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矫正术丨科普-案例(中华整形大典科普总第1429篇)

 10W+中华整形大典医美公益科普平台

更简单读懂

今日科普

文源/中华整形大典医学编委刘莎莎   编辑/修阳舜

导语:

上睑下垂是眼整形美容中的常见伴发疾病。随着重睑术的日益普及,上睑下垂越来越得到手术医生及求美者的重视。

正常人:正常睑裂高度在平视状态下,上眼皮遮盖角膜上缘1-2mm,上睑缘遮住角膜上缘2mm以上或MRD14mm以上为正常。

轻度下垂: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遮盖瞳孔1/3以内,下垂量约为1~2 mm;

中度下垂:上睑缘遮盖瞳孔上1/3~1/2,下垂量约为3~4 mm;

重度下垂:上睑缘下落到瞳孔中央水平线或以下,遮盖瞳孔1/2~2/3或全部,下垂量约为4mm或4 mm以上。

上睑下垂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提上睑肌及MULLER肌出现的运动障碍所导致。

上睑下垂分先天性上睑下垂和获得性上睑下垂。我们这里主要说先天性上睑下垂。获得性上睑下垂后期在讲解。

先天性上睑下垂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动眼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所致。

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分类

1、单纯型:上直肌功能正常者。

2、上直肌功能减退的上睑下垂。

3、睑裂狭小者。

4、联动性上睑下垂。

先天性上睑下垂多为双侧,但两侧不一定对称。有时为单侧。常伴有眼球上转运动障碍(与上直肌运动障碍有关)。症状明显者眼睑平滑、薄且无皱纹。如瞳孔被眼睑遮盖,患者为克服视力障碍,抬眉视物,额肌紧缩,形成较深的皮肤皱纹既额纹。牵拉眉毛向上呈弓形凸起,以此提高上睑缘位置;或仰头视物,呈视物时张口状。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中,视力低下现象比较常见,而斜视、折射异常、散光、弱视等也与先天性上睑下垂有一定关系。

1、弱视,先天性上睑下垂弱视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2、斜视。导致弱视的原因中斜视占很大比例,其中外斜视较多

3、散光。近一半上睑下垂的患者存在散光。这是因为眼睑接触角膜的时间及力度加强相关。在矫正上睑下垂后对角膜的压力减轻,散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4、近视。上睑下垂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以手术为主。如果遮盖瞳孔,为避免弱视应尽早手术,尤其是单眼患儿。上睑下垂的最佳时机目前存在很大争议。笔者认为为5岁,这样患儿既可配合,减少使用人工材料的使用率,也明显降低了弱视的发生率和弱势程度。且为学龄前,也可以避免患儿入学后的心理问题。

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两大类

一、利用提上睑肌力量的手术。这是较为合乎生理和美容要求的术式。适用于提上睑肌功能尚未消失的中、轻度上睑下垂。

1、提上睑肌短缩术

2、提上睑肌前徙术

3、提上睑肌折叠术

4、节制韧带悬吊术

5、CFS术

此大类手术中操作时很少使用单独术式,一般为两种或更多种术式联合使用,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额肌力量的手术。适用于提上睑肌力量不足或重度上睑下垂。

1、直接利用额肌力量。即直接使用额肌瓣或额肌腱膜进行悬吊提拉上睑。

2、间接利用额肌力量。即使用自体或异体阔筋膜,或者人工生物材料作为悬吊材料将额肌与上睑连接以起到提拉的作用。

此类手术的缺点是不符合运动生理,术后恢复期较长,有时伴随终身不适感。

这个案例为22岁,男性,中度上睑下垂

手术方式:提上睑肌短缩术+提上睑肌前徙术。

术后一月,双眼闭合不全消失,额纹明显减轻。

这个案例为23岁,男性,重度上睑下垂伴斜视

手术方式:提上睑肌短缩术+提上睑肌前徙术。

术中过矫正,术后一个半月双眼闭合良好。

中国医美行业公益科普教育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