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麦质量影响收购政策效应发挥
布瑞克农业数据
以下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布瑞克公司的立场
随着我国主产区小麦收获的加快,各地新麦市场上市量开始增加,其中安徽、湖北、江苏、河南相继启动小麦托市预案,但由于小麦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购销活跃度不高,新麦价格上行缓慢,社会收购主体收购谨慎,总体收购进度缓慢,新麦收购形势较上年复杂严峻。据统计,截至6月6日,安徽省收获小麦2758.4万亩,进度为65%;江苏省小麦收获962万亩,占种植面积的26%;河南省已收获小麦5317万亩,进度超六成;山东省累计收获小麦577万亩,进度达一成。今年小麦收获期间阴雨天气频繁,对小麦质量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从最近收购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降雨前各地小麦质量尚好,雨后小麦有发芽霉变现象,容重比正常年份降低,总体质量不及去年,农户丰产但欠收,市场收购主体对新麦质量多有担忧,选择性收购较多。
虽然各地小麦全面进入收获阶段,新麦已普遍上市,但受新麦质量和陈麦市场行情影响,各类收购主体并不积极,等待观望行为严重影响新麦收购行情。据监测,目前安徽淮南地区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格在102-104元/百斤,无为地区托市收购企业按国家政策118元/百斤,收购质量要求达到国标三等,粮食贸易商国标三等小麦收购价格102-105元/百斤,水分15%左右,粮食经纪人和烘干房在田间地头收购价格较为混乱,收购价格在70-90元/百斤,收购水分超过20%,不完善粒和赤霉病粒超标的小麦价格更低;湖北襄阳加工企业收购不完善粒指标在13%以下,水分在15%以内的小麦价格在110元/百斤左右,不完善粒指标在15%以上的收购价格不到100元/百斤;江苏新沂及周边地区市场上新麦收购价格大多在104-105元/斤,新麦价格为1.04元/斤。目前政策性收购企业符合收购质量要求的市场粮源较少,收购进度一般,市场性收购企业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市场粮源,收购趋于谨慎,收购积极性不高,市场购销不够活跃。
从当前小麦主产区已上市的小麦质量来看,小麦贸易商和粮食经纪人普遍反映并不乐观,安徽、河南等省局部地区小麦均出现赤霉病粒、病斑粒和不完善粒超标的现象。近期中储粮和粮食部门明确托市收购小麦必须是2016年生产的等内品,不得擅自放宽收购标准,小麦不完善粒要严格控制在10%以内,赤霉病粒超过3%严禁收购入库。由于今年小麦生产病虫害较重,生长期间阴雨天气偏多,局部防治效果不理想,再加上收获期降雨频繁,小麦整体质量较上年有所下降,市场收购主体对今年质量偏差的小麦能否达到最低收购价收购,企业感到担心,收购存在观望,托市收购对今年新麦市场价格的提振作用有限,新麦上市后市场面临着较大的供给压力。总体上今年小麦收购形势看似很平静,实际较复杂,政策与市场的博弈加深,局部或将出现“卖难”问题,部分质量较差的新麦可能会出现一定滞销。
从当前小麦主产区已上市的小麦质量来看,小麦贸易商和粮食经纪人普遍反映并不乐观,安徽、河南等省局部地区小麦均出现赤霉病粒、病斑粒和不完善粒超标的现象。近期中储粮和粮食部门明确托市收购小麦必须是2016年生产的等内品,不得擅自放宽收购标准,小麦不完善粒要严格控制在10%以内,赤霉病粒超过3%严禁收购入库。由于今年小麦生产病虫害较重,生长期间阴雨天气偏多,局部防治效果不理想,再加上收获期降雨频繁,小麦整体质量较上年有所下降,市场收购主体对今年质量偏差的小麦能否达到最低收购价收购,企业感到担心,收购存在观望,托市收购对今年新麦市场价格的提振作用有限,新麦上市后市场面临着较大的供给压力。总体上今年小麦收购形势看似很平静,实际较复杂,政策与市场的博弈加深,局部或将出现“卖难”问题,部分质量较差的新麦可能会出现一定滞销。(作者:缪加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