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气象学内经运气学中气象医学思想
【摘要】 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运气学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在古气象学背景下全面构建了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的系统医学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气象学思想。突出表现在:其一,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活动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具有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的变化规律;其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受气象变化的影响;其三,疾病防治着重强调“因时制宜”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古气象学;运气学;气象医学思想
1 运气学中的古气象学内容
运气学通过整体动态及全面系统的观察,主要研究大气环境中常见的云、雨、风、寒、暑、湿、燥、火等气象因素及其对自然界生物和人体的影响,其所涉及的古气象学内容主要有大气运动之气交、气象变化特征、气候季节划分、气候节律等。
1.1 气交
“气交”是运气学中所论及的重要古气象学概念,古人认为人类所生存的空间,充满着化生万物的大气。大气分为阴阳两大类,“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地阴阳二气升降不息,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上下交会,产生“气交”。人类生活的空间处于气交之中,《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并对气交的形式和作用做了具体说明。认为大气的升降运动,是空间因素与地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冷暖气流的升与降。大气运动和“气交”是产生各种气象变化的原因,如天气现象中最普通的云雨的形成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万物的化生和人类的生存 [1]。
1.2 气象变化特征
气象变化的特征统称为“气候”,它是对某一地区长期气象变化规律的总结。运气学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气候特征归纳为三个方面六种类型,三个方面即所谓气流(又称“气旋”)、温度和湿度三个构成气象变化的基本要素,六种类型即风寒暑湿燥火六者,统称为“六气”,是从我国的气候区划和气候特征方面研究气交的规律。“风”是大气对流而产生的气象特征,由于“气交”无处不在,因而风四季皆有,但以春季多见。风是运气学中所论及和使用的最普遍的一种大气现象,在六步之气中冬末初春的初之气候便为厥阴风木主令,气候特征为风;寒暑火(包括热、温)反映了大气温度的高低,而气温高低取决于日照时间和太阳光照角度,以及地势高低和风力大小。运气学将一年分为六个时间段,盛夏五月、六月的“三之气”为少阳相火主令,其气为暑,春末夏初的“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主令,其气为温,终之气为太阳寒水主令,其气为寒;燥湿是对气象中湿度的表达,湿是长夏季节(农历六月、七月)和中部地区的气候特征;燥是秋季和西部地区的气候特征,在六步之气中,分别为四之气和五之气。可见运气学中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对气象变化特征最简捷的表述 [2-3]。
1.3 季节气候的划分
各地区的气象变化都有相对固定的周期节律,称之为季节,季节反映了气象变化的规律。古气象学对季节气候的划分有四季、五季、六节、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等,运气学对这些都有运用。
四季,指春夏秋冬四时,主要反映气温的年周期变化,在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周期中,地球以赤道为轴心的南北极来回摆动,是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有明显四季气象特征的天文背景。运气学在四季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背景下,独具特色地构建了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医学气象学理论。
五季,是按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五个时段,其以寒热气候特征为主,又考虑燥湿等气象要素,更能反映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运气学以此为依据,把一年运气划分为五季,形成了主时五运说,每运各73.05日,每年约从大寒日起为初运木,主风;二运火,主热;三运土,主湿;四运金,主燥;终运水,主寒。
六节,又称为六季或六气,也是按照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六个阶段。按五行相生次序分为六步,称为“六节”,每节各有相应的气候特征与之相配,分别为风、热、暑、湿、燥、寒,故又称为“六气”。每步从大寒日开始,约主60.875日,主要见于运气学之中。其实质是把影响气候的气象要素归纳为六种,并以该六种气象作为常见气候类型,客观地反映了气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季节的交替和气候变化的时段,是将一年内太阳在赤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里。每月两个节气,月首的叫“节气”,月中的叫作“中气”,每个节气十五日多。每个节气的名称据该时间段内所特有的气象和物象而确定,反映季节寒暑变化、气温高低、霜露雨雪及其物候规律。运气学说的六步主气,就是以此为据,把一年分为六步,每步主四个节气,说明一年中各季节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病候特点。
七十二候之“候”是气候的意思,是计算气候变化最小的区划单位,每候有一个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我国气象的短期变化约五日,即五日为一个气候小周期,全年七十二候。 “候”是气象变化最直观的客观依据,也是运气学说的时令季节标志。
1.4 气象节律
