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曾师这里找到一个答案……
文/肖咸
为什么知乎上大不多人群表达的观点似乎更偏向于西方式的观点?
为什么“from zero to one,then to hero”比“以天下为己任”更让你“兴奋”?
我想,在曾仕强教授《赢在职场》一书中已经有了答案。
1
曾教授说到:古圣先贤建立目标,多半采用“演绎法”。标准的演绎法,采用三段论证。
例如:凡人都会死,张三、李四、王五皆是人,所以张三、李四、王五皆会死。
前面那两句话,叫做前提,第三句话,便是结论。由前提的证据,推出结论的真确性,是演绎的论证。
因为有两个前提,一个结论,合起来三段,所以称为“三段论证”。
孔子制定“仁”为道德的理想人格,他说:仁者爱人。于是大家都这么说。
孟子:恻隐之心就是仁。
墨子:仁是爱人和爱自己的身体一样。
韩非子:仁就是心中欢欣愉快的爱别人。
朱子:使人和万物都能各得其养,各遂其生,就是仁。
梁启超先生:人格完成就叫做仁。
蔡元培先生:完成人格便是仁。
胡适之先生:仁就是成人。
从此以后,仁成为人人所应该具有的理想。
仁、义、礼、知、信之外,又陆续出现一些德目,希望大家共同遵守。
到了民国时代,青年十二守则例举了做人做事的重大原则,好像认真背诵,好好记住,并且确实去做,就是理想的完成。
2
但现实情况是什么?
曾教授指出,当年孔子、孟子所提出的道德理想,应该是针对当权的诸侯或士大夫,期盼他们以天命为诫,行王道,施仁政,以造福老百姓。
对于一般人,实在不适宜给予这么高的要求,目标悬的太高,使大家说的多,做的少。
造成的结果是什么?是“接受古人的理想,反而不能确立自己的目标”。
曾仕强教授多次提及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中国文化或者是走上了一条过分早熟的道路。过分偏重安身立命的结果。对于科学知识的追求失去兴趣,其结局几至于亡国灭种。”
此话一针见血,指出上述演绎法的弊端,就在于前提就“过分早熟”,目标悬的太高,以至于忽略了其可达成的条件。
到最后“梦醒”“落空”,便指责原来都是骗人的,苦闷不已,甚至混一天算一天。
3
那我们应如何做呢?
曾仕强教授说道:“现代人最好采用归纳法建立目标。前面举过的演绎法例子,如果改用归纳法,就会变成:张三、李四、王五皆会死,张三、李四、王五皆是人,所以凡人都会死。”
运用归纳法建立自己的理想而不至于落空,关键在于四个字:自发、有效。
1、自发
曾仕强教授指出“大多数的人,则是依据演绎法,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的理想。
既然不是自发的,发自内心的,当然不能产生力量,甚至会引起盲目的反感。”
因而,目标必须自己设定!如何设定?曾教授指出“应仿效圣人,经由实际的观察和分析,配合自己的体会,归纳出自己的目标,并统合为理想。”
2、有效
作为人,有共同的需求,比如物质基础,也有不同的需求。
“有效”两个字,如曾教授所说,在于我们应“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归纳自己的目标,勇于突破,走上崭新而有效的道路。”
4
为什么你觉得读西方著作比读中国典籍更“有用”?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给人的结果导向有何不同?我在曾师这里找到了答案。
方法在于运用,原则在于“一贯”。对于“过分早熟”的古圣先贤的理想目标,我们不应盲目接受,也不应为了反对而反对。
最好的方式是冷静的参考古圣先贤的理想,进而归纳出自己的理想,只有自己的理想,才会有用之不竭的力量,使自己达成目标。
作者简介:
肖咸,江西赣州人。在实证中践行曾教授传承下来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