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堂丨邓石如小篆 《千字文》技法解析(七)
(一)读帖与临帖
读帖与临帖是今人学习前人书法的基本方法,是通向自由创作的重要手段。如果只临不读,就难得其法,难窥其奥妙;反之,只读不临,便会眼高手低。读帖与临帖相辅相成。我临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时,首先是从读帖入手,认真研究、解读。在此基础上,认真临摹。做到三到——“眼到”“手到”“心到”。“眼到”是读帖的前提,“手到”是读帖的过程,“心到”是读帖的境界。正如清代书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所说:“先能察,后能拟。察进一分,拟近一分;拟近一分,察进一分,终身不复止。”这里的“拟”即是临摹能力,“察”即读帖。“察”在“拟”之先,“察”的水平高低,决定着“拟”的质量高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续书谱》中有言:“历观前贤之书,莫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谓读古人帖,要把字读活,去想象复原古人的书写过程和要领。读懂帖了,临帖时才能从点画、偏旁到全字、全篇,做到胸有成竹,果断、准确下笔。
我临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时,采取三种方法:一是对临。包括字形大小如帖,对临时忠实于原帖,注意形似,临出古意。二是背临。主要是背临其偏旁部首和基本笔顺。三是意临。意临时,我把字形放大。字大20厘米到25厘米,任性挥洒,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与气象。如此这般,我自觉对出帖与创作很有帮助,避免了单纯临帖的程式化。
(二)笔法与笔意
当初学习邓石如小篆《千字文》,第一感觉是笔法单调,变与不变两难。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云:“完白山人篆法以'二李’(李斯、李阳冰)为宗,而纵横阖辟之妙,则得之史籀,稍参隶意。杀锋以取劲折,故字体微方,与秦汉瓦当额文为尤近。”从这一论述中我得到了启示。我首先从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小篆入手,初步掌握中锋用笔后,大胆融入史籀铸凿金文的古穆朴质和秦汉石刻碑文的朴茂遒劲,理解了邓石如隶法作篆的方法,找到了邓石如小篆《千字文》的书写状态与用笔要诀。当理解掌握了其用笔方法后,又重新认识唐代张怀瓘论书所谓“简易之谓道”的深刻内涵,逐渐地感受到在笔意的层面与邓石如小篆《千字文》相一致,再以笔意作为根基,适当融入史籀铸凿金文和秦汉石刻碑文笔意,在似与不似之中追求邓石如小篆《千字文》的精神内核,用其笔法写其笔意。
(三)气势与性情
中国书法也是一种极为精微的艺术,看得见的形式、技法与看不见的内心世界,要在长期的磨合中才能达到一种默契的境界。我临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法帖并对邓石如篆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是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撰写《从邓石如隶法作篆看其篆书的传承与创新》之后,逐步对其艺术思想加深理解的。自古以来有“书如其人”一说,当然,我们也不一定要以人论书,但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书法与书法家的人格力量和性情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如清人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如果作为一个有心的书法欣赏者,我们确实能从书法杰作中体察到作者在创作时的情绪、情感,从而窥见书法家本人的气质、性格、修养、命运和道德情操。任何艺术品都离不开与艺术家的对应关系,艺术品不是独立的存在。我们欣赏古典音乐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弄明白相关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个人命运,在听的时候才能产生共鸣。我临邓石如小篆《千字文》就有这样的感触。这使我想到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说的那句经典名言:“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邓石如的另一幅篆书《白氏草堂记》更能体现作者的气势与性情。由于作者投入了感情,运用笔墨效果渲染气氛,如绞转、涨墨等笔法和墨法。因此,书写出来的作品大气磅礴,可谓气势与性情兼容的佳作。
(四)整体与细节
临邓石如小篆《千字文》,要兼顾整体与细节两个方面,以此来带动全局。所谓整体,就是把握邓石如小篆的基本特点。邓石如小篆《千字文》的基本笔法,可以用“隶法作篆,中锋为主,侧锋为辅”来概括,他改变了李斯、李阳冰篆书笔的主锋必须在点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的成法,做到了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所谓细节,就是邓石如小篆《千字文》中,不同点画和形态,同一偏旁在不同字形位置中的变化与适应性,一字平正何以会有动感,一字欹侧又何以能险而均衡,一长横的尽其势与变化收束的幅度,一斜弧的力度如何彰显,等等。学邓石如小篆《千字文》便可以明白如何表现小篆的动感。“察之者尚精。”只有“眼到”才能减少盲目性,进而达到“手到”。孙过庭说:“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意思是说,不深入研究书法这门学问,是不可能知道其中奥妙的。我们只有通过仔细地解读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才能从中发现邓石如在用笔、用墨、结体、布白等技法的中与侧、轻与重、方与圆、直与曲、露与藏、疏与密、正与斜、瘦与肥、润与枯、放与收、刚与柔、纵与横、虚与实、向与背,以及知白守黑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法帖犹如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实现循序渐进,否则很难入帖。正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讲的:“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五)道运与器运
古人主张学习书法要“由技进而道,然后道法自然”。实际上是“技”与“道”的关系。方懿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运而无名,器运而有迹。”书法中的道运,可谓“道”,比较抽象,它指书家的艺术修养、艺术审美、品位境界、人格魅力,等等,都是无形的;而书法中的器运,可谓“技”,指笔法、墨法、章法等技术层面上的东西。因此,临习邓石如小篆《千字文》除了要正确摆正知与行、读与临的关系,把读帖和临帖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心不厌精,手不厌熟”。而要达到“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的境界,还需要书家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修养,否则就成了写字匠。中华民族积存下来的书法文化传统深厚博大,不论是元明清、唐宋,还是魏晋、秦汉及三代,都是滋养我们今人手中之笔的丰富资源,是书法艺术创作取之不竭、开掘不尽的宝藏。书家可以创新,但不能不遵循起码的艺术规则,不能漠视、脱离传统,不能没有一定的法度和传统做根基,做支撑,否则便谈不到创新,会陷入无知的狂妄。东坡云“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即是这个道理。
(六)习篆与创作
小篆属于古文字,要把小篆真正地写好,必须学会习篆,只要方法正确,掌握起来就有规律可循。日本著名汉字学家白川静有言:“汉字无须一一牢记。只要理解其意义与结构,就能自然而然地牢记不忘。汉字只要理解一个字的结构,便能同时理解一系列的相关文字。汉字不仅是单纯的符号,每个字都拥有个别的意涵,彼此可以故事性的体系相互连结。”我与白川静先生的观点基本一致。根据我习篆的经验,应该把握四个环节:一是理解掌握造字原理,经常翻阅许慎《说文解字》,我认为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面,每一幅画面都有一串故事,可以按照造字原理合理地联想,不用死记即可记住。二是常用,通过创作带动习篆。日久天长慢慢就会了解造字的特点和规律,因为每个字是绘出来的,其中有故事。三是查典籍。经常翻阅许慎的《说文解字》、王福庵的《作篆通假校补》、王同愈的《说文检疑》(现名《小篆疑难字字典》),融会贯通了,难即变易。四是多看繁体字的古典名著,从中选出所需的创作内容,拿上笔纸将繁体字的宋体转换成小篆体。事实上,宋体繁体字与小篆体字形基本一样,区别在于一个是“化角为弧”,一个是“变弧为角”。同时注意通假字,在使用时要认真辨识,保证用字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