻、肛门、皮肤腺体排泄出来,常带有一定的气味,若在空气畅通的情况下,这些秽浊之气会迅速扩散,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但在夜间密闭的卧室里,因空气流通不畅而导致秽浊之气浓度增高,婴幼儿接触这些高浓度的秽浊之气,而缺乏新鲜空气的供给,会让孩子感到呼吸困难,脑供氧不足,因而引起睡眠不稳、易做噩梦和半夜哭闹等现象。若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睡眠,会影响孩子脑组织的新陈代谢,严重者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小儿则更为不利。王烈教授就曾指出“人味毒”是小儿哮喘夜间发作、反复不愈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其次,家长在熟睡的过程中会因体位不当或拽扯被褥而不慎压住小儿或捂住其口鼻,影响小儿呼吸,特别是对新生儿来说容易造成其缺氧而窒息。特别是同在一个被窝时,孩子会因大人的搂抱、被褥过厚和包裹过严而使体温升高,汗出增多,出现伤津现象。最后,家长长期陪孩子一起睡,不利于孩子独立的性格的培养,特别是在孩子4岁以后,对男女性别差异会有初步的认识,并产生好奇。此时,若依然和异性家长同睡,会对孩子的两性认识产生一定影响,也会造成孩子过于依赖父母,情感脆弱的表现。同时,孩子与父母同屋,还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正常生活,对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不利。其实,孩子在2岁以前是可以和家长一起睡的,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情感的培养,但不是同床,而是分床。婴儿出生后,家长就可以在自己的卧室准备一张婴儿床以方便照顾,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温度适宜。这样不仅利于孩子的呼吸,也可防止熟睡时家长对孩子造成误伤,为其将来分室而睡打下基础。孩子2~3岁时,家长就可以找适当的时机与孩子分室而睡了。刚开始,孩子可能会不适应,但家长切勿因心疼而放弃。分室而睡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家长可以采取循序渐进和鼓励的方法,逐渐让孩子适应这个过程。比如在孩子睡觉之前,可以给他讲一些励志的小故事,待其熟睡后再离开,但不要急于关灯和关门,以免孩子夜里醒来因找不到父母而害怕。由此让孩子逐步适应只开客厅的灯或是卧室的暗灯,并逐步过渡到关灯、关门睡觉。并从陪其入睡到睡前短暂陪伴,再到让孩子自己回房睡觉,这样既不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也有利于培养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摘自: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作者:罗大伦,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