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和哮喘患者使用吸入药的几个小小错误,不仅白花钱,还延误了治疗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看呼吸

前不久,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组织了一场「慢阻肺患者如何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大赛」几十位慢阻肺和哮喘患者都参与了这场比赛,几位叔叔阿姨当场给大家演示了自己的吸入药做法,让「大家来找茬」。医生让大家指出他们操作中的错误和优点,勇敢上台的患者本以为自己做的十全十美,却没想到每个人都让医生挑出了错……

我们都知道,使用吸入制剂是将药物吸入气道来缓解气道阻塞,吸入疗法因直接作用于肺部,起效迅速、疗效佳。因此,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尤为重要!

大家来找茬

第一位叔叔

第一位上来演示的叔叔信心十足。这位叔叔患慢阻肺很多年,吸入药也用了很多年,操作看上去十分熟练,一气呵成,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示范完毕后,医生询问大家这位叔叔哪里做的不对。一位阿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每次用药就旋转一次,吐气之后深吸一口气,把药吸进去,闭住嘴,然后再吸一次,或者一共吸三次,这一次药量就吸完了。不能老旋转,不然药就过量了。」对此,医生表示了肯定。同时,对于吸药次数的问题,医生这样解释,「叔叔使用的是160微克的吸入制剂,所以是两吸,一天两次;如果使用320微克,那就是一吸,一天两次。

后来,叔叔谈到了自己在吸药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深吸慢吐;吸完药屏气10秒;吸完药以后要漱口;吸药的时候要抬头,把气道打开。医生表扬叔叔吸药很规范,再三强调让大家掌握这些小技巧,这都是大家平常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会影响疗效。

第二位阿姨

阿姨很快完成了吸入药的操作,其中有一点点小错误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

操作完毕后,医生指出了问题所在,低着头从下到上吸药是错误的,并做出了正确的方法,阿姨虚心接受,操作正确会对疾病控制更好。

第三位叔叔

这位叔叔胸有成竹,一边给大家讲述一边操作,思路清晰,还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叔叔根据自己的经验谈到,「我一般吸3次,但是吸入2次后就可以看一下(药量),实际2次就可以完全吸空。主要是方法做对了,1次完全可以吸空,如果方法不得当,那就要吸2次。」

这些常见吸入装置的错误,你有没有犯?

临床实践中,一部分患者不能正确掌握吸入装置的操作技术,影响吸入疗效。一项研究对使用pMDI和DPI装置的患者(患有哮喘或慢阻肺)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有86.8%的患者在使用pMDI期间至少出现1次使用错误、有60.9%的患者在使用DPI时至少出现1次错误。吸入装置的不规范使用,直接导致了吸入药物不能充分到达肺部,无法正常发挥吸入药物的作用,不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症状,从而影响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

常见吸入装置的错误操作种类 

另外,吸入装置的使用因人而异不同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手口协调能力不一样,吸气流速也不一样,因此需要为不同吸入药物的使用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比如老年慢阻肺患者和儿童哮喘患者常用的一种压力定量吸入装置,要求患者把装置放在口边,吸气的同时把手按下去,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差距在零点几秒内才能够实现有效吸入。有些老年人或者儿童的手口配合度较低,我们就不太考虑这种压力定量装置。还有一些干粉制剂对病人的吸气流速要求比较高,如果病人的肺功能太差了,吸气流速太低,这些干粉药物就很难通过气流带入气道,进入下呼吸道并且沉积发挥药效。所以除了药物本身,医生还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吸入装置。

为什么说吸药之前一定要洗手!

最后,医生谈到,这么多年以来,发现很多慢阻肺患者会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吸药之前要注意手卫生:一定要先洗手,然后把药拿出来,再上药、吸药。如果没有洗手,直接用手把药粒放入装置中,很可能将手上带着的细菌一并吸入,对身体造成危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