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叠用从肠论治肺系重症验案举隅.doc
关键词:经方;肺病治肠法;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大承气汤;千金苇茎汤;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8.034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8-0083-02 笔者在“读经典、做临床”的学习中,依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尝试以肺病治肠法叠用经方治疗肺系重症,收到满意疗效。现举案例二则,以供同道参考。1 典型病例1.1 支气管哮喘合并Ⅰ型呼吸衰竭 案例1:患者,女,42岁,2012年6月28日初诊。患者有30余年支气管哮喘病史,喘憋间断发作,长期服用氨茶碱、甘草合剂等药物,否认服用激素制剂。2 d前,因受寒出现喘憋加重,伴咳嗽,咳吐黄黏痰,于某医院就诊,予茶碱缓释片、抗生素等对症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刻下:喘憋,咳嗽,气急,喉中痰鸣,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咳吐黄黏痰,量少难咳出,发热,夜间不能平卧,胸胁痛,头痛,无心悸,纳可,眠差,小便黄,大便干、三四日一行。既往史:5年前曾于本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现皮下注射诺和灵30 R,早晚各10 IU,未监测血糖。查体:体温37.7 ℃,血压135/85 mm Hg (1 mm 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面色红,满月脸,体形肥胖,言语流利,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心率9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血常规:白细胞(WBC)11.80×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N)92.5%,淋巴细胞比例(L)3.9%。血气分析:pH 7.42,二氧化碳分压(PCO2)40 mm Hg, 氧分压(PO2)44.5 mm Hg。生化检查:血糖8.99 mmol/L。肺部CT:两肺炎症改变。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Ⅰ型呼 表2 2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s,分)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40 3.37±1.45 2,11±0.76 4.87 <0.01对照组 40 3.29±1.33 2.68±0.54 2.69 <0.05t值 0.26 3.87 P值 >0.05 <0.01 表3 2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 例数 基本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变化 恶化观察组 40 22 12 4 1 1对照组 40 13 10 11 3 2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半身不随候》云:“风半身不随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表明气血虚衰是发病之根本,外为风邪所客,令血气不相周荣于肌肉,故令偏枯也。笔者认为,气虚无力运行,成痰成瘀,痰瘀阻于脉络、脑窍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基本病机。故治疗多以益气活血祛瘀、熄风通络为主。自拟祛瘀血汤以大黄荡涤肠胃,使阻于脑络之瘀滞痰热俱下;水蛭深入隧隙,搜剔络邪,化痰通络;桃仁辛润通络,以助祛瘀;胆南星、丝瓜络清热化痰剔邪、通经活络;桂枝通达四肢,温通经脉,引诸药达于四肢而入于络脉止疼痛;炙甘草配合炒白芍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是脑卒中患者治疗的目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对祛瘀血汤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2组病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NFDS、ADL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是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57.5%(P<0.05),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祛瘀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参考文献:[1] 成俊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J].天津药学,2009,21(4):50-51.[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3] 张明园.精神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6-168.[4] 胡永善,朱玉莲,杨佩君,等.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4):215-217.[5]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