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堂丨魏楷章法(一)


从创作的角度看,魏楷作品无论幅式是怎样的,大章法的构成包括三部分:1.正文,2.落款,3.钤印。

研究章法首先是讨论作品的正文部分,因为这是作品主体。主体中存在着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款与印是整体构成的完善与补充。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主体部分文字构成的各种关系问题。由于楷书是字字独立的,每字占据的空间也是相对均等的,所以它们的排序也是相对比较单一的。

若从古代魏楷法帖遗存上看,主要有两种模式:

1.等距式章法。

2.有行无列式章法。

等距式章法是一格一字,基本是方格,字距与行距相等。有行无列式章法是按照字的大小自然排序,字距紧密,行距明显。因为这类有行无列式章法的作品数量较少,所以,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等距式章法的构成问题。

楷书自有楷书的章法要求和规律。字距与行距是相等的,每个字要在自己固定的空间(方格)中完成,或者说,一个字基本上是在固定的方格中腾挪,最大的限度也只能“侵略”一下四周的“邻居”。所以,楷书章法的构成,重点是在等距的范围内研究字与字之间的各种关系。鉴于此,我们的研究方法与方向首先要围绕局部的范围展开,继而再拓展开来。

我们推荐一种“四字组合”的模式,并由四字拓展到六字、八字以至通篇。

“四字组合”的模式,是从局部四个字的构成关系,来导引出字与字之间的各种关系问题。用这种模式讨论字的各种关系比较清晰明了。

我们以北魏《李璧墓志》为样板,讨论“四字组合”中字与字之间的诸多关系问题。

四字组合中的关系问题

(一)大小关系

大小关系,主要看字的体量,也就是外廓点的大小。

图例中比较明显的是,笔画多的字大,笔画少的字小。故而形成大与小的对比关系,这种大小的对比表现的就是一种节奏。(图1)

图1

(二)重轻关系

图例是突出了重与轻的对比关系。字的体量大,点画粗就重,反之则轻。字的大小固然可以决定重轻,但有时字的体量虽大笔画却纤细,属轻的范畴,字的笔画少却粗壮,体量也并不大,则属重的范畴。重轻突出了节奏。(图2)

图2


(三)繁简关系

繁与简的关系容易判断,只是笔画多少的对比。繁简出现的是韵律。(图3)

图3

(四)纵横关系

图例是“外廓点”的变化所致。字形取纵势或横势。纵势则上下占据空间,横势则左右占据空间。书写纵势之字须上下顶格(或破格),横势之字要左右顶格(或破格)。通常是根据汉字个体的特征来决定纵横的。上下结构字写纵,左右结构字写横,相对比较容易驾驭。图例之字的关系,各两纵两横,于是各个字都有争有让,互不干扰,和谐融洽。纵横既出韵律也见节奏。(图4)

图4

(五)动静关系(正欹关系)

图例表现出来的是动静关系。动者中轴摆动移动,或笔画方向有变(不在常规的位置),静者守正平稳,重心中心精确。这样,动与静为邻,愈加写得动者愈动,静者愈静。这种对比与反差形成一种韵律。(图5)

图5

(六)均衡关系

笔画粗细近似,体量大小相近,虽各字有自己的造型形态,却体现的是匀称平衡的关系。字与字之间没有矛盾冲突,和谐相处。这样的关系表达的也是一种韵律,是平静浑融的韵律。(图6)

图6

(七)收放关系

图例体现收放的节律。收者笔画含和内敛,放者笔画开张舒展。收者言语低婉,放者引吭高歌。这是书法艺术重要表现手法,这样的韵律传达美的意味。(图7)

图7

(八)浓淡虚实关系

由于古代魏楷法帖都是拓本,所以书此图为例。墨的浓淡虚实关系可以反差很大,可以比较匀和。魏楷字体虽为楷系,也当用墨丰富。一则表现书写意味,二则突出节奏与韵律,三则提升魏楷的审美。(图8)

图8

“四字组合”的研究方法,给我们学习魏楷提供了章法方面的一些规律性的启示。各种各样的关系,集中体现的就是节奏与韵律。书法作品在章法中最重要的,不是一味归纳追求平衡完善完美的规律和手段,而是研究探讨在各种各样的对比反差中,提炼发掘表现节奏韵律的法理与原理。

这样会对古代魏楷遗存的解读更加深入透彻,同时对我们的取法训练与用法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