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浑浑噩噩,工作不温不火,如何摆脱这样的恶性循环?

不知道您的生活里有没有这样一种状态?

感觉无聊,浑身乏力,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整个人似乎迷迷糊糊,精神也不清爽。

有时候虽然也照常起床上班或是工作,但感觉自己仿佛没有睡好觉,浑身疲倦、酸疼沉重,就好像一脚踩在浆糊里,往前走黏黏糊糊迈不开腿,往后退又被粘住利索不起来。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恭喜您,您基本已经达到金·凯瑞在电影《好好先生》中一开场的状态。

金·凯瑞扮演的卡尔是个不折不扣的土豆。跟前妻离婚已经有三年,但他似乎始终没能走出来。他连电话也不想接听,拒绝好友的聚会邀约,工作上按部就班,升迁无望,而工作中,面对每一位前来申请小额贷款的客户,他一贯的回答都是:No!No!No!

如果您目前的状态和他类似,那我要第二次恭喜您,因为——您的生活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们一直在说,生命的状态在于流动和开放。所有大写的“不”实际上都是一个巨大的圆圈,把自己和别人隔离开来。

而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变化本身。即便您一直躲在圆圈里面,或是感觉自己已经成了行尸走肉,那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一定会有些什么事来打破您的常规!

对电影里的卡尔来说,遇到神秘精神导师Terrence的Yes Man讲座,应该就是发生在他身上最奇怪的事情了吧!

这个奇奇怪怪的老头有那么一大帮追随者,大家跟打了鸡血一样跟着他狂喊Yes,Yes,Yes!呃,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传销或是邪教的组织啊!

卡尔和我们一样,对这种状态有点儿拎不清,他本能得往后缩,脸上带着尴尬的笑容,但神秘导师却飞奔而来,要求卡尔跟自己订立只说Yes的合约。

听上去有点儿傻对吗?或者,众目睽睽之下,聚光灯照到脸上的感觉确实让人不自在,卡尔勉强答应,终于换来片刻的安宁。观众们欢呼着庆贺着,群声鼎沸、热情高涨。甚至在活动结束之后,每个人都热情得来跟卡尔打招呼,搞得他感觉越发不自在。

刚刚打开车门打算回家,有乞丐就要求来捎上自己一程。还没等自己拒绝,同伴就热情的说了Yes!

上了车,乞丐要来卡尔的手机开始煲电话粥,下了车又要走所有卡尔的钱。连乞丐自己都说,在刚才集会的门口,他的运气一直不错。

听上去像是个生活开了个大玩笑,对吧?卡尔摇摇头,打算掉头回家,结束这奇怪的一天。没想到,刚刚调转车头,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鸟不拉屎的地方,他的车居然没油了!

手机被打没电!钱全掏给乞丐了,深更半夜抛锚在公园深处,冻得瑟瑟发抖的卡尔只能拎着汽油桶步行去加油站加油!

我想,他内心深处此时一定省略了一万句骂自己是个神经病的台词吧!

在加油站,他遇到了骑着酷酷小摩托车的女孩Allison。Allison相信了他的故事,还骑车送他到公园。虽然素不相识,临行前Allison游戏一般的吻,还是让卡尔开始相信对生活说“YES”的魔力。

只要你深信每件事都要说YES,那神奇的事情也许就一件接一件而来!

周六老板喊你去加班?谁愿意啊?但既然一定要说YES,那就去吧。嘿,没想到,正是因为这周六都愿意来加班的姿态,居然获得了升职的机会!

学习韩语?好吧。学开飞机?没问题。学吉他?太棒了!真的投入去做跟平时不一样的事,你会发现生活有可能变得完全不同!

原来看上去有点儿神经病的上司,原来只是个很喜欢跟你混在一起,想要像你一样好玩儿爱玩儿的人呢!

开飞机的感觉真是太刺激啦,原来可以看到这么美的风景!

有人自杀不知怎么劝阻,嘿,跟他一起弹着吉他唱上一段,没准他就不想跳楼了呢?

面对每一个想要小额贷款的客户,把从原来的No、No、No通通改为Yes、Yes、Yes!你以为会闯祸了吧,但没想到,你是在帮别人实现他们原本不能实现的梦想,结果不仅是每个人按时还上贷款和利息,而且你还为公司赚了一大笔钱,因此当上了公司的合伙人!

够疯狂吗?当然!

爽吗?爽呆了好么!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真的让人拍案惊奇:

“世界就是一个大游乐场。当你是个孩子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一点,但一路走来,每个人反倒都忘记了。

有人也许会说,还不是因为电影里,每次主人公说YES的时候,后面都有好事儿发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哪儿有那么多好事儿啊?

这话啊,也对也不对。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件事儿都说YES。你也许每个电话都接,但有可能碰上的不是卖房子的,就是代开发票的。你也许努力对别人的每个请求都说YES,但最后却费时耗力,把自己累趴下。

你能对每一个问题都说YES吗?电影故事果然也料到了观众的反应,在故事的最后,卡尔和神秘大师再次会面,大师谈到了说YES的精髓:每次当你说YES的时候,不是因为你必须说,而是你发自内心的想这么说。

为什么发自内心的对生命说是这么重要?

