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30亿的波士顿动力,只有10亿,是机器人不香了吗?
曾经那个后空翻,一套连贯的转体动作,酷炫整个人工智能,制造制造业界的波士顿动力又要被卖了!
波士顿动力机器人
并且这是第三次被出售,而且是3折价格出售。2017年软银以30亿美元从GOOGLE手里收购了波士顿动力,3年后的2020年,软银跟现代谈判,希望以10亿美元出售给现代汽车。
可谓是亏本出售,为啥?是人工智能退潮了?还是机器人技术不是风口了?
我们来看看波士顿动力的发展历程:
1992——2005年:积累了13年开发出“大狗”机器人,13年没定调成熟的产品,但是给这个企业的文化定下了不考虑投入产出的格调。
1995—2017年产品历程
1995年成立波士顿动力公司,2005年推出了第一个成熟化的产品“大狗”,也就是bigdog。一个四足的仿生形态的机器人,强调的是可以适应各种山地,沟壑,岩石等等户外地貌的行走。
从1992—2005年,这13年间,并不是没有产出东西,而是产出的产品,一直都是半成品。
同时也能够看出来,这个脱胎于麻省理工的企业,本质上不是一个有强烈KPI考核的销售型企业,而是一个极客主导的研发型企业,毕竟13年就出一款产品,想想都感觉到不可思议!
2013年,在波士顿动力各种努力刷屏的状态下,并且赶上了全球第二次机器人浪潮的兴盛。Google出钱买下了波士顿动力。
题外话:有不少人,喜欢孤立地看人工智能市场,或者是感觉做人工智能就应该是阿里巴巴,腾讯,微软这种企业才配干的事情。
事实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差别非常大,大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业。不单单是模式不同,就连达到相同的结果,使用的方式和路径可能都不一样。
2013年,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首次登顶全球第一大市场的时刻。在大洋彼岸,亚马逊,google也同样看到看,工业机器人,智能音箱,各种智能化场景交互的场景,会是下一轮终端竞争的战场。
但是Google押错了宝!因为Google没有弄明白,作为执行机构的机器人,到底市场在哪里?
所以Google在投入了3年后,2017年在机器人风潮最火热的时候,果断卖了波士顿动力。这真的是一笔好买卖,只赚不亏!
2017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发展增速最好的一年。2017年是智能制造浪潮最疯狂的一年。
2017—2020年,波士顿动力长于秀技术,难于商业化
2017年到2020年,atlas不断的秀技术,包括翻山越岭。
翻阅箱柜
2018年的后空翻
2019年的体操表演
可谓是“戏精”上身,赚足了眼球!
因此,各路吃瓜群众,一直在问的是“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技术算不算,全球最顶尖的机器人?”
如果我斗胆敢说,不算最顶尖的技术,那很容易被喷,群众们会要我拿出一个更强的来。很不幸,我确实拿不出来。
姑且认为波士顿动力确实比较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最强的机器人企业,没有办法商业化?以及为啥软银要卖掉他呢?
波士顿动力做了不少商业化的探索,尤其是2017年以来的三年。
spot是主要商业化产品
目前主要商业化的产品,就是spot机器人,包括近期用于疫情的防护。
spot机器人应用于疫情防护
Handle机器人同OTTO公司合作,在物流领域,进行分拣作业。
Handle在搬运货物
这两个商业化,局外人看来好像都非常不错。
但是如果我给你看另外一个应用的案例。工业机器人的码垛,你就会发现,spot那些柔性化的设计是那么的多余。同时高度的柔性化,应用在这个地方,价格机器人过于昂贵。一台spot售价7.45万美元,约为50万人民币。Handle机器人售价,只会比spot还要高。因为Handle的负重可以达到30kg,远超spot机器人。
你知道下面这台120kg负重的大型四轴码垛机器人才多少钱吗?才不到15万。不论是国产,还是外资都没有超过15万。
不管是性能还是速度都超过Handle机器人,物流行业为什么要用handle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码垛
协作机器人在通用性上面都败下阵来,波士顿动力还来撞南墙
比波士顿动力更加成熟,商业模式更加广阔的协作机器人,都没有做到通用性领域,可以完成落地的场景。
ur机器人
不管是UR机器人,还是破产被收购的rethink机器人,都没有为协作机器人找到合适的通用性场景。造成了每年机器人销量只有2000-4000台。UR算是最多的了,销量每年也仅有3000台左右。
工业机器人增速还在升高,通用化机器人,协作化机器人就很难能够走完全通用的路线。
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趋势
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37.3万台,全球机器人累计保有量272万台,IFR预计2020年将突破310万台。
工业机器人作为发展了近50年的产品,仍然没有做到深入每一个企业中,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机器人价格现在已经非常亲民了,基本上一台焊接机器人,售价也只有10万不到的价格。一台scara机器人售价,仅有5万左右。一台大负载六轴机器人(210kg负载)也仅有20万左右。
以波士顿动力走通用化路线,一个机器人像人一样,完成各种工作,可以胜任各种工作的设想,不符合商业规律。走专用化路线,类似于专门为某一个行业培养人才,才能更快地商业化。
你从高职院校,新东方英语,新东方厨师学校,就能够看出专业性培养的价值,以及产品商业化的速度。
波士顿动力,到底是不是最牛的机器人企业?
就在波士顿动力传出来要被出售的同一时间,一位影视方面的朋友,跑来参观我们的智能制造工厂。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们这个工业机器人,同波士顿动力比是不是,波士顿动力的技术更高?”
从专业的角度讲,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技术,跟工业人技术师出同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从运动控制,算法控制来说,本田的Asimo机器人一点不比atlas技术技术含量低。
Asimo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有点剑走偏锋了,这种情况多见于学术型企业,没有考虑过实际的商业落地场景价值。
对于商业来说,20公斤负重可以满足的机器人,我绝对不会要50公斤负重的机器人。因为投入太多。
因此,剑走偏锋的波士顿动力,有点像一个独孤求败,实力是很强,但是没有办法统领一个行业。也就是做不了长久的商业。
为什么是现代考虑收购波士顿动力?
在全球顶尖的机器人玩家里面。丰田,本田都有自己的机器人产品,并且技术一直比较超前。现代收购波士顿动力,确实比较符合实际。
同时现代有工业机器人产品,将未来的产品线从工业机器人到智能机器人全覆盖,现代或许是想干这个事情。
现代机器人
总结来说:波士顿动力确实不香了,并不是机器人技术不香了,而是波士顿动力的“钱景”不香了。机器人市场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