“气交”产生了各种气象变化,“气象”变化虽然复杂多样,但随着天地阴阳运动规律有相应的变化节律,如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超年节律等,这些节律在运气学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日气象节律是以一昼夜为一个周期的气象节律,又称为昼夜节律,是受太阳运转日升夜沉的变化而产生的气象周期,其阴阳“气交”消长的变化类似于一年四季,“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这是运气学说所观察的最小气象周期。月气象节律是受月球运转规律影响而产生的气象周期,运气学依据月相变化来解释人体气血盛衰、对疾病的反应性及对治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年气象节律是太阳的视运动周期而产生的气象周期,是气象变化最明显、最稳定的节律,也是运气学说所运用的基本气象周期,如年四季节律、五运节律、六气节律、二十四节气节律、七十二候节律等。
超年气象节律是运气学说依据五运推移和六气变迁而提出的五年、六年、三十年、六十年气象节律。超年气象节律是日、月、地球运转规律之外因素形成的气象节律,是一种非固定的、特殊的阴阳消长气交气象节律。日、月、年节律均是固定的、常规的阴阳消长气交变化与气象节律,日、月、年、超年气象节律所表现出的气候、物候、病候,是运气学说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运气学中的气象医学思想
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运气学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运用了大量的古气象学内容,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实践,加以发挥,将其融会于医学理论之中,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古气象学,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医学气象学。因此,运气学实际上是运用古代气象学理论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防治规律而建立的理论,并通过“气候—物候—病候”的关系予以表述。
2.1 人与气象变化相应的生理观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和风热燥湿寒的气候变化。人的五脏与四时气候变化相通应,“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脾胃者,通于土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因此,五脏之气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尤其是四时气候的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四季气候的活动规律相适应。这种五脏外应五时的观点,不但认为气象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而且还认为经络之气的运行分布,气血津液的分布部位、分布状态、运行及代谢状况,以及人体的正常脉象等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 [4]。
运气学以四季气象变化为背景,以中医学特有的四时五脏理论为依据,构建中医运气理论。认为春日多风,气渐温;夏日炎热,长夏多雨湿;秋日干燥,气渐凉;冬日严寒,这是气候之常,为主气、主运的应时气候,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必要条件。人只有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但是,气候常有变异,有时甚至反常,这种干扰因素,就是客气、客运所主的气候。气运之至,有太过,有不及,从而产生胜、复、郁、发等各种异常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2.2 六气胜复的致病观
运气学将气象变化做为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素向·六微旨大论》也说:“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因素在正常情况下能够滋生、长养万物,称之为六气,六气太过、不及或非时而至,均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适应调节能力,成为致病因素,则为六淫,即所谓“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素问·五运行大论》)。
运气学认为六淫致病是运气学说病因的核心,指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不同的异常气候,具有不同的致病特点,即所谓“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素问·五常政大论》)。因此,运气学说对气候异常引发疾病的具体情况分为六气的“未至而至”、“至而不至”和五运的“太过”、“不及”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运用五运六气历法推算预测各年的气候特点和发病规律,总结其一般规律为“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关于六淫致病的病位,《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岁主藏害”,提出“以所临藏位命其病”,根据六淫对相应脏腑的影响,对其定位定性,即所谓“各以气命其藏”(《素问·六节藏象论》)。运气学认为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病证性质可循六淫所胜的方向转化。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太阴雨化,施于太阳;太阳寒化,施于少阳;少阴热化,施于阳明;阳明燥化,施于厥阴;厥阴风化,施于太阴,各命其所在以征之也。”六气循五行相胜规律,风向湿,湿向寒,寒向热,热向燥,燥向风方向转化,而病证性质亦随之改变。由于六淫有“各归不胜而为化”的特点,其相应脏腑器官的病变,亦可发生相应传化,以此可掌握疾病的传变方向。因此强调在审察疾病的变化时,要充分考虑六气盛衰胜复郁发之变,不要违背六气主时规律,即“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素问·至真要大论》) [5]。
2.3 必先岁气的治疗观
运气学根据四时气象的特点,提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的法时而治的思想。