阿南朵在《对生命说是》这本书中提到:说“是”,能改变你的生命。它是一种你对待生命的品质。

这么说吧,我们一般会用左脑和右脑去描述我们的大脑。左脑主管逻辑、推理、分析、语言、科学、计算等等,是我们的智力所在地。而我们的右脑被称为感官,往往是我们直觉的所在地,右脑往往是跟非逻辑、自发性、创造性和感官体验等联系在一起。

简单点儿说,左脑是理智的世界,右脑是感受的世界。

比如,我们在面对一顿大餐的时候,如果去分析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比例,或是计算卡路里的摄入量,我们虽然吃着食物,但我们却不在舌头和鼻子上,怎么能够享受这顿美妙的大餐呢?

生活中有很多主观经验,比如,听音乐、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吃一顿大餐。

感恩这些美好和不可思议的片刻,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接受的态度,凭借我们的感官,去面对整体经验。假如我们以头脑去体验,只会把它们分解成碎片。

就像《好好先生》里的台词,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大的游乐场。

当我们做每件事的时候,都能把我们的评判抛在一边,只是沉浸其中,去找到这件事好玩儿的地方,其实就代表,我们在每一个当下,尽情去享受这个片刻。

为什么一路走来,每一个人都忘记了这一点呢?我们所有的教育都以知识的教授为主,我们的左脑一刻不停,也吸收了很多我们在不经意间得到的零碎资料,包括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积累的对于对错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和不应该如何等等。

这些来自他人的概念、信念、价值观和偏见,并非来自我们自己本身的经验,久而久之,它成为我们体验生活、活在当下的制约。

总结一下吧,对生命说是,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可以接受新的事物来到你的生活里。

在电影里,卡尔从宅男变成来者不拒的参与者,虽然笑料百出,但他的确拓展了自己生活的边界。当他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公寓,闷在家里看碟的生活时,他已经为改变人生做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二,多多沉入感受当中,做个有趣的体验者。

做再多的事,如果不能把自己代入事情的感受中,只是局限在自己固有的想法里,那其实是“万般美景不入心”,做一万件事,也只是做同一件事——固守自己的经验里。

而做个有趣的体验者,才是真的跟每一件事情同在。我们常说生命的质量不再于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和浓度。真的把每一件事做到淋漓尽致,才算是真的活过一生。

第三,对生命说“是”,不代表不会发生生命中的“坏”事。

这里,必须把“坏”打个引号,其实好与坏,正是我们头脑的判断,它只是基于我们固有的观念或是自我的想法来进行判断。

如果我们可以放开心灵,勇敢去信任,那些所谓的“坏”事的结果,有时候是一份提醒,有时候是增长经验,有时候柳暗花明,会变成我们灵魂的另一种体验。

就像电影的开头,如果卡尔不是答应了乞丐搭车的请求,他怎么可能需要拎着汽油桶在深夜步行几公里去加油?而如果不是这样,他又怎么可能遇到自己未来的人生伴侣Alison?

如果他不是答应了发传单的人要去看一个奇怪的乐队表演,他怎么可能跟Alison第二次相遇?你看,人生的奇妙和诡异之处都在这里。

对生命说“是”,意味着对生命中遭遇到的任何状况说“是”,和生命一起流动。

对生命说“不”,希望事情和事实不一样,那是斗争,是挣扎,是活在地狱里。

一个是游乐场,一个是地狱,如何生活,全看您的选择。

对生命说YES,有时候和我们左脑求生存、要竞争的习惯背道而驰。

那怎么样才能提升我们生命的品质,让我们更好的活在每一刻的当下呢?今天的小练习,就让我们从把感官放入生活场景,尽可能多的去感受开始吧!

让我们闭上眼睛,慢慢放松下来,让我们的意识越来越平静。

回想起你头脑里,最近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吃饭的画面。仔细的沉入你的回忆中,一起去寻找那些细节:

这顿饭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就餐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餐厅?是中餐,还是西餐?餐具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特色?

吃的菜有哪几样?那一道菜你最喜欢?能不能具体说出那个具体的味道?和你吃饭的人有哪些?当时你们谈到了什么?大家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是热火朝天,还是有点冷场?是有些尴尬,还是大家不怎么说话?

感受一下你自己在这段饭中感觉到的情绪流动,你自己是舒服的,还是拘束的,是尽兴参与,还是盼着赶紧结束?

不管你当时的感觉如何,重新回到这个感觉中,感受在这样的氛围里,你吃到口中的事物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同?

通过这样细致的细节的回忆,我们让感官再次沉入这个经验当中,下次当你再吃饭的时候,记起这个感觉。

时时刻刻觉察自己,体验自己的感受,慢慢的,我们会放松我们的头脑,更多的学会顺流漂浮,随生命起舞的智慧。

 · end ·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作者介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