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率不足10% 别拿失眠不当病

“感觉自己并没有思考什么,但就是睡不着。”

“失眠会不会猝死?”

“失眠打卡,有没有和我一样凌晨3时还没睡的?”

不知从何时开始,能睡个安稳觉成了很多人每天难以达成的小目标。“随着生活习惯改变,越来越多市民有了失眠问题。近日,我在出门诊时,一上午就接诊了16位失眠患者。”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三病房主任王怀政告诉记者,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最新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这些失眠群体中,就诊率甚至不足10%。其中最大的误区是,许多人觉得失眠不是病,不用到医院就诊,就算是到医院的,多数也只是咨询而不是治疗。

和家人生了一次气,女子失眠一个月

王怀政介绍,失眠从专业角度上讲应该叫睡眠障碍,常见表现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睡不着;早醒,醒来后就很难再次入睡。睡眠障碍最常见的表现是睡了一觉像是没睡过似的,越睡越累。

近日,陈女士因为睡眠障碍到市第一专科医院就诊。今年34岁的她,近日突然出现睡眠障碍,每天都睡不着,还很多梦。

“家里人都说我睡着时直打呼噜,其实睡着时,我的大脑也非常清醒,身边发生了什么事都知道。现在,我感觉这觉越睡越累了。”陈女士告诉记者,被失眠折磨了一个月后,她实在是无法忍受了,便到医院来就诊。

“生活、工作压力大,焦虑,有精神心理疾病等人群,是睡眠障碍的高发人群。陈女士的工作很理想,而且家庭条件不错、家庭关系也很和睦,按常理来说,她出现睡眠障碍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是,一个月前,她和家人吵了一架,从而出现了应激反应,导致脑功能失调,出现了睡眠障碍。”王怀政告诉记者。

在陈女士的病情得到确诊后,王怀政对陈女士进行了物理治疗和睡眠指导,不久后,陈女士的失眠问题基本缓解。

“强迫”自己睡觉,男子“熬”出焦虑倾向

“在睡眠障碍患者群体里,焦虑是很常见的。越睡不着越焦虑,一焦虑更睡不着了,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王怀政告诉记者,近日,他便接诊了一位这样的患者。

赵先生今年64岁,刚开始时,他只是有几天没睡好,随后他就开始为这件事担心了。“我每天都怕睡不着,一躺下就开始‘强迫’自己,催眠自己快睡觉,但就是睡不着。”赵先生告诉记者,为此他还服用了一些助眠药物。吃药后,他想这回总算能睡着了,可半个小时过去了,依旧毫无困意。失眠大概持续了10个月,按摩、助眠药、泡脚、听音乐……赵先生想尽各种办法试了个遍,但几乎都没效果,甚至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情况。于是,他便赶紧到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王怀政诊断赵先生为睡眠障碍,且出现了焦虑倾向。经过对症治疗,目前,赵先生已经可以正常入睡,焦虑倾向也被纠正。

王怀政说,睡眠对于人体来说,是保护神经细胞的一种行为。长期失眠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大脑不清醒、工作效率或积极性降低、记忆力减退等,所以失眠问题需要被重视,以免影响正常生活。

睡眠障碍年轻化,16岁少年也“中招”

王怀政表示,近年来,睡眠障碍逐渐开始向年轻人“下手”。近日,他接诊了不少被睡眠障碍困扰的学生。

晴晴(化名)今年16岁,平时学习成绩优异的她,在一次模拟考试时发挥失常,成绩下降。从那以后,性格要强的她便给自己制定了繁重的学习计划,每天都学到很晚,即使妈妈催她睡觉,她都要再做一张卷子才行。起初是她对自己要求高,为了学习晚睡,后来她想睡都睡不着了。不仅如此,她还出现了记忆力下降、上课精神不集中、易激惹等现角,和同学一言不合便大吵大闹。老师将情况反映给父母,父母担心便带她到医院就诊。

经过诊断,王怀政表示,晴晴的症状是睡眠障碍所导致,与在学习上施加了太大压力有关。“不仅是学习压力,现在很多年轻人还喜欢夜生活,经常熬夜,然后通过看病、吃药去调理健康。有的人是想睡睡不着,而习惯熬夜的年轻人则是把身体最想休息的时间熬过去了,再就睡不好了。”王怀政告诉记者,睡眠障碍不分年龄,少年、青年、老年群体都常见,精神压力大、性格敏感或过于要强、心思细腻等人群也容易出现。

脑力劳动者神经紧绷,习惯了失眠困扰

孙女士今年36岁,工作原因,她每天都得抱着手机不撒手,时时监测数据更新。“没办法,我们得看住信息,各个社交网站都不能落下,每天神经都是紧绷着,偶尔做梦也都是工作的事。几乎没有安稳、完整的睡眠,手机一响就会睁开眼睛,能休息的时间也就两三个小时,整夜不睡都是常事。”孙女士告诉记者,起初是因为工作忙,想睡睡不得,后来是想睡根本睡不着了。

因为失眠,孙女士经常感觉头晕脑胀、恶心、心率加快,为此她还到医院检查过,排除了器质疾病后,才到市第一专科医院咨询。经过检查,王怀政诊断孙女士为轻度睡眠障碍,不需要治疗,但需要自主调整生活作息时间,到该休息的时间把手机关掉。王怀政说,除了老年人,学生、教师、IT行业、媒体行业等脑力劳动者因为压力大,也是睡眠障碍“偏爱”的对象。

医生提醒

王怀政表示,睡眠障碍是一种疾病,应该予以重视。预防睡眠障碍,首先,调整生活规律,尽量在22时至23时睡觉,不要觉得今天作业或工作多,就延迟、打乱生物钟。其次,减轻心理压力,对工作和学习有正确认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另外,王怀政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适当加强运动,晚餐尽量避免油腻食物。学生和55周岁以上群体,建议中午进行15分钟至60分钟的小憩,有助于晚上睡眠。

王怀政说,如果出现睡眠障碍,可以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开一些助眠药。如果出现长期入睡困难、早醒等情况且无法自行调整时,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专科就诊。

链接

北京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发布《2016睡眠与职业安全白皮书》,20.4%中国成人患“阻碍性呼吸睡眠暂停”,主要症状有频繁觉醒、睡眠片段化等。中国睡眠研究会发现,现代人当前的日睡眠时间比1900年减少了1.5小时。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