一是因时制宜,即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四时气象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即冬季阴盛阳弱,病易寒化伤阳,治疗当慎用寒药,以免更伤其阳;夏季阳盛阴弱,病易化热伤阴,治疗当慎用热药,以免助邪热燔灼之势。否则必然会加重病情,产生严重后果。
二是治疗时要考虑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素问·五常政大论》说:“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东南方气候温热,西北方气候寒凉,居民若外出旅行或迁徙,就有“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的差别,治疗时“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方有疗效。
三是根据四时气候淫胜规律用药。四时气候有寒暑燥湿之别,药物性能也有寒热温凉之殊,因此治疗必须遵循人体气血顺应四时气候而变化的规律进行遣方用药,这是运气学运用气象学相关知识制订其临床用药的基本依据。就年度气候特点指导用药而言,如在“太阳司天”之年寒气偏盛,全年气温偏低,所用药物宜以“苦以燥之温之”;若在“阳明司天”之年,全年雨水偏少,气候干燥,所用药物宜咸、宜苦、宜辛,“汗之、濡之、散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等。如果进行审因论治,一定要结合偏盛邪气的性质选用药物,即可依据“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组方原则进行用药。此处原文对运气学中根据气候淫胜变化进行组方用药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根据“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素问·至真要大论》)和五行生克原则,并结合大量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六淫所胜的五味用药规律,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6-7]。
四是强调“司岁备物”。由于气候变化与地上万物的化生相应,所以采备药物也要根据各年运气的不同情况,做到“司岁备物”(《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每年的气象特点不同,药材质量会有差异,根据各个年份不同的气候特点,采集岁气所化生的药物。如厥阴司岁则备酸物,少阴、少阳司岁则备苦物,太阴司岁则备甘物,阳明司岁则备辛物,太阳司岁则备咸物。这样,便得天地精专之化,气全力厚,药物质量优良,疗效确切。非司岁物,则气散而不专,“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素问·至真要大论》),这种“司岁备物”的采备药物理念,奠定了地道药材的理论基础。
2.4 顺应四时的预防养生观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生命过程是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无论自然界的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交替,还是日月运行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自然的生命机制。因此,人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使自己的活动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即“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以保持“生气不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身心健康。因此,中医学以四时气候变化为气象背景,创造性地提出了“治未病”的著名观点,这种治未病的思想,在运气学说中得到充分体现。如通过运气理论分析,可以预先测知每一年的气候变化情况,从各年气候和疾病的大致情况则可及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预防。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中医学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强调顺应自然界阴阳的消长规律以养生,即要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适应性地调节人的生活起居、形体劳逸、饮食、情志等,做到地宜时顺,若“治(养生)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素问·上古天真论》),故以“法于阴阳”为养生原则。
综上所述,中医运气学在四时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背景下,全面地构建了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的系统医学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气象学。其医学气象学思想突出地表现在:其一,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活动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形成了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的变化规律;其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三,疾病防治着重强调“因时制宜”的基本原则。这些理论观点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也是中医运气学的突出特色。
【参考文献】
[1]苏颖.中医运气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张登本.内经的思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3]李应均.《黄帝内经》中的人天观[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4]王洪图.内经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王洪图.内经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6]邢玉瑞.《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出版社,2004.
[7]杨力.中医运气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